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二十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桐子文煥,字弢武。由蔭敍,歷延綏遊擊將軍,累進參將、副總兵。四十三年,擢署都督僉事、寧夏總兵官。延綏被寇,文煥赴救,大破之。明年,遂代官秉忠鎮延綏。屢敗寇安邊、保寧、長樂,斬首三百有奇。西路火落赤、卜言太懼,相率降。沙計數盜邊,為文煥所敗,遂納款。既而復與吉能、明愛合,駐高家、柏林邊,要封王、補賞十事。文煥襲其營,斬首百五十。火落赤諸部落攢刀立誓,獻罰九九。九九者,部落中罰駝馬牛羊數也。已,沙計又伏兵沙溝,誘殺都指揮王國安,糾猛克什力犯雙山堡,復犯波羅。文煥擊破之,追奔二十餘里。當是時,套寇號十萬。然其眾分四十二枝,多者二三千,少不及千騎,屢不得志。沙計乃與吉能、明愛、猛克什力相繼納款,延綏遂少事。文煥尋以疾歸。
天啓元年,再鎮延綏。詔文煥援遼,文煥乃遣兵出河套,搗巢以致寇。諸部大恨,深入固原、慶陽,圍延安,揚言必縛文煥,掠十餘始去。命解職候勘。奢崇明圍成都,總督張我續請令文煥赴救。至則圍已解,偕諸軍復重慶。崇明遁永寧,文煥頓不進。尋擢總理,盡統川、貴、湖廣軍。度不能制賊,謝病去。坐延綏失事罪,戍邊。七年,起鎮寧夏。寧、錦告警,詔文煥馳援,俄令分鎮寧遠。進右都督,調守關門。尋引疾去。
崇禎元年,錄重慶功,蔭指揮僉事。三年,陝西羣盜起,五鎮總兵並以勤王行。總督楊鶴請令文煥署延鎮事,兼督固原軍。數敗賊,賊亦益多。會山西總兵王國樑擊王嘉胤於河曲,大敗,賊入據其城。部議設一大將,兼統山、陝軍協討。乃令文煥為提督,偕曹文詔馳至河曲,絕餉道以困之。神一元陷寧
,文煥家破。遂留文詔,令文煥西還。四年,御史吳甡劾其殺延川難民冒功,給事中張承詔復劾之,下獄褫職。十五年,用總督楊文嶽薦,以故官討賊。無功,復謝病歸。
子弘域,天啓初歷延綏副總兵。七年夏,文煥援遼,即擢總兵官,代鎮寧夏。積資至右都督。崇禎中,提督池河、浦口二營練兵,遏賊南渡,頗有功。十三年,移鎮浙江。尋謝病去。困變後,文煥父子歸原籍崑山,卒。
蕭如薰,字季馨,延安衞人。萬曆中,由世蔭百户歷官寧夏參將,守平虜城。二十年,哱拜、劉東暘據寧夏鎮城反,譴其黨四出略地。拜子承恩徇玉泉營,遊擊傅桓拒守,為其下所執。賊已徇中衞及廣武,參將熊國臣等棄城奔,列城皆風靡。賊黨土文秀徇平虜,獨如薰堅守不下。如薰
楊氏,故尚書兆女也,賢而有智,贊夫死守,
具牛酒犒士。拜養子云最驍勇,引河套著力兔急攻。如薰伏兵南關,佯敗,誘賊入,
雲死,餘眾敗去。又襲著力兔營,獲人畜甚多。著力兔憤,復來攻,為麻貴所卻,城獲全。初,帝聞如薰孤城抗賊,大喜,厚賚銀幣,擢官副總兵。六月,遂以都督僉事為寧夏總兵官,盡統延綏、甘肅、固原諸援軍。其秋,竟與李如松等共平賊,再進署都督同知,蔭錦衣世指揮僉事;
楊氏亦被旌。
二十二年八月,卜失兔西犯定邊,闌入固原,副將姜直不能御,遂由沙梁聵牆入,直抵下馬關,縱橫內地幾一月。如薰免官,直下吏。尋復以總兵官鎮守固原。套寇入犯,擊卻之。青海寇糾番族犯洮、岷,如薰及臨洮總兵孫仁御之,擒斬三百四十有奇,撫叛番五千人,獲駝馬甲仗無算。再鎮寧夏。銀定、歹成數入犯,輒挫衄去。徙鎮薊州。久之,罷歸。再起故官,鎮延綏。
天啓初,廷議京軍不足用,召邊將分營訓練。如薰典神機營。陛見,帝賜食加獎勞焉。明年,出鎮徐州。俄召還京,復以總兵官鎮守保定。五年夏,魏忠賢黨劾其與李三才聯姻,遂奪職。祟禎初卒,賜卹如制。
如薰為將持重。更歷七鎮,所在見稱。自隆慶後,款市既成,烽燧少警,輦下視鎮帥為外府。山人雜,乞朝士尺牘往者,無不饜所
。薊鎮戚繼光有能詩名,尤好延文士,傾貲結納,取足軍府。如薰亦能詩,士趨之若鶩,賓座常滿。
楊氏、繼
南氏皆貴家女,至
簪珥供客猶不給。軍中患苦之,如薰莫能卻也。一時風會所尚,諸邊物力為耗,識者嘆焉。
如薰祖漢,涼州副總兵、都督僉事。父文奎,京營副將、都督同知。兄如蘭,陝西副總兵、都督僉事,前府僉書;如蕙,寧夏總兵官、都督同知;如芷,提督南京教場、都督僉事。
達雲,涼州衞人。勇悍饒智略。萬曆中,嗣世職指揮僉事。擢守備,進肅州遊擊將軍。炒胡兒入犯,偕參將楊浚擊敗之,遷西寧參將。永邵卜者,順義王俺答從子也,部眾強盛。先嚐授都督同知,再進龍虎將軍。自以貢市在宣府,守臣遇己厚,不可逞,乃隨俺答西活佛,留據青海,與瓦剌他卜囊歲為西寧患。嘗誘殺副將李魁。邊臣不能報,益有輕中國心。二十三年九月九
,度將士必燕飲,擁勁騎直入南川。屬番偵告,雲設兵要害,令番人繞出朵爾硤口外,潛扼其背,而己提
卒二千與戰。方合,伏忽起,寇首尾不相顧,番人夾擊,大敗之。雲手馘其帥一人,斬首六百八十餘級。其走峽外者,又為番人所殲。獲駝馬戎器無算。為西陲戰功第一。所馘把都爾哈,即前殺李魁者,其地即魁陣亡處,時又皆九月也。先是,副將李聯芳為寇所殺,總兵尤繼先生獲其仇。邊人以此二事為快。
雲既勝,度寇必復至,厚集以待。逾月,寇果連真相、火落赤諸部,先圍番剌卜爾寨以誘官軍。番不能支,合於寇,寇遂西川。雲督諸軍營康纏溝,寇悉眾圍之,矢石如雨。雲左右衝擊,自辰至申,戰數十合。寇死傷無算,乃以長槍鈎杆專犯西寧軍。西寧軍堅不可破,寇始遁,追奔數十里而還。捷聞,帝大喜,遣官告郊廟,宣捷。大學士趙志皋以下悉進官。雲擢都督同知,蔭本衞世指揮使。寇歲掠諸番,番不敵則折而入寇。及寇敗遠徙,雲急招番,復業者七千餘户。永邵卜連犯明沙、上谷,雲並擊走之。初,南川奏捷,雲已進副總兵,至是命以總兵官鎮守延綏。未幾,鎮甘肅。二十六年,永邵卜復犯西寧,參將趙希雲等陣歿,雲坐停俸。
甘、寧間有松山,賓兔、阿赤兔、宰僧、著力兔等居之,屢為兩鎮患。巡撫田樂決策恢復。雲偕副將甘州馬應龍、涼州姜河、永昌王鐵塊等分道襲之。寇遠竄,盡拔其巢,攘地五百里。雲以功進右都督,蔭世指揮僉事。無何,青海寇糾眾分犯河西,五道俱有備,獻首功百七十有奇。松山既復,為築邊垣,分屯置戍。錄功進左都督。寇戀其故巢,乘官軍撤防時潛兵入犯,雲據險邀擊之。寇大敗,斬首百六十。加雲太子少保。寇益糾其黨犯鎮番,雲及諸將葛賴等大破之,斬首三百七十餘級。帝為告廟,行賞,進雲世蔭二秩。寇復入犯,雲破走之。是時,寇失松山,走據賀蘭山。後連青海諸部寇鈔不已,銀定、歹成尤桀驁。三十三年,連營犯鎮番。雲遣副將柴國柱擊之,寇大敗去。未幾,青海寇復大入,將士分道遮擊,生擒其長沙賴,餘敗奔。三十五年敍功,雲增勳蔭。是年,松山、青海二寇復連兵犯涼州,雲逆戰紅崖,大獲,斬首百三十有奇。
云為將,先登陷陣,所至未嘗挫衄,名震西陲,為一時邊將之冠。以秋防卒于軍。贈太子太保。子奇勳,萬曆末為昌平總兵官。
尤繼先,榆林衞人。萬曆中,積功為大同副總兵。十八年,火落赤、真相犯洮河,副總兵李聯芳等戰死。詔進署都督僉事,充總兵官,代劉承嗣鎮守固原。寇據莽剌、捏工二川,蠶食番族,且擾西寧。聞官軍大集,卜失兔又敗於水泉,乃乘冰堅渡黃河北走,留其黨可卜列、宗塔兒等五百餘人牧莽剌川南山。南山即石門大山口,走烏思藏門户也。屬番來告,繼先乃令番以八百人前導,與故總兵承嗣、遊擊原進學、吳顯等疾馳七百里,直抵南山。奮擊,大破之,斬首百五十有奇。生獲十二人。而拜巴爾的者,可卜列從子,前殺聯芳,至是被擒。師旋,寇尾至撒川。見有備,乃夜走。他寇犯鎮羌、西寧、石羊亦俱敗。火落赤遂徙帳西海。錄功,進秩為真,增世蔭一秩。尋以病歸。起僉中軍府事。
二十一年冬,為遼東總兵官。炒花二千騎入韓家路,繼先督諸軍奮擊,寇乃去。再引疾歸。二十四年,起鎮薊州。自戚繼光鎮守十年,諸部雖叛服不常,然邊警頗稀。寇嘗一入青山口,輒敗去。最後,長昂導班、白二部長入犯,道石門,闞山海關,京東民盡逃入通州。繼先出關,寇已縱掠寧前去。總督蹇達怒繼先不追擊,而繼先方收召降丁八百人,倚為用。達乃疏言番情難馭,恐遺後憂,請調繼先別鎮,俾降丁隨往。部議以延綏杜松與易任,巡撫劉四科爭之。達復疏言:“守邊在自強,繼先獨言惟藉降丁。去歲出關,何竟不得降丁力?羽書狎至,邊隘虛實,久為所窺。呼
變生,安所措手!”兵科宋一韓等力主達議,且劾繼先他事。繼先遂罷,卒於家。
繼先眇一目,習兵敢戰,時稱“獨目將軍”官秉忠,榆林衞人。萬曆中起世蔭,歷官固原參將,擢寧夏、甘肅副總兵。嘗與主將達雲大破寇於紅崖,銀定、歹成屢被挫去。移守薊鎮東協,積功加署都督同知。四十年五月,擢總兵官,代張承蔭鎮延綏。套寇犯保寧,秉忠督參將杜文煥等敗之白土澗。一再捷,俘斬二百五十,馘其長十二人。無何,旗牌撒勒犯長樂,秉忠將輕騎追襲之。大獲。猛克什力犯保寧,秉忠又破之。已而猛克挾賞不獲,再寇保寧及懷遠,秉忠隨所向以勁騎遮擊,先後斬首二百二十有奇。猛克及旗牌復以千餘騎犯波羅,遙見保寧軍,遂遁出
。
吉能者,卜失兔子,為套中之主,士馬雄諸部,見卜失兔襲順義王,補其五年市賞,遂挾求封王,且還八年市賞。邊臣不許,則大怨。會他部鐵雷以痘瘡死,妄言邊吏毒殺之。而沙計盜邊,又被衄去。吉能遂合套中諸部。大舉入寇。東道高家、大柏油、神木、柏林,中道波羅,西道磚井、寧,諸城堡盡被蹂躪。副將孫洪謨御之大柏油,中伏被圍。遊擊萬化孚等不救,士卒死傷過半,洪謨遂降。秉忠聞寇入,急遣遊擊張榜潛劫其營,又敗,死四百餘人。會故帥杜松、寧夏帥杜文煥援軍至,並破敵,而秉忠所部亦有斬獲,寇始退。然猶駐
下,時鈔掠。秉忠亦屢出襲擊,多獲首功,竟以前負被劾去官。方候代,沙計謀從雙山、建安入犯,秉忠設伏待之。遂大敗去,斬其首二百有奇。
四十六年,與劉綎、柴國柱等同被召,令僉書前府,尋赴援遼東。楊鎬之四路出師也,令秉忠防守鎮城。無何,辭疾歸。久之卒。子撫民,亦為寧夏總兵官。
柴國柱,西寧衞人。萬曆中,由世蔭歷西寧守備。驍猛善。從參將達雲擊寇南川,勇冠軍。錄功,進都指揮僉事。寇盜邊,輒為國柱所挫。屢進涼州副總兵。松山既復,方建堡置堠,寇數來擾,國柱頻擊卻之。銀定、歹成連兵寇鎮番,國柱馳救,斬首二百有奇,獲馬駝甲仗無算。青海寇大掠鎮羌、黑古城諸堡,守備楊國珍不能御,國柱急率遊擊王允中等擊走之。銀定、歹成復犯河西,國柱邀擊,獲首功百二十。擢署都督僉事,陝西總兵官。三十六年
,改鎮甘肅。銀定、歹成屢不得志,益寇鈔永昌。國柱馳與大戰,敗之,追至麻山湖,斬首百六十有奇。其部落復入寇,守備鄭崇雅等戰歿,國柱坐奪俸一年。河套、松山諸部長合兵入寇,國柱檄諸將分道擊,復斬首百六十。屢加右都督,世蔭指揮僉事。久之,罷官。四十六年夏,召僉書都督府事。無何,代杜松鎮山海關。松敗歿,虎墩兔乘機犯邊,國柱等力遏之。尋移鎮瀋陽。謝病歸。天啓初,追錄邊功,加左都督。卒,賜卹如制。
李懷信,大同人。由世蔭歷都指揮僉事,掌山西都司。廉勤,數被推薦。萬曆中,遷延綏中路參將,進定邊副總兵。卜失兔、火落赤、鐵雷、擺言太等歲擾邊。定邊居延綏西,被患尤棘。懷信勇敢有謀,寇入輒敗。其先後鎮帥杜松、王威、張承蔭、官秉忠又皆一時選,故邊患雖劇,而士氣不衰。四十三年,擢甘肅總兵官,延人為立生祠。松山寇入掠蘆溝墩諸處,懷信邀擊,大敗之。斬首三百有奇,獲駝馬甲仗無算。已,復分三道犯鎮番諸堡,懷信亦分遏之。寇引還,將士尾其後,獲首功百九十有奇。自後寇入多失利去,威名著河西。先是,陝西止設四鎮,自西寧多警,增設臨洮總兵官,遂為五鎮。然惟甘、延最當敵衝,故擇帥常慎。而甘肅北有松山,南臨青海,諸部落環居其外,尤難御。懷信在鎮,邊人恃以無恐。四十七年,遼東急,詔充援剿總兵官,馳赴遼東。時熊廷弼為經略,令懷信偕柴國柱、賀世賢以四萬人守瀋陽。暖兔、炒花謀入犯,廷弼急移懷信戍首山,寇不敢入。俄泛懿有警,檄懷信御卻之。遼事益急,諸老將多引避。廷弼復負氣凌諸將,懷信不能堪,亦堅卧引疾去。天啓二年,起鎮大同。明年罷。已,追錄邊功,進左都督。久之,卒於家。
贊曰:張臣諸人,勇略自奮,著效邊陲,均一時良將選也。董一元白沙堝、墨山之捷,奇偉不下王越。至承蔭與松,以將門子捐軀報國,視世所稱“東李西麻”者,相去何等也!
部分譯文張臣,陝西榆林衞人。行伍出身,擔任隊長。他矯健悍,喜歡打攻堅戰。跟着千總劉朋防守黃甫川。劉朋遇敵喪失坐騎被敵人包圍了,張臣單騎前往救援,
中敵人的頭目,搶奪一匹馬載着劉朋回到軍營,從此聲名大震。不久代替劉朋的職位,先後攻打跨馬梁、李家溝、高家堡、田家梁、西紅山,都立下戰功,提升為宣府膳房堡守備。敵人曾大舉侵犯,圍攻膳房堡,想活捉張臣。張臣召集部下以水代酒,高聲歡呼,邊喝邊唱歌,敵人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不敢登城。張臣夜晚突圍出堡,從其他道路返回。上司獎勵他,提拔他為延綏入衞遊擊將軍。
隆慶元年(1567)九月,土蠻大舉入侵昌黎、撫亭、樂亭、盧龍,遊騎到達灤河。各將不敢作戰,張臣獨自一人統率部隊前往。遼帥王治道説:“敵眾我寡,前去一定不會有好處。”張臣不管這些,率領他的部隊一千人穿着鎧甲徑直前往,呼喊聲震動山谷,敵人派幾個騎兵試探,張臣奮勇向前殺死他們。把敵人追趕到槌崖,斬首一百十餘級,掉下懸崖死傷的不計其數。事情平定後,薊鎮各將全部被定罪,張臣因軍功提升了二級官。不久,敵人悄悄進入場子嶺,參將吳昂被殺,命令張臣代理他的職位。不久提升副總兵,管轄總督標下的事情,改派防守薊鎮西協。
萬曆初年,記錄秋季防守的功勞,提升張臣代理都督僉事。炒蠻偷偷進入古北口,參將範宗儒把他們追趕到十八盤山,戰死了,其餘的人被包圍。張臣急忙隨同遊擊高廷禮等人飛奔前去救援,敵人才離去,由此降了張臣一級官。萬曆五年(1577)天,張臣以總兵官的身份鎮守寧夏。順義王俺答向瓦剌報仇,
取道賀蘭,張臣不同意,俺答很憤怒,出言不遜。張臣夜晚挖開漢、唐二個水渠,水淹道路不通,又在赤木口擺上陣勢,俺答於是從山後離開了。三年邊境互市,沒有人敢喧譁鬧事。閲邊給事中用苛刻的禮節來責怪埋怨他,他被彈劾罷免了。
萬曆十一年(1583),小阿卜户侵犯黑峪關,守將陳文治以下的官員都被逮捕入獄。下詔起用張臣為副總兵,駐守馬蘭峪。正好趕上朵顏長昂多次騷擾邊防,薊鎮總兵官楊四畏沒有能力防禦,於是把楊四畏調往保定,而調張臣來代替他。長昂一向害怕張臣,派他的堂母土阿、子東桂到關前乞求投降,張臣於是招撫賞賜長昂,雙方和好如初。猛可真是俺答的弟弟老把都遺棄的小妾,因為跟小阿卜户侵犯黑峪關,停止每年給她的賞賜。既求和,又猖獗起來,用傲慢的語言答覆邊臣,卻派大嬖只代替她前來謝罪。大嬖只是順義王乞慶哈遺棄的小妾。張臣等人預料到她的
詐,命令將士出
逮捕了二十三人,將他們投入監獄,命令歸還被掠奪的我方人員。猛可真因為她所愛的五個人在俘虜裏面,答應歸還掠奪的人員,親自在關前索要原來給她的賞賜。張臣等人一起召見大嬖只進入演武場,嚴厲地譴責她。兩個婦女請求自盡,於是寬恕了她。大嬖只先後送還八十多人,其中有被拘留達數十年的人員。張臣因功被表彰,不久提升代理都督同知,徵召為僉書左府事之職。派出提任陝西總兵官,鎮守固原。
萬曆十八年(1590)天,移鎮甘肅。火落赤進犯洮河,卜失兔將要前往幫助他,他的母親哭着阻止他,卜失兔不聽,於是攜帶
子女兒出發,由永昌宋家莊挖牆
進入。張臣在水泉三道溝
戰,親手搏擊殺死數人,奪了他的戰旗。卜失兔和他的同夥炒胡兒都中
箭逃跑了,張臣也受了傷。將士斬首數百級,活捉卜失兔的
子女兒以及八百多頭牛馬羊。卜失兔仰天大哭,説:“我的女兒多麼悲傷啊,真後悔不聽母親的話,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從此之後不敢回老家,跟宰僧一起躲到西海去了。不久,卜失兔委託宰僧來謝罪,他的母親和順義王也為他求情,張臣於是歸還了卜失兔的女兒,而讓卜失兔回到河套,張臣因功晉級。
這時各部落首領桀驁不馴,經略鄭洛專門主張和議。張臣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上書陳奏八難點、五要點。大意説:邊防薄弱,兵力單薄,糧餉匱乏,敵人驕橫,各部落是歸順還是叛逆尚不清楚,應該恢復兵員,嚴格防止士兵伍,保證充足的糧餉,分散敵人的勢力,嚴明賞罰。並且因為傷勢過重請求辭職回家,皇帝不同意。二年之後,稱病離職。張臣先後換防四鎮,名聲傳播於邊防,是一代良將。
董一元,宣府前衞人。父親董。。,嘉靖年間擔任宣府遊擊將軍。俺答進犯滴水崖,董。。奮力作戰,最後陣亡了。贈官蔭子,每年都紀念他。董一元的哥哥董一奎,是都督僉事。先後鎮守山西、延綏、寧夏三處邊地,以勇敢著稱。
董一元像哥哥一樣勇敢,而智謀卻超過了董一奎。嘉靖年間,擔任薊鎮遊擊將軍。土蠻、黑石炭等部以一萬多騎兵侵犯一片石,總兵官胡鎮率兵抵抗,其中董一元功勞最大,破格領取三級俸祿,提升石門寨參將。隆慶初年,在槌崖打敗敵人,又以董一元功勞最大,再次連升二級,提升副總兵,駐防古北口,移守宣府。
萬曆十一年(1583)以都督僉事的身份擔任昌平總兵官,不久遷往宣府。十五年遷往薊州。很久之後,又被彈劾罷免了。鄭洛為洮河經略,命令董一元在西寧練兵。大落赤進犯邊疆,董一元在西川擊,多有斬獲。不久以副總兵的身份協助防守寧夏,提拔為延綏總兵官。継拜叛亂,河套一帶的各部落首領都幫助他。董一元乘継拜向西方搶劫時,率輕騎直搗土蠻老巢,抓獲一百三十人,驅趕牲畜然後回師,敵人為了照顧老家就引兵離去了。提升代理都督同知,進入朝廷擔任中府僉事。
遼東自從李成梁之後,代替李成梁的是楊紹勳,一年三次失守。尤繼先接替他,半年之後因病離職。廷議選擇統帥,於是任命董一元。泰寧速把亥被官軍殺死了,他的次子把兔兒老是想報仇。他的叔叔炒花和女婿花大幫助他,勢力益強大。西部的卜言台周,是原
漢土蠻的後代,有部眾十餘萬人,跟把兔兒一西一東,遙相呼應,互相依靠,多次侵犯邊境。到這時卜言聯合一克灰正、腦
大各部,聲稱要進犯廣寧。而把兔兒利用炒花、花大、暖兔、相言兒的力量來營造舊遼陽,將要入侵鎮武、錦、義。董一元跟巡撫李化龍商量説:“卜言人數雖然很多,但離邊境較遠,我軍最擔心只不過是把兔兒和炒花罷了。現在他們的人數不過萬把騎兵,打敗了他們,西部的卜言將不戰而退。”於是派遣副將孫守廉馳奔右屯防禦西部敵人,董一元親率大軍隱藏到鎮武的外邊,空出大本營等待敵人。敵騎兵馳入營房,縱聲大笑,以為董一元膽怯,於是深入前進。官軍忽然從陣中出擊,高喊着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從午時直到酉時。敵人全線潰逃,追擊逃敵七十多里,到達白沙堝。俘虜和斬首共五百四十多人,繳獲牛馬駱駝二千頭。伯言兒中箭身亡,把兔兒也受了傷,其餘的人跑了一整夜,天亮時停住馬圍在一起痛哭。第二天,卜言台周進入右屯,攻打了五晝夜。孫守廉等人固守,卜言台周於是引兵離去了。這時是萬曆二十二年(1594)十月。捷報傳到朝廷,皇帝非常高興。在郊廟祭天告祖,宣佈捷報論功行賞,提升董一元為左都督,加封太子太保,蔭封世代為本衞指揮使。兵部尚書石星以下的官員也各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伯言兒最。。悍,各部都依靠他。曾引誘殺害了慶雲守備王鳳翔,因此被革除了每年的賞賜。到這時被殲滅,各部都喪失鬥志,他的部下於是向朝廷朝貢納款。把兔兒、炒花和卜言台周、瓜兔兒、歹青又在邊境放牧,企圖在明年正月侵略遼陽、瀋陽東西一帶。董一元擔心時間晚了不加防備,將被敵人乘虛而入,於是先西巡來遏制敵人的鋒芒。李化龍也將弱卒留守廣寧,多次向西派兵來惑敵人。董一元率領
兵強將,踏冰渡河,監軍楊鎬跟他同行。翻過墨山,天降大雪,將士的鬥志更加旺盛。行軍四百里,三天三夜後才抵達敵人的老巢。斬首一百二十級,繳獲牛馬及兵器不計其數,部隊完整地回來了。把兔兒因在鎮武受重傷,
嘆道:“我竟然沒有機會替父親報仇麼?”不久就死了,他的部屬全都作鳥獸散,其他各部也都遠遠地逃走了。董一元因軍功被增加二級官,世世代代廕襲。很久之後,因病回家,命令王保代替他。
朝鮮第二次打仗,下詔董一元隸屬為總督邢。。的部下,擔任軍事參贊。不久代替李如梅擔任御倭總兵官。當時兵分四路,董一元在中路,在泗州防禦石曼子,先攻取晉州,佔領望晉,乘勝渡江,接連平毀永、昆陽二座敵寨。敵人退守泗州老營,攻佔敵老營,遊擊盧得功陣亡。前進直
新寨。新寨三面臨江,一面與陸地相連,引海水做濠溝,停泊在寨下的海船數以千計,修築金海、固城作為左右的屏障。董一元分派步、騎兵夾擊。步兵遊擊彭信古用大
攻擊寨,打破了很多地方。大軍進
敵人城壕,燒燬柵欄。忽然軍中大炮爆裂,火焰沖天。敵人乘機衝擊,固城的援敵也到。騎兵各將先逃跑了,董一元也回到晉州。消息傳來,下詔斬遊擊馬呈文、郝三聘,降彭信古等人的官職,充當事官,董一元也被剝奪了宮保,降了三級官階。恰好
本豐臣秀吉死,倭寇逃跑了。石曼子被陳瞞殲滅了,董一元得以恢復了原官級,皇帝賞賜他銀幣。很久之後,董一元就死了。董一元長期鎮守邊境,功績顯著,跟麻貴、張臣、杜桐、達雲一樣,是很好的邊防將領。
蕭如薰,字季馨,陝西延安衞人。萬曆中,由世襲百户任職寧夏參將,守衞平虜城。
萬曆二十年(1592)天,継拜、劉東陽佔據寧夏鎮城反叛,派遣他們的黨徒四出攻城略地。継拜的兒子継承恩攻掠玉泉營,遊擊傅桓拒守,被他的部下逮捕。叛賊已經進攻中衞和廣武,參將熊國臣等棄城逃跑,鄰近各城皆望風而降。叛賊土文秀掠平虜,唯獨蕭如薰堅守不下。蕭如薰的
子楊氏是前任尚書楊兆的女兒,賢明而足智多謀,支持丈夫死守,每天準備牛
酒犒勞戰士。継拜的養子継雲最為驍勇,引導河套著力兔急攻。蕭如薰在南關設下伏兵,假裝戰敗,引誘叛賊進入伏擊圈,
死継雲,餘下的叛賊逃跑,他又襲擊著力兔的軍營,奪得大量的人口、牲畜。著力兔氣憤異常,又來進攻,被麻貴擊退,平虜城得以保全。起初,皇上聽説蕭如薰堅守孤城抗擊叛賊,大喜過望,重獎銀幣,提升他為副總兵。六月,蕭如薰以都督僉事任寧夏總兵官,統轄延綏、甘肅、固原各路援軍。這年秋天與李如松等共同平定叛亂,再次提升官職為都督同知,襲錦衣衞指揮僉事,
子楊氏也被旌表。
萬曆二十二年(1594)八月,卜失兔西犯定邊,闖入固原要,副將姜直無法抵禦,卜失兔於是由沙梁破牆而入,直抵下馬關,縱橫內地近一個月。蕭如薰被免官,姜直下吏部受審。不久,蕭如薰又以總兵官之職鎮守固原。河套邊寇進犯,蕭如薰擊退了他們。青海的邊寇糾集番族進犯洮、岷,蕭如薰和臨洮總兵孫仁抵禦,抓住、斬首共三百四十多人,招撫叛亂的番族五千人,繳獲駱駝、馬匹、甲仗無數。他又鎮守寧夏。銀定、歹成的人數次入犯,都將他們挫敗。移鎮薊州。過了很久,被罷官回鄉。後又恢復原官職,鎮守延綏。
天啓初年,朝廷議論認為京城的軍隊不夠用,召回邊將分營訓練。蕭如薰統帥神機營。皇上召見他,賜予食物,嘉獎他勞苦功高。第二年出來鎮守徐州。不久,他又被召回京城,再次以總兵官身份鎮守保定。天啓五年(1625)夏天,魏忠賢之彈劾他與李三才聯姻,於是遂被奪職務。崇禎初年死去,朝廷按制度予以賞賜、撫卹。
蕭如薰作為將領老練持重。歷守七鎮,所到之處受到稱讚。自從隆慶以後,和議互市既成,邊境少有警報,朝臣將邊鎮將領視為外府之官。山人雜,乞得朝士書信而來的人,沒有不飽其所
。守薊鎮的戚繼光以詩聞名,尤其好延請文人學士,傾財結納,取給於軍中府庫。蕭如薰也能寫詩,文人學士趨之若鶩,賓客常常滿座。
子楊氏、繼
南氏都是貴族家的女兒,到了
下首飾供給賓客還不能滿足的地步。軍中頗以為苦,蕭如薰不能推辭。一時成為風氣,各邊鎮的物力為之耗減,有識之士沒有不嘆息的。
蕭如薰的祖父蕭漢,是涼州的副總兵、都督僉事。父親蕭文奎,京營副將、都督同知。哥哥蕭如蘭,陝西副總兵、都督僉事,前府僉書;蕭如蕙,寧夏總兵官、都督同知;蕭如芷,提督南京教場、都督僉事。
達雲,甘肅涼州衞人。勇敢驃悍有智有謀。萬曆中,世襲指揮僉事,提升為守備,升任肅州遊擊將軍。炒胡兒入犯,達雲帶領參將楊浚將他擊敗,提拔為西寧參將。
永邵卜是順義王俺答的侄子,部眾很強盛。先前,他曾被授予都督同知,後升為龍虎將軍。自以為貢市在宣府,守臣待他很不錯,不可逞強,於是隨同俺答西活佛,留據青海,與瓦剌他卜囊每年成為西寧的邊患。他們曾經誘殺副將李魁。邊疆的大臣不敢復仇,他們愈加有輕視朝廷之心。萬曆二十三年(1595)九月九
他估計明將士必定宴飲,便擁勁騎直入南川。歸附的番人告知,達雲在要害之地設有兵力,於是他命令番族繞過朵爾硤口外,悄悄地扼住達雲部的背部,而自己率
兵二千人與永邵卜部接戰。兩部剛剛匯合,伏兵四起,邊寇首尾不能相互顧及,番人夾擊,大敗永邵卜部。達雲親手殺死敵帥一人,斬首六百八十餘人。永邵卜部退到峽外的人,又被番人殲滅,繳獲駱駝、馬匹、軍器無數。達雲的戰功在西部邊境為第一。他所殺的把都爾哈,就是前面提到殺死李魁的人,那個地方就是李魁陣亡的地方,時間又都是九月。先前,副將李聯芳被邊寇殺死,總兵尤繼先將他的仇敵活捉。邊境的人以這二件事為快。
達雲已經獲勝,估計邊寇必定再來,於是將兵力集合,嚴陣以待。過了一個月,邊寇果然聯合真相、火落赤各部,先包圍番族剌卜爾寨以引誘官軍。番族抵擋不住,遂與邊寇合作,邊寇於是進西川。達雲督帥諸軍紮營康纏溝,邊寇全部人馬將它圍住,矢石如雨落下。達雲左右衝擊,從早上到傍晚,
戰數十回合。邊寇死傷無數,於是用長槍鈎杆專門進攻西寧軍。西寧軍堅不可破,邊寇開始逃跑,西寧軍追擊了數十里才回去。捷報奏上,皇上大喜,遣官祭告郊廟,宣佈大捷。大學士趙志皋以下全部升官。達雲提拔為都督同知,世襲本衞指揮使。邊寇每歲掠奪各番族,番族敵不過轉而入寇內地。等到邊寇戰敗,遷徙遠走,達雲急忙招撫番族,恢復生產的有七千餘户。永邵卜接連進犯明沙、上谷,達雲一併將他擊退。當初,南川奏捷,達雲已升任副總兵,到這時朝廷命令他為總兵官鎮守延綏。沒有多久,鎮守甘肅。萬曆二十六年(1598),永邵卜再次進犯西寧,參將趙希雲等戰死,達雲坐罪被停發俸祿。
甘肅、寧夏之間有松山,賓兔、阿赤兔、宰僧、著力兔等部在其間居住,屢屢為兩鎮的邊患。巡撫田樂決定恢復此地。達雲帶領副將甘州馬應龍、涼州姜河、永昌王鐵塊等分道襲擊。邊寇遠逃,將其巢全部拔掉,收復土地五百里。達雲因功升右都督,世襲指揮僉事。沒有多久,青海邊寇糾集部眾分路進犯河西,明軍五道都有防備,獻首級一百七十多。松山既然收復,達雲修築邊牆城垣,分屯設置戍所。表敍功績,達雲進升左都督。邊寇又回到過去的住所,乘官軍撤防時潛兵進犯,達雲據險還擊。邊寇大敗,被斬首一百六十人。皇上加封達雲太子少保。邊寇變本加厲糾合部眾進犯鎮番,達雲和各將領葛賴等大破之,斬殺三百七十餘人。皇上為此祭告祖廟,論功行賞,將達雲世襲之職提了二級。邊寇又進犯,達雲擊退。
當時,邊寇失掉了松山,佔據賀蘭山。以後聯絡青海各部時時進犯,尤以銀定、歹成最為兇狠。萬曆三十三年(1605)聯合進攻鎮番。達雲派遣副將柴國柱出擊,邊寇大敗而逃。沒多久,青海邊寇又大舉內進,達雲部分道攔擊,活捉邊寇頭目沙賴,其餘的敗逃。三十五年按功行賞,達雲以功勞增加世襲蔭庇的等級。這一年,松山、青海二寇又連兵進攻涼州,達雲在紅崖戰,大獲全勝,斬首一百三十多級。
達雲作為將領,衝鋒陷陣,身先士卒,所到之處未嘗受到挫折,名震西陲,為當時邊將之冠。秋天防守時他在軍中逝世,贈為太子太保。兒子達奇勳,萬曆末年為昌平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