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乾巴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傢伙,準備的還真是充分。”許正平坐在圖書館裏,閉目沉思。
他不可能真的按照楊鋭的安排,就看八箱子資料拉倒。許正平緊趕慢趕的掃完了資料以後,還是來到圖書館,找相關的課題自個兒研究起來。
畢竟,在沒有搜索引擎的時代,一個人要掃乾淨所有資料,還是非常困難的。
大型研究機構和大型商業機構之所以牛掰,與他們能夠整備出大量的人手亦有關係。
楊鋭整理出了數百份資料,雖然令許正平驚訝,但他還是想自己查看一番,比較安心。再怎麼説,具體的研究是要他來做的,若是前期工作有不完善的地方,最麻煩的還是許正平自己。
北大圖書館的館藏是國內頂豐富的,許正平找了一天,卻沒有找到遺漏的資料,反而更加驚訝。
他的表情古怪,桌面上又堆了大量的資料,卻是引了不遠處的富教授的目光。
“老許,忙着呢?”富教授笑着坐了過來。
“哦,富教授。”許正平打了個招呼,他比富教授大10歲都不止,但同在生物系,也是抬頭不見點頭見的。
“這是忙什麼呢。”
“搞點小研究。”許正平有點想遮擋的意思,旋即放棄,桌面上的東西太多了。
富教授隨便翻了一下,就眼前一亮,笑道:“您這是要做一個大項目啊,《細胞膜的電位調節》,《細胞膜pip代謝的分子機制研究》,新領域?”被看到了,許正平就沒什麼掩飾了,道:“這是和楊鋭的合作項目。”
“和楊鋭的?”
“恩。”
“和楊鋭應該做鉀通道的項目呀。”許正平呵呵一笑,鉀通道的項目一做就是小半年,不好就是大半年,做這種項目,可就不是簡單的臨時合作了,説不得要加入到楊鋭的獨立實驗室裏。
對這一點,許正平還不太確定。
富教授一想也就明白了,遂道:“您這是試呢?”許正平一笑而過:“談不上試不試的,正好有合適的就做。”
“那您怎麼就做到這個課題了?”
“和東京大學也有合作。”許正平説的簡單直接,就是為了蹭老外的好處。
富教授問不出來了,不僅問不出來,還有種莫名的嫉妒。
這樣的合作項目,成果怎麼樣先不説,首先得到的支持是不一樣的。
現在的北大還不是以後相識滿天下的節奏,好不容易有一兩個合作,能抓住都是要抓住的。
如果申請省部級的經費,一塊東大合作的牌子亦是非常好用的。北京高校雲集,名校鼎盛的原因之一,也在於北京市政府有錢,和各級部委又好要錢。
對這些政府機構來説,裏面有一多半人甚至都不知道頂級期刊是什麼概念,有決策權的,多數也不會關心一個項目能對人類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對人類做貢獻的事情,讓美利堅帝國去做就好了,領導們自然尋找合適的時機移民美利堅,間接的為人類做貢獻。
相比較而言,還是學術以外的內容更容易引人入勝。
最喜歡名牌的人羣絕對不是女人,而是領導。
“這項目有多少經費?”富教授賴着不想走。
許正平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了幾筆字,道:“還不知道。”
“還不知道怎麼做?唐集中出了錢?”
“當然沒有,楊鋭準備好了。”富教授不明所以的“哦”了一聲,問:“楊鋭哪來的積累,哦,蔡院士給他的還有剩下的?這年輕人…”富教授的語氣裏,有點説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他想來,蔡教授給楊鋭的經費,雖然免不了要發票和報賬,但60萬里面,揣口袋裏幾萬塊錢還是相當安全的,膽子大的話,一筆揣上幾萬塊,直接就奔小康了。
在以前,有資格有本事一口拿回60萬的,不説是院士級人物,那也是各個學科的牛人,還不能是普通的牛。比如唐集中,他的實驗室一年雖然有上百萬的經費,但都是分批撥付的,而且有很多固定投入必不可少,算下來還不如三四十萬元的直接經費。
當然,楊鋭寫出了頂級論文,拿60萬還是160萬都是應該的,歸結底,還是年紀太小,身份不對,資歷不足。
不過,不過,ell小改以後,楊鋭進行的項目已有數個,還要開項目給許正平,是不是能剩下錢就不好説了。
開項目就像是挖堤壩,一旦掘開了,錢就會像洪水一樣滾滾而出。作項目,就像是在洪峯中
舟,起起伏伏,終究只能拼命向前,期望在傾覆之前,期望在洪水
乾之前,抵達的儘量遠一些。
沒有項目基金,純憑積累開項目,一不小心,藏起來的錢就要出去,總不能手裏有錢,眼睜睜的看着項目因為缺錢死掉,正常的研究者都做不出這種事。
哪怕藏起來的錢不被乾,花的也等於是自己的。
富教授換位思考,自己肯定是不會這麼做的。
自己要是能有60萬,多的不敢説,截留五六萬是一定要得,有了這五六萬,小子不知道要過的有多美。
另一方面,富教授能理解楊鋭為什麼會這樣做,純粹是為了節約時間,多開項目,此外,説不定還有引許正平的因素。
“真下血本啊。”富教授望着許正平那張從來沒抹過油的糙臉,百集。
“我去遞個條子。”許正平填了幾張單子,起身遞給了偉大的圖書管理員。
單子裏的都是往期期刊,來自許正平剛剛翻閲的論文裏的參考文獻。
通過論文的參考文獻回溯資料,是非常有效的閲讀方法,尤其是國內期刊裏的論文,往往駁雜不均,許多論文本身一點價值都沒有,如果強行要説有的話,那就是兩點,一點是能為文的作者帶來評職稱的優勢,一點是論文的參考文獻也許有點價值。
基本上,不是渣爛透頂的論文,參考文獻裏總會有幾篇不錯的論文,某些時候,越是渣爛的論文,參考文獻裏的論文還越是高大上。
如果要了解一個領域的知識,看純粹的中文論文是很耗費時間的,不好還會遇到假論文,不過,
據中文論文看參考文獻,卻是不錯的選擇。
偉大的圖書館員身後的升降梯發出輕輕的噪音,將眾人填的單子送上去,將書庫裏的書送下來。
許正平一口氣要了十本書,拿回來以後,慢慢翻看。
富教授心思轉動,笑道:“我今天下午沒事,要找什麼,幫你忙。”許正平無所謂的道:“就是細胞膜電位方面的論文,看看楊鋭蒐集的資料全不全,這是目錄。”他旁邊放着一個裝訂本,裏面是楊鋭送來的八個大箱子裏有用的文章的目錄。
“我看這幾本。”富教授隨手抓過幾本,眉就蹙了起來:“呦呵,這本是76年的。”
“往期的也要了解一下。”
“楊鋭又不是神,蒐集資料怎麼可能蒐集到76年。”富教授笑着打開目錄,按照字母順序比較。
半分鐘後,富教授愣住了。
“不應該啊。”富教授放下這本期刊,立刻翻另一本。
這次是本81年的期刊,毫無疑問的也被記錄在了目錄裏。
“不是吧,他怎麼找的?”富教授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有搜索引擎這種東西。
許正平亦是鄭重的搖頭,道:“我和東大的加藤教授聯繫了一下,他也收到了楊鋭寄送過去的論文目錄。”
“這個加藤教授怎麼説?”許正平表情奇妙:“加藤教授説,這是50人以上的研究團隊才能做出的美妙工作,他很謝中國方面對雙方合作的重視,他也會增加人手,努力工作的。”富教授的嘴角
了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