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分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蛋白質純化儀,七成新,當前價格是22萬。氮罐是17萬,台式凍幹機是26萬,生物安全櫃是31萬…總共算下來,小兩百萬。有眼光。”蔡教授對照着一張有價格的表格,默算了一遍説。

就算是常做實驗的研究員,也説不出各種研究設備的價格,因為設備型號不同,生產商不同,價格也不同。同樣的蛋白質純化儀,就有50萬的,也就20萬的。如果不是特別關心的話,本瞭解不到。

在這一點上,研究者與醫生有些相像,大家都想用更好更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但時間和力都不允許他們將時間放在儀器和設備的跟蹤上,瞭解價格以及商品底價更是不可能。正因為如此,藥廠和設備公司,都會派出專門人員,幫助醫生和研究員去了解它們。

儘管如此,研究員和醫生也就是能做到了解而已,在80年代的國內,沒有設備公司的銷售員,做研究而不知道儀器價格的再正常不過。

楊鋭也做不到全挑貴的,只是大略確定而已。

聽到蔡教授的話,楊鋭就笑兩聲,問:“不會太多?”

“100多萬多什麼。”蔡教授很大氣的道:“要不是實驗室大部分都是中科院出的錢,再多分些給你也沒什麼。”

“這些也不是咱們出的錢吧。”

“這些經費是pr項目的經費,pr的項目不是你的?”

“pr的項目是華鋭的。”

“管它是誰的,我做主分給你了,學部也通過了,你到時候寫兩篇文章,用一下這幾台儀器,就沒什麼了。”蔡教授稍停,又道:“查院長把中科院的經費給敗的差不多了,學部再給他們分兩個資金量比較大的項目,讓他們緩一緩。但儀器總得分給咱們,對不對。”楊鋭不笑了起來。

政治分肥,概莫如是。

學部不僅僅是中科院的學部,如蔡教授這樣的學部委員,仍然有巨大的影響力乃至於權力,一招權柄到手,自然要重新調整分配規則。

楊鋭是純純的北大嫡系,自然是獲得分肥的一員。

這種事兒,楊鋭向來是不贊成不反對的。要是世界上有一種更好的制度方法取代了它,在略損利益的情況下,楊鋭大約也是贊成的,可惜世界上並沒有一種更好的制度。

站在了贏的一邊,自然應該獲得比較肥美的部分,否則,誰還跟着你幹。

蔡教授要褒獎楊鋭,同時,他也需要楊鋭的支持。

當然,楊鋭更需要蔡教授的支持。

“多謝蔡教授,離子通道實驗室裏,節都沒怎麼休息,我回去就督促他們發表論文。”楊鋭笑呵呵的做保證。

“你發表論文我相信,儀器給你也合適。”蔡教授説着又道:“不用太着急,三五個月內發表都夠了,級別發高一點最重要。”

“放心吧,j最少的。”楊鋭把影響因子4。0的大期刊説的就像是自己家的後花園似的。

要是換個普通點的教授過來,蔡教授都得説他吹牛,甚至普通點的大牛,也不敢説si4。0的期刊想上就上。

然而,楊鋭的確是想上就上的。

對此,北大生物系的教授們不得不服氣,蔡教授也一樣服氣。

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如今那麼多人,都屈居於楊鋭之下,後者發表文章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學術界,説什麼都是虛的,文章成果是最有説服力的。

不管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的主任是什麼人,進到這間實驗室裏就能發表論文,這樣的認識只要有了,永遠都不會沒有人來。

蔡教授簽了張條子給楊鋭,道:“你拿給辦公室,到時候,讓他們給你安排儀器。”

“好嘞。”楊鋭心情很是不錯。

將近200萬的經費,就是他讀研的時候,也是不少了。

要是按照平均數來説的話,國內研究生每年能開銷的經費只有1。7萬,200萬能養100個碩士生一年了,要是將研一打基礎的時間去掉,200萬足夠負擔50名碩士生全部三年的開銷了。

而在85年的現在,200萬的儀器就更厲害了。

作為國內大牛的唐集中教授的實驗室,一年的經費開銷也就是一百多萬元,雖然他的實驗室少不了有歷年的積累,可楊鋭的離子通道實驗室,也是有不少積累了。

楊鋭現在只要將這些儀器送回去,離子通道實驗室對科研汪們的引力,立刻要上升幾個層次。

將單子收了起來,要走了,楊鋭拍拍腦門,道:“忘了説了,達爾貝科教授可能來國內。”蔡教授一驚:“什麼時候來?目的呢?”

“他是去本,順道來國內一趟。”楊鋭頓了一下,道:“達爾貝科教授最近想促成人體基因組計劃。聽説美國人準備讓各個參與國家,按比例分錢的。本人一向有錢,達爾貝科教授就想和他們談。”80年代的本人,給人的印象就像是21世紀的中東人一樣,土豪滿地。

蔡教授理解的點頭,轉瞬道:“他到國內也想要錢?”

“國內估計不肯給吧。”楊鋭聳聳肩,道:“我本人是對這個有點興趣。到時候可能會爭取一下。”

“爭取什麼?”

“人體基因組計劃,我想加入進去。”蔡教授沉思了一會,道:“那就準備一下,至少給人家留一個好印象。”楊鋭試探着問:“咱們要不要申請一些資金,參與到人體基因組計劃裏去,我個人認為,這個計劃還是很有可行的。”

“我聽説測序一個鹼基對的成本是1美元?”

“是。”

“人的話,有二三十億個鹼基對,總成本就是二三十億?”

“是,他們一直是以30億美元為目標搞的。”

“真是大項目啊。”蔡教授慨一聲:“可惜我們玩不起。”他看一眼楊鋭,道:“你還年輕,有機會的話,出去闖闖也好,我不攔着你。”楊鋭一愣,知道蔡教授是誤會了,忙道:“我沒準備出國。”

“看看不是壞事,你想出去,想留下,我都贊成。”蔡教授並不是説怪話,而是很認真的道:“你或許沒有想法,但人家達爾貝科既然來了,肯定不是當送財童子的。”楊鋭默默無言。

就像蔡教授説的,人體基因組計劃這樣的超級項目,想參加的人是很多的,但能出得起錢的國家是很少的。

以蔡教授的能力和資歷,要説主持人體基因組計劃是不可能,但主持一個部分,或者輔助主持一個部分都是沒問題的,但中國沒錢,他也就沒辦法列席了。

當然,中國到90年代中期,也是加入到了人體基因組計劃當中,用3000萬美元做出了中國人的基因部分,但到那個時候,蔡教授的力體力是什麼樣的情況,誰也説不上來。

身在欠發達國家的學者和發達國家的學者之間差距,遠遠不是生活條件的差距那麼簡單。

蔡教授説着,又道:“我叫辦公室的過來,一起參與一下,到時候,他們負責接待也可以。”有人張羅自然是最好的事,楊鋭毫不猶豫的甩鍋出去。

實驗室的清潔、實驗儀器的保養、檢查等等工作,一下子變成了院系辦公室的工作。

楊鋭省下了時間,就去離子通道實驗室和華鋭實驗室,解決一些自己離開時的研究進度問題。

研究進度飛速進展的實驗室,從外表看,都會有種欣欣向榮的具現。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