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都在這兒落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時候巧玲買個糖人,他還奪過來兩口,隨着年齡的長大,生活閲歷的成,他有了頭腦,懂得哥哥就應該保護妹妹。不但馬二楞震撼了,匆匆出來的朱二嫂還有兩位老人也震撼了。

“哎呀妹子,你快起,起來啊!”朱二嫂趕緊過來攙扶起了小姑子。馬二楞一跺腳:“好!我幫你一次,説啥也不讓楊進寶進屋子,你跟孩子先躲進紅薯窖裏再説。”

“謝謝哥,謝謝哥!”巧玲這才起來,趕緊撲進屋子把孩子抱了起來。朱二嫂跟老婆子也過來幫忙收拾,將巧玲帶來的東西一股腦打成包袱,丟進了紅薯窖。巧玲是利用軟梯下去的地窖,裏面不冷,冬暖夏涼。剛剛進去,朱二嫂就將上面的蓋子封閉。

然後用笤帚嘩啦一遍院子裏的雪,處理了小姑子留下的腳印。楊進寶在外面拍門的時候,兩位老人已經進去屋子,朱二嫂也進屋解下衣服,出溜進了被窩。

全家人裝得跟沒事兒人似得,好像巧玲從沒回來過。巧玲在地窖裏聽得清清楚楚,楊進寶果然來了。首先在門口跟大舅哥吵,然後又進院子裏搜查。西屋,東屋,廚房,廁所,糧倉,還有所有的炕子,衣服櫃子,男人全部翻騰一遍。

最後啥也沒有找到,這才垂頭喪氣走了。巧玲被哥哥跟嫂子出來的時候,外面的天光已經大亮。

朱二嫂抱上了外甥女,馬二楞幫着妹妹拍去了一身的泥土。一邊拍一邊埋怨:“巧玲啊,你真傻,真傻啊!就這樣把丈夫拱手相讓?我從沒見過你這麼傻的丫頭!”巧玲沒做聲,任憑哥哥埋怨。

到底為啥要躲進紅薯窖?為啥想見男人,卻又不敢見?她自己也搞不清楚。馬二楞跟着妹妹走進屋子,還是一個勁地蠱惑:“巧玲啊,不能這樣便宜那小子,就算不跟他過,也要拿走他一半的財產。跟他要飼養場的股權…不!還要聯廠跟罐頭廠的股權!這是你應得的!”巧玲不耐煩地説:“哥,你別添亂了行不行?”馬二楞説:“你以為我是為了自己啊?還不是為了你?為了你的娃?沒有錢,以後你們孃兒倆吃啥喝啥?會凍死餓死的…”巧玲説:“我自己有手有腳,會活下去的,不會讓孩子凍死餓死,要不然,我不吃家裏的糧食行不行?”巧玲誤會了哥哥的意思,覺得馬二楞在跟她算總賬。畢竟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你有家不回,整天呆在孃家算咋回事?馬二楞説:“妹妹,我不是那個意思,哥還嫌棄你吃喝?你能吃多少?

喝多少?就是哥養你一輩子也不算啥。就是覺得咽不下這口氣啊,那些財產本來就是你跟雀兒的,你不要,豈不是便宜了楊進寶跟彩霞?還有楊天賜那小王八蛋?”馬二楞這回真不是為了自己,完全是為妹妹的以後考慮。

別管咋説,巧玲都哼哼唧唧陪着楊進寶睡了三年,誰家大閨女甘心陪你白睡?不付出點代價怎麼行?可巧玲卻説:“算了,人都沒了,要個財產有用?以後不準再提分楊家財產的事兒。”

“我就問你吃啥喝啥?孩子長大咋養活?還有咱爹咱孃的撫養費,不能我一個人出吧?”馬二楞沒辦法,只好迫妹妹了。巧玲卻説:“哥,你放心,我會好起來的,雀兒也會好起來,進寶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

“那你準備咋做?”馬二楞又問。

“現在我有三十萬的本金,想做點小生意,白手起家,慢慢積累資金,以後再做大生意…放心,娘娘山的女人是打不敗壓不誇的!進寶可以辦到的事兒,我同樣可以辦到!”巧玲咬咬牙決定了,過完年就回西關鎮。

從這一刻起,她的命運再次改變,踏上了奮起的征程。***巧玲是過完年正月初六走的,考慮再三,還是沒把娃娃留下,帶着不滿兩個月的閨女再次離開了娘娘山。

馬二楞天不亮就開桑塔納將妹妹送到了火車站,一邊開車一邊埋怨:“狗曰的楊進寶,竟然開別克,你媳婦還讓我送,真不是東西!”巧玲抱着孩子道:“哥,你別嘟囔了,煩不煩啊?”馬二楞説:“那輛別克也是你的!憑啥讓彩霞坐?你才是原配!”

“哥,你再這麼説就回吧!我一個人帶着雀兒走。”巧玲瞭解哥哥的心情,不服氣唄。咋着也攆不上楊進寶。楊進寶開飼養場的時候,他還是村裏的無賴,楊進寶賺大錢的時候,他才承包工程賺倆小錢。

回家沒有得瑟成,還把四水縣的工程丟了,欠款四千萬。不是楊進寶力王狂瀾,幫他還債,佟石頭就把他告法院去了。

現在好,本金沒回來,反而成為了楊進寶的員工,不是他的照顧,窮得這個年都過不去。楊進寶這孫子咋就恁有本事嘞?老子走哪兒都被他的光環籠罩,馬二楞有種寄人籬下的屈辱。

“妹子,你一定要幫我爭口氣,好好做生意,將來我去幫你忙,咱們兄妹強強聯手,幹倒楊進寶!”巧玲説:“怎麼幹?就算做生意,那三十萬本金也是進寶的,以後還要靠他幫襯,我可不想得罪他!”

“啥?你還想跟他合作?美不死他?”馬二楞氣憤憤道。

“總之,進寶這個人不能得罪,誰得罪他都沒好果子吃!既然不能成為夫,也沒必要成為敵人…”巧玲拿定主意,準備奮起直追了,變成一個女企業家,而她奮鬥的起點,就是從大西北的西關鎮開始。來到車站,馬二楞幫着妹妹提上行李,上去了火車。

所有的東西安排好,千叮嚀萬囑咐這才下來。火車啓動了,他還衝妹妹擺手,下了兩滴馬

從車窗裏,巧玲到哥哥長大了,知道疼人了。都是嫂子教育的好,看來男人就該跪衣板…直到消失不見,馬二楞才開車回家,巧玲正是踏上了征程。

兩天以後,火車在距離西關鎮不遠處的縣城停下,巧玲下了火車,轉乘一輛出租車,回到了西關鎮從前的老宅子。

剛剛進村就發現氣氛不對,原來西關鎮的鄉親們都知道她要回來,做好了準備。陶掌櫃跟王鐵匠繫着紅帶,手裏輪着鼓槌,西關鎮的娘們也手拿飄帶扭起了秧歌。

旁邊還拉一橫幅,上面寫着:熱烈歡巧玲妹子歸來。巧玲一手抱娃,一手提着行李走下汽車,陶掌櫃跟王木匠看到她立刻動起來。兩個老傢伙大喝一聲:“預備…起!”

大呀弟弟大,弟弟大呀大…屋裏娃…”大西北的鑼鼓跟嗩吶一起吹,燙股的秧歌一起扭。巧玲是在娘娘山縣城打的電話,告訴西關鎮的鄉親們,自己要回來了。

陶掌櫃跟王鐵匠連夜組織了秧歌隊跟鑼鼓隊,熱烈歡。巧玲笑了,不過眼睛裏卻含着含淚,想不到鄉親們這麼熱情。早有幾個大嫂子過來,幫着女人接過了行李,抱了孩子。

在大家的簇擁下,巧玲堂而皇之又住進了唐秉德家的老宅子。

“巧玲,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吧?”陶掌櫃問。

“是啊,不走了,以後西關鎮就是我的家。”巧玲笑眯眯回答。

“哎呀太好了,以後你跟娃就是我們村的一份子了,放心,下户口的事兒包在了我身上。”王鐵匠拍着口説。

“謝謝王叔,謝謝大家…”巧玲動不已,活了二十多年,她覺得西關鎮才是自己的家,而娘娘山只不過是她人生匆匆的驛站。哪兒的黃土都埋人,每個人為了生存下去,都在尋找適合自己成長的土壤,巧玲也不例外。

她到西關鎮完全是個巧合,命運的改變也從這裏開始。

“巧玲,你放心,五月麥收以後咱們就分地,你跟孩子的地都有。”老村長也叼着煙鍋子給她吃定心丸。巧玲微微一笑:“謝謝村長叔,我不想種地,我想…做生意,我想大家幫襯我,咱們一起賺錢,讓西關鎮富起來,讓所有的鄉親都富起來。”

“啥?你想做老闆,當企業家?”陶掌櫃問。

“是啊叔,我想當企業家,想聘用你們,做我的經理…”巧玲在路上就想好了,有了圓滿的計劃。

“那你想…做啥生意,讓我們幹啥?”王鐵匠問。

“我想…販賣牲口,從咱們這兒往北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哪兒有大批大批的牧民,我們可以從牧民的手裏買牲口。

然後賣給聯廠,做成罐頭。還有,我們不但要買牲口,還要販賣皮。西關鎮可是古絲綢之路,從前這兒很發達的,原來我們一直是拿着金飯碗在討飯。”巧玲説得沒錯,西關鎮歷史悠久,兩千年前就有了。從前這兒的確是古絲綢之路,好多生意人穿沙漠,走戈壁,都在這兒落腳,休息,打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