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陰謀詭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鋭,你準備什麼時候去哈佛?”同宿舍的啓明沒去自己班上課,反而巴巴的跑到生物科學專業的教室裏來,低聲的打問起楊鋭來了。

他也確實是太好奇了。

老師在前面講台講課,後排右方的學生則豎着耳朵等着聽楊鋭的回答。

楊鋭本來在看書,聞言無奈的道:“誰説我要去哈佛了?”

“報紙上都寫了,光明報寫了,還有幾個報紙都轉載了,説美國人請你去哈佛讀書,就等你點頭了。”啓明言之鑿鑿。

不止是他,這兩天的北大,最熱門的話題就是這個了。

楊鋭搖頭:“報紙上胡寫的,人家只是問我有沒有去哈佛的打算,不是請我去哈佛讀書。再説了,一家美國報紙的記者,哪裏有資格請我去哈佛讀書,有這個本事,他應該自己先讀了再説吧。”

“報紙怎麼可能胡寫。”啓明完全不信。

80年代的報紙確實還是有點節的,不像後世的報紙,為了銷量什麼都敢寫,什麼都敢編。不過,你要説節有多少,不用分析天平,真的是稱不出來。當年寫畝產萬斤的報社人還都活着呢,運動期間批倒罵臭的生態系統也仍然在運轉。這就像是一個生態系統,當説實話,只講事實不編造的報社人通通消失了以後,留下的遺傳因子就只是善於編造故事的,以及不擅長編造故事的兩種人了。

不過,秉承着宣傳戰線的給力工作,80年代的媒體一邊賣節,一邊還能再借國家信用買些回來,簡直是自由市場,生生不息,如啓明此等大學生,依舊保持着對官方媒體的信任。

楊鋭懶得解釋,道:“也許是記者聽茬了,我們當時是用英語説的。”這也是胡曉兵同志準備好的後路,如果被人質問的話,他就可以用英語不練來逃懲罰。

啓明卻是信以為真,佩服的問:“和外國人説英語是啥覺?是不是説的特快。”

“正相反,和外國人説英語才簡單。你隨便往外蹦單詞,他們就幫你組合好了,語法時態的錯了也沒關係,人家聽不懂再問你。”

“這麼好?”啓明登時有了獵奇的快

楊鋭煞有介事的道:“倫敦人以外的外國人都好説話的。”

“倫敦人不好説話?”

“當然。”

“為啥?”

“驕傲自豪自尊自卑唄。”楊鋭撇撇嘴,道:“英國女王還説呢,世界上就沒有什麼美式英語,就只有英語和錯誤的英語,明白了?”啓明懷疑的道:“是説人家美國人的英語也不地道?”

“老英國人眼裏,不是倫敦腔的英語都不地道。”

“這是倫敦人不地道,唉?你説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是盟友了,還這麼説,人家不生氣?”楊鋭一笑:“盟友就和遠房親戚一樣,能談得來的時候親熱的很,談不來的地方,比陌生人的關係還糟糕,咱們不是也和蘇聯談崩了?”

“這麼説,你是不會去劍橋和牛津了。”啓明緩緩的下了結論。

楊鋭啞然失笑:“我去劍橋牛津做什麼。”

“你想去也去不了呢。”前面坐着的耿健終於聽不下去了。

在中國,外國的學校好不好,往往是兩個極端,有的説好,就將外國的學校水平無限拔高,有的説不好,就將外國的學生和環境無限貶低。

而在北大這樣的學校裏,大家得到的訊息較多,爭取出國留學的學生其實是很不少的,即使是哈佛劍橋這樣的學校,每年也都有人考上。

當然,考上的人也多不到哪裏去,哈佛是常年排第一的世界名校,要説起來,外國學生考起來還有優勢,但總人數也多不到哪裏去。

就84年的北大,哈佛劍橋這樣的學校,能去個位數正常,能去兩位數也正常,一個都去不了也正常,但不管怎麼算,都沒有耿健的份。

這就好像高考時候,北京的分數低,但要説北京學生能輕鬆考北大,那也是做夢,全市幾百所學校,連年紀第一班級第一的味道都沒有嘗過的學生,和tp級從來沒什麼關係。

耿健聽的不,脾氣又臭,語氣也就相當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