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楊鋭的父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有興趣,您有提前做相關研究嗎?”弗蘭奇頗有些懷疑,他是關注了楊鋭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的。楊鋭進入大學以後,總共也就是一個學期的時間,他先是發表了幾篇普通論文,接着在重量級的《j》上發表論文,而且是在與加州大學的理查德競爭勝利…

楊鋭組建的實驗室能夠由此成就,出乎特普拉的預料,更是讓弗蘭奇覺得神奇,而在捷利康倫敦總部的評估組看來,此時的楊鋭,絕對是一名年輕的生物學天才。這樣的人物,即使放眼全球,也是一時翹楚。

在什麼東西都沒看到的情況下,拿出10萬美元給楊鋭做研究,完了還分潤股份給他,這樣的待遇,理查德都不一定能拿到。楊鋭能拿到,也是因為他的實驗室表現極強,預示了超卓的生命力。

捷利康在全球搞收購,對世界各國的各大實驗室都有了解,而在亞洲地區,能夠達到加州伯裏克大學的研究型大學屈指可數,能戰勝理查德的實驗室更是稀罕。

若非楊鋭只是一名學生,實驗室也是剛剛啓動,他和弗蘭奇達成協議的可能會大大增加。

至於現在,讓弗蘭奇驚訝的是,他不覺得在過去一個學期裏,楊鋭有時間去做鉀通道以外的東西。

楊鋭回答果然出乎他的意料,道:“我之前就有考慮過技術更新的問題,本來以為植物提取法還能使用一段時間,就沒有深入研究。”弗蘭奇茫然點頭,他雖然不是研究員,基本的道理都是知道的,可楊鋭真的能考慮這麼遠?

植物提取法生產輔酶q10已經是相當高水平的生產工藝了,楊鋭能做出來,還進一步的考慮了技術更新,這時候,弗蘭奇忽然明白了楊鋭不同意他的提議的原因了。

“有文字的資料嗎?讓我可以遞到上面去審查的。”審查結果自然會影響到兩人的談判。

楊鋭搖頭,道:“只是一些想法。”弗蘭奇信了五分。如果他初來乍到,楊鋭這麼給他説,弗蘭奇肯定當他説假話。

楊鋭繼續問道:“你們是對技術的先進更有興趣,還是隻對產率有興趣?”

“如果採用新技術最好,當然,只要產率能提高,我想工廠那批人也不在乎用什麼方法。”新技術的可塑更好,發展空間也大,尤其是微生物發酵法,儘管目前的實驗室法生產的輔酶q10,僅有植物提取法的五分之一的產率,可它一旦實用化,進入工廠化生產,潛力驚人。

到30年後,本人採用的微生物培養法生產的輔酶q10已經佔到全球市場的90%,包括英國德國和挪威等國在內的大型製藥公司,幾乎放棄了這個市場。

本人採用的微生物培養法,差不多就是從80年代末開始發展,一步步擴展起來的。

同樣的例子還有青黴素,一戰之初的青黴素也是採用微生物法生產的,成本極高,價比黃金,產量也是低的可以,一度只能給中高級軍官使用。但是,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選株,到六七十年代,80萬單位的青黴素已經跌到白菜價了。

不過,與抗生素相比,輔酶q10的市場遠沒有這麼大,連續30年的選株也實在有些漫長,如果植物提取法能夠產生更高的產率,捷利康也是很樂意的。

畢竟,植物提取法生產輔酶q10其實也是一種新技術,再多五年十年的生命並不奇怪。

弗蘭奇的回答在楊鋭的料想當中,他順其自然的道:“我驗證了自己的想法以後,咱們再繼續談下去。當然,是在你們有興趣的前提下。”

“恩?不如就你目前的想法,我們繼續討論。”

“不用了,這兩天,你就好好休息一下,我多點野味什麼的,咱們好好吃上幾天,等節過完了,咱們再繼續談。”楊鋭是準備有了確鑿的東西再談判,免得繼續遙遙無期的扯皮。

弗蘭奇其實更樂意扯皮,他職業就是扯皮的,但楊鋭這樣説,他也沒辦法。

接下來兩天,弗蘭奇好好的品嚐了一番河東美食,也就是各種的各種做法。

作為一個胖子,弗蘭奇吃的很開心。…沒到正月十五,各級政府機關卻是開始上班了,雖然還是不怎麼辦事,做事亦很拖沓,但這就像是蛇從冬眠中醒來一樣,哪怕遲鈍,你也得慢慢醒來。

卻是到了正月十五的當天,一行兩輛轎車,引起了機關幹部們的注意,這些上班上的昏昏睡,早上9點來,下午兩點走的鄉幹部們,望着兩輛車上掛的平車牌,想入非非。

平是平江的車牌,但專供河東省省委省政府使用,換言之,這兩輛平的車牌,一定是來自河東省級部門的。

對西寨子鄉的辦事員來説,省委機關簡直是傳説中的地方了。

在省委省政府,哪怕是最底層的辦事員,也是副主任科員或者主任科員,括號科級幹部。

而在西寨子鄉,科級幹部總共就兩個,鄉長和鄉黨委書記,剩下的七八個副鄉長和黨委副書記,統統是副科級的編制,就是這些副科級,許多也是奮鬥了十年二十年的老幹部。

可以説,省裏一,鄉里一年。

平車牌的轎車停在了鄉政府的院子裏,圍着院子的小二樓裏,頓時人影憧憧,全都躲在窗簾子後面看下方。

門崗不敢攔人,等車裏的人出來了,才彎着問候:“領導。”

“這裏是西寨子鄉黨委吧?”下車的共有4個人,率先下來的坐副駕駛,是個穿黑衣的年輕人。

門衞比對方的年紀大,卻是不敢輕視對方,認真的道:“黨委和政府在一塊兒辦事,兩塊牌子,一棟樓。”

“我們找你們鄉黨委書記楊峯同志,你給指個路吧,這是我們的工作證。”後面下車的中年人和藹可親,從中山裝的上衣口袋裏掏出紅皮子的工作證,給門衞亮了一下。

門衞只看到省委宣傳部,就覺得一股子高大上的氣息撲了上來,向前走了兩步,才呼均勻了。

楊峯穩穩的坐在寫字枱後面,聚會神的看着文件。他是個相當強勢的黨委書記,又是一輩子的地頭蛇,幾任鄉長在他的壓迫下,都只能做點兒細碎的工作,而這無形中增加了楊峯的工作量。

可以説,西寨子鄉的事情,事無鉅細,都要楊峯點頭了,才能通過。

楊峯卻不覺得工作辛苦,土皇帝的權勢,讓楊峯罷不能,相反,他只要看着文件,聽着下屬的彙報,就會覺得神振奮,頭腦清晰。

所以,儘管節未過,楊峯仍然按時按點的來上班。

“書記,這幾位是省委宣傳部的。”敲門進來的是楊峯的秘書,他在樓底下,就把接待工作從門衞那裏轉移了過來。

“楊書記,你好。”穿着中山裝的中年人越過秘書,遠遠的伸手。

楊峯有些意外的從辦公桌後面出來,與對方握了握手,奇怪的道:“你們要是來找我兒子的話,那小子還在家裏呢。”

“楊書記,我們是來找你的,這是我的工作證,宋健就是我了。”中年人接着介紹了隨行的三個人,道:“這位是我們省報的王記者,這位是我們的劉攝影,還有我們辦公室的小李。”

“你們好,你們好。”楊峯將幾個人讓着坐了下來,又給上了茶水,才滿心疑惑的望着對方。

宋健笑笑,道:“我是看了南湖市選送的優秀幹部的材料,專程找上門來的。楊峯同志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讓我們考察材料的幹部很是動啊。”楊峯聽的一愣。

“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是楊鋭臨場發揮,在南湖市的團拜會上,冠給楊峯的,誰都沒想到,這竟然引了省委宣傳部。

宋健猜到他的疑惑,又道:“我們河東省委宣傳部呢,準備選拔一些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蹟,省內宣傳的同時呢,報向中央,我看了楊峯同志的資料,我覺得非常符合我們的要求,今天來呢,既是想與你談談,也是請省報的記者收集一些素材。”楊峯不明所以的問:“我的資料,怎麼會符合這個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蹟呢?”

“楊峯同志紮基層,艱苦奮鬥20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然可以稱作是典型事蹟了。而且,你的事蹟材料裏有一條寫的很好,我都背了下來: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用到鄉里來辦事,但只要來辦事了,那對這些人來説,都是大事,即使全鄉每天只有萬分之一的人要來辦事,那也是七個人,七個家庭的大事,不能為了我們一家人方便,就讓七家人不方便…比起舍小家為大家的口號,我覺得,楊峯同志的樸實無華的敍述,更加的引人入勝。”宋健説的正是楊鋭當在團拜會上創造的小故事。

即使在過去幾十年裏,全國各級宣傳部門,採用了種種方法宣傳典型,提拔先進,但像是這種結構完備,有點數字,又具有普遍的小故事,還是非常的容易出彩。

對宣傳部門來説,為人民服務,如何體現服務本身,就相當的有價值。

宋健更進一步的道:“為了公家的事情,放棄個人利益,我們應該獎勵並表彰,但是,不能要求人人都這樣做。楊峯同志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為國奮鬥的同時,又為國家培養了棟樑之才,我聽説,令郎楊鋭還是咱們河東省的理科狀元。”

“也是全國的理科狀元,全國第一。”在旁的王記者小聲的提醒了一句。

“對,全國第一,這個太難得了。我們的許多幹部,工作很努力,但在培養下一代的方面,往往有些欠缺,結果發生了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將楊峯同志作為我黨的優秀幹部,為國奮鬥的同時,又能教育子女積極向上,這也可以作為宣傳的側重點。”宋健説的頗有些興奮,已經開始幻想宣傳效果了。

楊峯同志越聽越明白,明白的同時,卻有些鬱悶,敢情是來找我的,結果還是因為我兒子。

想到“楊鋭的父親”這個詞,楊峯同志渾身的不自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