第二章蓄勢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進入九月份,短暫的平靜很快被打破,燕國的形勢又變得風起雲湧,先是各地駐軍紛紛表示效忠子之,從而掀起效忠,並迅速波及到各級政權機構。

表面看子之已經控制了燕國的大部分地區的局勢,掌握了絕對的優勢,形勢一片大好。子之得意忘形之下開始實施新政,擢用小吏,罷免貴族大臣,將三百石俸祿以上大官的璽全部收回,積極進行變法改革。

推行新政的同時,子之在謀臣的鼓動下,錯誤估計形勢,糾集軍隊企圖一舉消滅姬平、姬和勢力,結果大軍在涿縣遭到太子平、公子和聯軍的伏擊,大敗而逃。

涿縣大捷使太子平、公子和的聲勢高漲,燕國各地貴族紛紛投靠、相應,把一場王位之爭演變成了貴族與新政之間的鬥爭,國人不服,各種矛盾化,致使燕國內戰全面爆發。京都薊城更是成為了主戰場,陷於混戰之中。

燕國內戰的全面爆發,引來周邊各國的窺視。

齊國臨淄城王宮,齊宣王田闢疆召集王弟相國田嬰、大將田忌就燕內亂而議事。

齊宣王神興奮地説道:“今燕國內亂,孤想趁機謀燕,是其時否?”相國田嬰急忙上前説道:“大王英明,今子之與太子平內戰勢均力敵,曠持久,正是齊國介入的最佳時機,可使人聯絡太子平,只要太子平提出援助要求,我們就可名正言順兵發燕國,謀其國易如反掌。”齊宣王見相國贊成,更加興奮,眼睛望向素有智謀的大將田忌,只見他面沉似水,眉微蹙,神態間顯然不贊成。

田忌沉聲道:“兵者國之大事,不得不慎。今趙崛起於西北,楚雄霸於西南,魏盟於秦國虎視眈眈,大王一旦發兵燕國不能一戰而決,陷入燕國內戰的泥潭,造成國內空虛,趙、楚、魏三國定不會放過如此良機,齊國危矣!”田忌的一番話,如潑冷水,霎時讓齊宣王從好大喜功中清醒過來,思及後果,冷汗直冒,求策道:“何時為其時也?”田忌道:“燕之百姓不戴,諸侯弗與,順兵折將,元氣大傷,此其一,周邊諸國無力他顧,此其二,二者缺一不可,大王可一舉破燕。”田嬰道:“善,大王可積極籌謀、運作,促使最佳時機早出現。”中山國都靈壽城王宮,中山王同樣為謀取燕國而問計於大臣。

大臣們分成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馬上起兵,趁燕內亂之機奪取城池,擴大中山版圖,另一種意見認為時機還不成,如貿然出兵,不但可能造成燕國戰雙方停戰一致對外,而且還容易招致齊、趙兩國對本土的窺視。

最後中山國相邦司馬一言平息了爭論“大王,可待齊國出兵之時,恃齊而入燕。”趙、魏、韓、楚、秦、東胡等國也密切關注着燕國時局的發展,一時燕境之內探子縱橫。

凌雲志領地今秋獲得大豐收,大小淩河域到處是人們忙碌收割的繁榮景象。田地裏忙碌人羣的喜悦,與通往領地內的大路上絡繹不絕的難民的愁苦、期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着燕國內戰的升級,大批的難民如海般湧入凌雲志領地這片淨土。為了儘快安置好這些難民,凌雲志在武城設置了移民安置署,蕭會親自坐鎮武城,直接負責難民的登記、分安置。對燕國難民實行了分散安置的措施,與之前山戎族人安置的辦法相同,主要是避免出現地域、民族聚集抱團現象的出現。

並在梨城成立了孤兒接收管理機構,由竇章負責管理。

行府更是全體出動,一方面指導移民加緊時間進行秋收,一方面將主要力放在新難民的安置上。

劉虎是個情忠厚的青年,不善言辭,攜帶子一家三口隨着大批難民忐忑不安地進了武城。在城門西側的寬闊空地上,一眼就能看見移民安置的標誌,許多穿着官服的人員正在給難民登記。

劉虎抱着孩子領着子走到一隊等待登記的難民隊列中,時間不長九輪到了他們一家三口,負責登記的人員詢問了劉虎的姓名、有無一技之長等情況,很快就登記完畢,然後遞給他一塊竹簡,告訴他拿着竹簡到城裏的移民安置署報到。

劉虎雖然不善言辭,不過人還是聰明的,登記前他就注意到所有登記的難民都拿到了一塊竹簡,並被告知前往移民安置署報到,所以他也沒打聽道路,隨着大走去。

武城裏,雖然湧入了大量的難民,但一切仍然井然有序,寬敞的街道,繁榮的景象都給人耳目一新的覺,劉虎心中暗自升起希望。

來到移民安置署,這裏也有很多工作人員,劉虎學着別人的樣子將自己的竹簡遞給一個工作人員“無慮城。到一號院報道。”工作人員一指身後的一個開着門的寬大宅院説道。

劉虎謝過,拿着竹簡走進院中,裏面也有人招呼,安排院中所有的人吃了一頓飽飯,然後就組織上了路。

這一路,劉虎可開了眼界了,寬闊四通八達的平坦道路,道路兩側是一望無際的金黃和忙碌收割的人們,這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歡笑,幸福、滿足的笑容帶給劉虎一家人更大的信心。

一路都有人安排食宿,雖然很是疲勞,不過,難民們反而不自覺地加快了行進的腳步,有一種恨不得馬上到達目的地的衝動。

劉虎這一羣人大約有近一千多人,青壯年大約有三百多人,一路前行,帶隊的組織者一邊很有經驗地把青壯年分成了很多伍,每伍七人,並很快任命了一名伍長負責管理本伍的人員及其家屬。

然後所有的命令都有伍長傳達和組織執行,等到了無慮城時,所有的人已經習慣了這種組織方式。而且一路上通過組織者的不停宣傳,所有人都瞭解了領地內的政策、管理方式、軍訓等內容。

無慮城是一座新建時間不長的城池,位於於微閭山脈以東的平原上。

進城吃了一頓飯,組織者召集集合,然後就開始點名,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隊列的前面出現了新的組織者,劉虎在家的時候是一名鐵匠,而他所在的隊列則被留在了城中,組織者將他們帶到一片居民小區,每户都分到了一處不算寬敞但絕對是嶄新的小宅院,他子高興地接過孩子走進這個嶄新的家中。劉虎則和其他青壯年被帶到了離小區不遠的一片作坊區。

在作坊區的空地上,所有的青壯年都被不同的人分散領走,劉虎這才明白他們這一隊人都是有一技之長的,被領進一處鐵器作坊,劉虎被告知,他必須在作坊中有酬工作兩年,兩年後他所住的住宅就歸他個人所有,而且他還有可以自己開鐵匠鋪或者繼續留在這裏工作的選擇權,如果繼續留在這裏工作,酬金將會大幅度提高。

晚上回到家中,劉虎興奮地將一切都説給子聽,生活安定,有出路,這就是天堂裏的生活吧。

凌雲志忽然接到駐紮伊城的藤毅將軍傳來的口信,謀求一見,有要事相商。他將竇章彙報的情報過濾了一下,馬上猜測到了藤毅約見自己為了什麼。

子之調動藤毅三萬大軍返回薊城參加對太子平的戰役,被藤毅斷然拒絕,他此時約見自己定然是想謀求解決後患之道。

凌雲志馬上吩咐仇戈備馬,率領護衞急忙趕向伊城。

凌雲志這麼快就趕來,讓藤毅非常意外,屏退左右,地説道:“凌先生,只要你同意見我,我馬上趕到你哪裏去就行了,怎麼還勞動你親自前來。”兩人分賓主坐下,凌雲志儒雅笑道:“你我多年的老朋友,誰上誰那裏還不是一樣。”藤毅慨道:“如今世道,像凌先生這麼重情義的可是不多見了。”凌雲志笑道:“物以類聚,將軍何嘗不是如此之人呢。”兩人相視大笑,極其歡暢。

藤毅收起笑容,肅容道:“此次約見先生,是在下遇到大麻煩了,想請先生為藤毅一謀。”凌雲志也收起了笑容,直地説道:“將軍但請直言,雲志沒有不盡力的。”藤毅也不再客套,直接説道:“子之前不久召我軍入薊討伐太子平,被我斷然拒絕,今天派來特使,宣佈免去我的官職,來人已經被我扣押起來。”凌雲志果斷地説道:“殺掉來人就是,我會通知武城封鎖一切消息。相信在內戰結束以前,子之也無力來懲處你。等內戰結束,子之恐怕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都還難説呢。”藤毅聞言,驚奇地看着凌雲志,哈哈大笑道:“先生不領軍、不為官真是太可惜了。好,就按先生所言。前次先生為藤毅謀,偷偷將家小族人搬遷到這裏,真先見之明啊,如今藤毅無所顧忌,哪管他什麼子之、太子,想叫藤毅打內戰,殘殺同胞門都沒有。”凌雲志淡然一笑,道:“雲志一介商人而已,哪敢涉足內政軍事之事。”藤毅專注地盯着凌雲志,一字一頓地説道:“我、想、投、靠、於、你。”凌雲志心中大喜,不過臉上透出慎重,審視地盯着藤毅。

藤毅微微一笑,道:“先生可不要説你沒有接納我的膽量,更不要提什麼商人之類的推搪。領地內一年多的發展變化都裝在我心裏呢。我看好你,有情有意,襟寬闊,深謀遠慮,手下文臣武將能人輩出,不管你將來準備幹什麼,只要你不嫌藤毅能力低微,我都會永遠跟着你的。”凌雲志站起身來,出陽光般燦爛的笑容,真誠地説道:“能得藤將軍相助,勝過千軍萬馬,雲志之幸也。”藤毅馬上站起身來,跪在地上,大禮參拜,道:“藤毅拜見主人,屬下誓不棄不離、誓死效忠。”凌雲志上前一步,扶起藤毅,朗大笑,道:“藤將軍乃世之虎將,能得相助,誓不相負。”凌雲志並沒有馬上改編藤毅的三萬大軍,讓他仍然打着燕國的旗號,軍隊後勤則讓凌雲谷軍府接管過去,依舊駐紮伊城,軍隊實行屯田。

回到凌雲谷,蘇煥、鬱心怡、宇文芳華聞訊大喜。蘇煥道:“恭喜主人,不但一舉解決領地腹中之患,而且還得到三萬正規軍和一員大將,為了我們下一步開拓遼東解決了後顧之憂。”凌雲志也很得意自己收服藤毅之舉,其實在勸藤毅將其家小族人偷偷接到伊城之前,他就已經打定主意要收服藤毅了。以藤毅的格肯定不願參加內戰,沒有了家小的後顧之憂,他一定會以強硬的態度拒絕執行朝廷的命令。得罪了子之,無路可去的情況下,在這東北之地不投奔自己他還會去投奔誰。

鬱心怡也讚道:“讓他們在伊城屯田,確實是高明之舉,師兄你是怎麼想到如此高明的軍隊屯田方法的?戍邊屯田,一舉數得啊!”凌雲志笑道:“我是從藏軍於民的軍訓中得到啓發,平時生產,農閒時集中軍訓,既不影響生產,又訓練出了軍隊,兩不誤,還節省了費用。所以我就想正規軍隊也可以這樣啊,不過是生產方式不一樣,效果是一樣的,於是就在藤毅他們身上做做實驗了。蘇煥,農具、種子、農業技術指導一定要及時跟上哦。”説罷,心中暗道:嘿嘿,這是老祖宗已經實踐了幾千年的成功經驗了,我不過是拿來現成借用一下而已。

蘇煥忙表示將在藤毅的軍隊中設立一個農耕服務機構,專門負責指導技術、提供農具、種子等工作。

宇文芳華建議道:“藤毅軍隊的將士多來自燕國內地,還是選擇適當時機將他們與其他軍隊打亂重新編制為妥。當然事先必須做好藤將軍的工作,別讓他產生不信任他的想法。”凌雲志笑道:“此事藤將軍自己已經提出來過,我覺此事不可作得過於急促,最好是慢慢地先搞一下軍官,然後逐步進行。芳華,你組織軍府先討論出一個方案,我們研究一下,然後再有步驟地進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