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武漢新政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要致富,先修路!英、法、德、美、、俄等強國無一不是通過鐵路建設完成工業化,走向強大的。

完善通是把南方三億人口調動起來的先決條件,政府應該抓住現在美國等國資本輸出的機遇,把資本引進來,快速實現國內鐵路計劃。”在一場小規模而高級別的會議上,宋子文提出龐大的鐵路計劃,給眾人描繪了一副誘人的前景,不少人臉上出一絲興奮。

他的雄心讓一些人心裏懷疑:是不是步子邁大太大了,那幾條鐵路對原本就不算寬裕的財政來説是個沉重負擔,這種狀況説不準會持續十年之久。

不過宋子文並非信口開河,隨便就喊出二十萬裏鐵路計劃,而是做了相當稠密的計劃。

“鐵路計劃是個好事,特別對我們武漢工業集團來説。不過落實資金並非易事,漢陽鐵廠擴建,我們資金壓力也很大。”宋煒臣謹慎道,他是武漢工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心裏暗暗為鐵路計劃興奮不已,似乎看到了漢陽鐵廠大展雄風的前景。作為國內鋼鐵工業的支柱,漢陽鐵廠就有這樣的資格。

“放心吧,宋老。我沒打算走武漢工業集團的資金,也沒打算拖欠鐵廠的錢,你把廠子辦好就行了。”宋子文笑道“要不你們拿出產品技術,我允許你入股鐵路?”

“入股鐵路,這倒是不錯。”宋煒臣眼前一亮,馬上搖頭,一臉惋惜道“我還是專心鍊鐵吧!誰知道鐵路什麼時候修好呢?收回投資時間也得十年八年,還不如把這些資金多建幾座高爐。除非銀行增加給我們的貸款…”宋煒臣的目光掃過司徒南、林一民等人,眼神期待。心道:貸款的事得靠這幾位大財東。入股鐵路是一定要乾的,這能減低運輸成本,提高漢陽鐵廠產品市場競爭力,把洋貨擠出中國市場。

司徒南手指沿着桌面隨意輕輕敲擊,輕輕地看了興奮有些掩飾不住的宋煒臣,大概明白這個老傢伙的想法。這幾年,他的心野了,跟從前那個熱衷囤積地皮的房地產商人大不同了。

武漢工業集團通過投資鐵路、航運,向上下產業延伸,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聯盟,未必不能成為美國鋼鐵、伯利恆這樣的巨無霸?

司徒南雙手合攏,微微前傾身體,笑道:“鐵路計劃裏,漢陽鐵廠是最重要的一環。宋老的想法有道理,鋼鐵廠以產品技術入股鐵路,的確能減低鐵路成本。

同時,在資金方面又不能影響鐵廠產能擴張,任務很重。鐵廠總不能白白把鐵軌賒給鐵路公司而收不到錢吧?向鐵廠增加資金投入勢在必行。”

“那就好。我就説嘛。武漢工業集團攤子鋪得那麼大,光一個漢陽鐵廠就要了我的命了。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呵呵。”宋煒臣輕鬆一笑。

眾人會意一笑,都知道宋煒臣身上的壓力,武漢工業集團不僅寄託國人的鐵路夢想,航海夢想,也承擔武漢政權的國防工業支柱角。集萬千寵愛一身,也是一種壓力。

“武漢工業集團在武漢、上海投資造船廠計劃我又不是不清楚?如今的武漢工業集團越來有點三菱重工的影子了。”司徒南心道,停頓一下,讓在場的人明白自己的決心,又繼續道:“資金來源有兩種,一是我們內部的資金,美華銀行近年來,投了多少錢,大家心裏有數。現在還承擔軍費和社會改革任務,壓力很大。我認為最好向社會集資,到國際市場融資,調動國內外資本的積極。當然,資金不夠的話,美華銀行再補上也不遲。”

“你是想仿效美國,從英國等歐洲國家籌集鐵路資金?萬一外國銀行團提出要入股呢?”宋子文皺着眉頭道,鐵路權涉及國家主權,比較,中國人沒少吃這個苦頭,前清就為了鎮壓保路運動結果自己倒閉了。

“不全是。地方政府如果有能力,可以自行修築鐵路。比如滬杭鐵路,那幫江浙商人應該會願意在他們的家鄉投資鐵路的,減輕我們的資金壓力,我們應該樂見其成。不過,標準要統一。

我們的工業計劃是史無前例的,對資金的需求數以億計,嗯,我説的是美元。在我看來,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外國百年時間的工業化過程,大舉借債是必然的。

到國際市場融資是必然的,誰叫我們民族資本不夠壯大呢。其實,這不是什麼壞事,遠的美國不説,近的南華就是利用華爾街的資本把爪哇島的鐵路修成了。”司徒南道。

司徒南之所以這樣説,主要讓他們把眼光看遠點,引入外國資本,固然有些麻煩,只要小心作,其實不是問題。

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哪怕司徒南是老闆,也無法説服羅伯斯等合夥人慷慨投資國內。

相比於舉債的危險,他反而擔心借不到足夠的錢呢?畢竟,國人的財富**一旦被發出來,千年來被壓制的金錢野獸——市場就會蓬髮巨大的威力,誰也阻攔不住。

司徒南舉出爪哇鐵路例子,很有説服力。

無暇思考他和爪哇鐵路的關係,一些人就被刺到了——是啊,南華小國,開國沒幾年,以礦業、鋼鐵、石油為主的工業崛起於南洋,納八方資金,上海的資本家、知識分子越來越多南下投奔。

沿海的農民更是不堪,有整村整個縣的人往南遷徙的,廣州福建南下的火輪人滿為患,絡繹不絕。有人戲説如果乘客皮膚再黑點,就跟黑奴貿易很像了。

這話有失偏頗,不過南華開國以來,到海外謀生的中國移民的確走上了幾百年前歐洲移民同樣的道路。

南華髮展速度讓國人驚羨,那雄心壯志比明治維新時期的本有過之而無不及!南海航路的繁茂,鐵路的出現,奠定華人在南洋社會的地位,逐漸成為人口占多數,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全方面佔優勢的民族。

同為致公黨執政,彼此淵源深厚,南華如此,難道我們就做不到嗎?

有人心裏泛起了這個念頭,隱隱妒忌遠在南海的那個島國,人怕對比啊!如果周圍的國家相繼強大起來,而一直覺良好到被凌辱的中國沒有強勢崛起,對當政者來説絕對是個恥辱。

而鐵路正式工業強國硬指標,所以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要熬過去。

沉默了一會兒。

“鐵路修通後,最終的好處還是落在所有人身上。至於對列強的擔心,我們又不是清政府,難道養着幾十萬大軍是吃乾飯的?得修!”一直默不作聲的司徒勇果斷道。這是軍方的意見。

政府縮減軍費,大量裁減部隊,軍方是有意見的,不過因為鐵路工程,裁減的部隊有了着落,他們可以轉為工程部隊。既培養軍隊工程人員,又可以維持數十萬人的預備役…

而且,有了鐵路,軍力投送更便捷,後勤補給能力大幅提高,何樂不為呢?

會上,一輪發言後,漸漸達成共識。宋子文看了看司徒南,司徒南迴了一個肯定眼神。

明明不少投資效益不好但意義重大的項目,司徒南也願意賠錢進去,給致公黨政府相當大的支持。

宋子文站起來,一錘定音道:“國人對據外債有顧慮,那是因為前面的當政者留下太多失敗的例子,他們就沒把錢用在正路上。

只要我們踏實辦事,國民會慢慢理解的。總之,鐵路計劃公開融資是必然的,如果國民的愛國心足夠強烈的話,就購買鐵路債券,我們也好藉此在談判中壓低外資要求。”眾人呵呵一笑,目光掠過旁邊高深莫測的司徒南。

其實他們心裏明白,所謂的國際投資,很大程度上和司徒南有關,威廉財團絕對是鐵路投資的主力,司徒南的超然地位,保證武漢政府不至於接受外資太過苛刻的條件。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説。不過,能做,也是幸運的。

司徒南迴過神來的時候,會議已經散了。林一民和宋煒臣打了個眼,兩個勾肩搭背地離去了,估計要找個小角落密議銀行和工業寡頭的合作了。

回到辦公室,宋子文還有些動,他朝司徒南笑道:“就算砸鍋賣鐵,也得把鐵路修起來,順便也把北方的河南、陝西這些地方考慮進去。”

“好。我相信你能處理好的。只要不賠錢,隨你折騰。”司徒南鼓勵道,一副我不手的樣子。

“不賠錢?那就好,你這財主富可敵國,正好把一些效益慢的計劃給你,這些項目肯定不賠錢,只是耗時長,需要資金龐大,一般人不敢染指。”宋子文心裏一笑,小小地計算起司徒南。

私底下,司徒南還提醒宋子文等人延長還款期限,貨幣匯率等事宜。

美國肯定要發生經濟大蕭條的,倒是美元貶值到不成樣,當美國回中國投資後,經過幾年後,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正好有條件從美國人手裏收回鐵路、礦山等項目,同時還可以和蘇聯、本爭奪美國的工業設備、技術人才。

這些措施當時宋子文還看不出訣竅,直到事發後,他才驚訝司徒南的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