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鼎革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且不提八大王張獻忠掃蕩四川,與湖陝甘川四地的明軍周旋,成都得而復失,他領兵退守渝州一線,前扼洪承疇部陝甘等地明軍,後拒明廷調集過來的南方各鎮明軍。除了有限的幾個州府在他直接的統制之下,為他供應錢糧。其餘的州府即使被他攻掠而下,當地的地主及官紳階層也迅速將他留下的小股兵力驅走。是故張獻忠在川內雖是佔據了戰亂略主動,官兵推進到成都和瀘州一線,已是無力再進。他卻不能建立起有效統治。八大王心煩之下,卻只是無法可想。只能靜待高祥與李自成的消息。

崇禎三年五月,明軍除了要應付佔據了小半四川的張獻忠,還需分兵提防應付竄在山西及河南的革左、老回回諸營。除此之外,折身返回陝北的高祥與李自成部,更令明朝上下憂心忡忡。

皇帝自接到蜀王並王府上下宗親遇害的塘報,簾暈闕倒地,在場的內監廷臣皆是慌了手腳。待太醫聞訊趕到,崇禎帝已是悠悠醒傳,雖是閣臣及各部大臣皆環伺左右,他仍是慟哭道:“朕以涼德,繼位大統。孰料意致失陷親藩!祖宗立國兩百多年,從無宗室遇害一事。自朕繼位,先有德陵、鳳陽皇陵被焚,現下又有親王被弒,朕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有何資格位列於太祖皇帝駕前…”諸臣雖是苦勸不已,奈何親藩遇害一事對皇帝的打擊甚大,自明朝開國以來,不要説是親王,便是等閒的宗室也沒有死於刀兵的。蜀王雖是遠支,到底也是太祖苗裔,,正的親王,就這麼讓那些泥腿子砍了腦袋,連帶成都城內所有的近支宗室,都被殺了個乾乾淨淨。這樣的噩耗,令勵圖治,自視為英主的崇禎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在乾清宮大殿痛哭一場,崇禎簾命人送上素服朝冠,命在京官員為蜀王舉哀,他親自赴皇極殿,請列祖列宗寬恕。又領着周後、田妃赴大高皇殿,焚香默祝,祈盼國運能夠扭轉,孫承宗洪承疇等人能剋期平賊。

由於他深恨張獻忠殺害親王,連下嚴旨,斥責孫承宗等領兵大吏。依着明律,失陷親藩,該管的封疆大吏必以死謝罪。四川巡撫王維章原本就以貪劣聞名,士林不恥,此番他在成都危急之際,領着巡撫標兵先逃,又坐視秦良玉戰死渝州,原本便是死罪難逃。再加上成都失陷,蜀王遇害,這王維章到也識趣。上表謝罪後,便仰藥而死。若是等着皇帝發落,只怕不但他要人頭不保,便是連家人也需受株連。與他一起,原兵部尚書亦以失陷親藩而剝職下獄,是不是要拉到西市捱上一刀,便只能看崇禎的心情好壞了,又以楊嗣昌以兵部左侍郎即為本兵,督管剿撫大計。

待王維章自盡,崇禎帝以李國英繼任,督促洪承疇會同李國英,收復成都;孫承宗自湖北入川,兩相進剿。至於原本應該為剿賊主要目標的高祥部,竟似一時無人理會。

“李哥,咱們窩在此地,等着官兵來殺麼?”自聯營之後,高祥自稱闖王,李自成被人稱做闖將,除張獻忠之外,威望最高。他原本就極有人緣,為人慷慨大方,善於際。待起兵造反之後,身邊有一羣服膺於他的兄弟,劉宗、李過、及後並夥的郝搖旗勇冠三軍、田見秀劉芳亮等人老成穩重,再加上李自成聰明過人,原本當差務農,無甚閒暇看書,此時加入義軍,只要不行軍打仗,他便捧着兵書或是史書來看。看書之餘,再加上轉戰南北的實際經驗,此時的李自成已遠非昔的吳下阿蒙。

此時他端坐於地,四周皆是光禿禿的黃土坡,一陣輕風吹過,便是漫天的黃沙塵土。陝西全省原本就是靠天吃飯,此時乾旱已久,已是困苦已久。漫説是糧食,便是連樹皮、觀音土亦已吃的光。那十幾歲的稚子幼女,要麼被自家人吃掉,要麼只要一出門,簾瞬息不見。榆林城內,早就公然叫賣人。糧食六兩白銀一斗,而人,只需三文一斤。

自富庶的南方折回,經窮困貧瘠的河南、山西,原本達五六十萬之多的數十營義軍一時間分崩離析,高祥雖被尊為闖王,對各營的義軍卻無實際管轄權,張獻忠拔營而去,其餘非陝人的各營義軍更加不肯回饑荒無糧的陝西。是以待高李二人回到陝西,身邊止有二十餘萬人,其中能戰之後不過五六萬人,裝備盔甲的鋭不到兩萬。所謂數十萬義軍,只是説起數目來嚇人罷了。

李自成凝神不語,只是望向遠方,若有所思。此刻劉宗被高祥急召而去,其餘李過、田見秀等人,哪敢在李自成沉思之際打擾。只有郝搖旗一向大大咧咧慣了,到還不懼。只又向李自成道:“李哥,你到是説句話來,咱們只待在渭南叫甚事呢。”李過因見他二叔只不説話,便大着膽子向郝搖旗道:“二叔他正想事,搖旗叔你別吵了。咱們呆這邊還算好的,延安那邊寸草不生,榆林那兒都賣開人了。若不是想招募些健壯漢子,咱們何必回陝北哩。”郝搖旗一陣煩燥,向李過道:“小孩子,你知道什麼。沒有吃的,任你有百萬大軍也是沒有用。八大王現下在四川鬧的歡騰,偏咱們窩在此處,待官軍收拾了他,回師來打咱們,那時候,就等死吧。”李過對他説的“小孩子”云云頗是不服,不過既然以叔相稱,雖是年歲相差五六歲,到也不好頂撞,卻只是翻着眼瞪着郝搖旗不語。

兩人正自鬥雞也似互瞪,卻聽李自成開口道:“你們都不必爭執了。我料待宗回來,會把闖王的意思告訴我們的。”他面深沉,眼中波光閃動,向身邊諸親信嘿然道:“我適才想了半天。當沒有攻下南京,依長江固守割據,然後設官置府,以伐北方,這真是大錯特錯了。咱們畏那孫承宗如虎,被他攆兔子一般攆來攆去。其實回頭細想一下,這老頭子雖有才幹,到底手底下的那十來萬兵丁是調自各省,全是刁滑疲玩之徒,咱們當時五六十萬人,能戰的兵也近十萬,未必就打不過他們。再加上朝廷掣肘,皇帝和那些文官們不知兵,卻愛指手劃腳,孫大學士就是知兵,又有何懼?”説到此處,他謂然一嘆,又道:“只是各家義兵心不齊,打仗時都想往後縮,拿下城池收撿財物時一個個全衝在前面。特別是敬軒,憑大的殺氣,每戰都屠城城。我勸過他幾次,到的兄弟生份,當真是何苦。”郝搖旗咧嘴笑道:“李哥你也真是。那些人又不是咱們鄉親,還幫着官府守城打咱們,殺了又怎地。”李自成神憂鬱,向着諸人道:“咱們當初起事,只想着多活一天是一天。誰知道走南蕩北的,跟着咱們的兄弟夥越來越多。雖説大家都存了一樣的心思,想着這亂世裏多活一天也是賺頭。不過你們回頭看看,跟着咱們的這些兄弟哪一個不是面黃肌瘦,拖家帶口?咱們不敗則已,一敗,他們一個也別想活了。身為領頭的,我還怎麼就圖個痛快了事?若只是咱們幾個人上山落草,那當然是大塊,大碗酒,怎麼痛快怎麼來!”田見秀點頭道:“敬軒領着他的人和咱們拆夥,想來也是見到這一步。若還是抱成團,有力不往一起使,反道打窩裏炮,幾十萬人,到還真不如單幹的好。”

“正是!現下除了高闖王的本部,就是咱們的兵馬了。兩家合起來近三十萬人,能戰的兵五六萬,這陝甘的兵大半被調去打張敬軒,正是咱們大幹起來的時候!陝北雖然饑民遍野,不過那西安、關中,卻仍有糧收。再加上省城府庫,起寨子,打大户,足夠咱們吃的了。”他説的興起,站起身來向聽的目瞪口呆的各人大笑道:“捷軒被闖王叫了過去,便是商量此事。明朝二百多年了,未必就不是註定亡在咱們手裏?我們原本也想不到此處,都是那個叫呂唯風的讀書人提醒。只可惜當時眾家兄弟渾不把他的話當回事,現下人家走了,也不知道去哪裏再找這樣的人才!”

“兄弟們,咱們幹起來!張敬軒現在乾的風生水起,咱們未必幹不過他?”陝北饑民甚多,高李二人回到此地,原本就是如魚得水。若不是考慮着養不起這些人,只怕振臂一呼,百萬人瞬息可得。此時既然打定了攻州掠府,佔地為王的心思,到更加不急着多招饑民,擴充隊伍。與竄不同,此時他們要的是兵,而不是如同馬蜂一般亂紛紛的百姓。

待張獻忠在四川大幹起來,引的大半官兵往四川而去,那洪承疇雖是仍防範陝北方向,卻已是力有不逮。高祥與李自成考量多,又嚴加訓練士卒,終於決定在一定要在秋收前動手。

崇禎三年八月,高祥引李自成、劉宗率五萬兵往擊咸陽,其老營則緊隨其後,駐防咸陽的明軍不到萬人,到有大半是兵痞兵油,都是由市井無賴冒認的衞所軍人。別説稍加抵抗,便是連義軍的旗幟也沒有看到便四散而逃。待咸陽一下,西安震動,在西安的秦王念及當蜀王被弒,在義軍尚隔着數百里地,便攜着王府上下金銀細軟,在兩衞王府親兵的護衞下,連夜奔往山西太原,尋晉王避難去也。

待崇禎於北京接到咸陽失陷,西安不穩的消息,當廷震怒,立下嚴旨,將督師輔臣孫承宗下綿衣衞獄。命三邊總督洪承疇簾回師進剿,務要守住西安。命孫傳庭為延餒巡撫,領兵協助洪承疇;調兩廣總督熊文燦督師湖北,接過孫承宗留下的軍隊,繼續剿滅四川賊兵;命丁啓睿為河南巡撫,督剿竄于山西河南界之賊兵。

這些舉措都是新任兵部尚書楊嗣昌所獻的一正四輔之策,崇禎見他贊畫有方,正奇得當,大加讚許之餘,心中對平定賊到又回覆了幾分信心。

大陸局勢紛亂如此,張偉居於台灣小島之上,每興除積弊,改革文事。此刻台灣已有《太學報》、《商報》兩家官辦報紙,每間只是議論三代之治,聖人言教是否全乎時宜,西學賢愚於否±道人心如何澆漓、便是連興亡之事,治亂之由,亦是長篇大論的載於報紙之上。於是內地刀兵四起,人心惶惶,唯恐瞬息有鼎革之事時,台灣卻是文氣鬱然,甚至有南京儒士託商船帶回《太學報》閲讀之事。一時間台灣名聲大漲,只是這名氣有好有壞,有貶有褒,卻也是壁壘分明。

張偉這幾月間到也沒有捱罵,只可憐了出頭的陳永華。將張偉那些有悖於儒家傳承,被那些大儒們視為洪水野獸,異端説的觀點拋將出去,引來無數飽學之士的還擊。縱是他的老父陳鼎,也專程從福建趕來台灣,硬是用拐仗敲擊其頭,着他撰文認錯。待知道這些都是出自張偉授意,陳永華不過是加以潤,署名捱罵而已時,陳鼎雖是憤怒,卻也是無法可想。他既重禮教,張偉身份尊貴,他總不能上門叫罵,雖然是滿肚皮的悶氣,也只得罷了。

除此之外,又開始允許台灣大商人自行組建商船隊,政府取賦税。入台之初,台灣所有的商船都屬張偉何斌二人所有,後來雖然有大批富商來台,只是不準在台灣組建船隊。那時台灣對外貿易規模甚小,允准其他商人造船貿易,只是與張何二人搶財路罷了。此時不但是本被張偉壟斷,便是南洋、印度、張偉亦可分一杯羹,如此這般,張何等人原有的商船規模已不敷使用。放開管制,可以使得貿易利益最大化,又能取大量的佣金賦税。待海外貿易規模擴大,以戰艦護衞,商船亦可隨時武裝,到那時,不但是南洋,就是南美、歐洲,只怕台灣的船隊也能到得。

推薦:貌似高手的新作《靈—孽龍寶鑑》《長風》作者紫衩恨妹妹的新作《三千美嬌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