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上海的消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無論南華還是南中國,好像窮瘋了的致公黨政斧,大舉借債,然後把無數的美元、英鎊、法郎,砸進擬定的各項工程項目中,變成一段段鐵路、一座座高爐,一座座橋樑,一片片船塢。
他們幾乎沒想過萬一沉重的債務還不起,將來建設的成果都會落入外國人手裏,所以紐約、倫敦、巴黎都敞開口袋,把錢借給中國人,他們已經盤算好如何奪取中國人辛苦建設的成果。
就算萬一中國有能力還清債務,他們也能從中賺取大量的利潤,總之,在全世界最火熱的地區投資,資本像滾雪球一樣膨脹。
上海公共租界,中國最大的證券易中心——美華證券
易所,身穿紅
馬甲的經紀人身影忙碌,口中不時地報出各類股票債券的價格,他們手指在計算器上飛快運算,指尖傳來噠噠的敲擊聲。
鐵路、鋼鐵、輪船、汽油、橡膠、桐油…這些詞語在易大廳裏響起,它們都是
易市場上的明星。
在一片忙碌的身影中,有一個高大的青年神悠然,饒有趣味地觀察着眼前這個快速滾動的資本市場。他身上有股英氣,似乎和周圍兢兢業業的金融
英有所不同。
“咦?還有我們東北大豆!”青年看着牆上的報價表,小小地驚訝道。
“今年大豆收成不好,產量有所減少,收購價格上漲,本地的豆製品企業都提高產品的出廠價了。上個月就有個炒大豆期貨的,結果不小心,跳黃浦江了。”旁邊一個洋人笑着嘴道,他穿着得體的西裝,同樣年輕的臉龐上自有一股上位者的氣勢,走在
易所裏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
他就是小嘉道理,美華公司的巨頭之一,這不,正陪他的好朋友東北少帥張學良參觀上海的金融易市場。
“不過,如果你我聯手的話,那肯定有賺沒賠的!”小嘉道理補充道,微笑地看着張學良。
“好説好説。”張學良呵呵一笑,不做可否,金融易這方面他不懂,也不想一口拒絕對方。
心道:中國大豆主要產地在東北,在自己的地盤裏,倒也不怕別人騙我。如果找人合作的話,眼前的傢伙的確是個好選擇。
只是對方是美華的人,這兩年南方的發展越發蓬裏,至少東北就沒有如此熱鬧的
易市場,更沒有魄力像武漢政斧一樣啓動一些列的鐵路工程。
“少帥,現在上海最火的就是鐵路,最具有投資價值,不妨考慮考慮。”小嘉道理熱情地推銷道,不想放過眼前的大金主,他那熱情的樣子,就像從前向中國的軍閥推銷軍火一樣。
“武漢那邊一口氣修建那麼多鐵路,不怕吃不消嗎?”張學良疑惑道,眼裏閃過一絲擔憂。
從財力上比較,南方政權要比他老張家闊多了,致公黨大興機器實業,軍備自用,就連東北軍不得不向南方採購武器裝備,在氣勢上,已經被對方壓過了。
想到這裏,張學良剛到一種緊迫,雖然不想把資金投資南方鐵路,但他還是裝作
情興趣的樣子聽小嘉道理介紹鐵路市場。
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叫聲,一個拿着報紙衝進來的男人興奮喊道:“浙贛鐵路竣工了,杭州到南昌段將不曰通車!”現場搔動,眼前的這個消息一下子抓住了那些投資者的心,當然,也有人懷疑。
“哇?”
“真的假的?”
“哪還有假?大公報報道的!絕對不是街邊的小道消息。”
“前段時間不是説要打一條長1公里的隧道,工程進度受阻麼?”
“你消息落後了,人家從美國進口大型打孔機,還從川漢鐵路調來專業的工程隊,那段隧道工程難度大大降低了。”
“是嗎你怎麼知道的?”這聲音有些抱怨。
“內幕消息,剛好有人在工程隊。我早就買進一批浙贛鐵路的股票了,嘿嘿。”回答的聲音很是得意。
“該死的!快!我也要買進浙贛鐵路。”有人醒悟過來,對着易員命令道。…看着那些人像瘋的一樣買進鐵路股票,鐵路股票價格像火箭一般上漲,張學良臉
凝重。
“浙贛鐵路是浙江、江西兩省商民集資建起的,屬於民辦鐵路的典範,武漢政斧不用在其中投資一分錢,不過給以相當大的政策和技術支持。”小嘉道理小聲對張學良解釋道。
鐵路一旦通車,沿線的地方經濟將會爆炸式發展,也給投資這條鐵路的商人最好的回報。
“民間投資的鐵路?”張學良嘴皮忍不住輕輕地哆嗦,暗道江浙商人真有錢。
他知道上海到杭州有鐵路相連,也就是説從南昌到上海已經有鐵路連通了,如果再把粵漢鐵路和浙贛線連通,這就更不得了了,意味着武漢政斧可以通過鐵路把華中、南華、西南的百萬大軍輸送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