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一個眼光開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在你這個年紀,還都在收發室兼職,至於你父親,只知道玩。”在説到父親的時候,爺爺的語氣微微有些不滿。
“謝謝。”李旭微微一笑,卻沒有多話。一來嘛,之前説過,這是爺爺的地盤,老人家最喜歡嘮叨了,一嘮叨就喜歡回憶往事,一回憶往事就喜歡將父親拿出來批鬥,李旭是在沒興趣參合這些。
二來嘛,要應付的事情太多了,比如面帶微笑保持禮儀,比如控制刀叉,不斷髮出聲響,還有注意不要用錯餐具。正規西餐,每道菜要使用的餐具都是有規定的,各種勺子、叉子、刀子都擺放得莖渭分明,用錯的話會被人嘲笑。
如果主人不那麼講究倒是無所謂,可惜眼前的老人家不是那麼不講究的人…和爺爺吃飯就是這麼麻煩。
就算李旭可以一心多用,對於這種繁縟的禮節,也是很反的。除此之外,他實在不想聽到“皮龐”這個稱呼,叫“二世”都要比叫“皮龐”好,後者的發音總讓他想到《指環王》裏面那個霍比特人,難道我很矮嗎?!所以啊,乾脆讓爺爺自己嘮叨好了,還可以小小的滿足一下他的傾訴慾望,沒準等會兒能更快的進入正戲。
好不容易,這頓晚餐吃完了,在保留節目過後…莊園聘請的大廚出來詢問,吃得怎麼樣,有什麼需要改進的等等。在歐美社會,大廚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一個有口皆碑的出大廚,無論在哪裏的,都能支撐起一個餐廳。
餐後和大廚見個面握個手,稱讚幾句,誇獎幾句,是歐美的常態。
“非常出,同樣是鱈魚,我的和我爺爺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做法,我的更加香
油亮,反覆嘴嚼的時候還有一點恰到好處的回甜清香,我想你用了一點兒多香果的粉末吧,克萊芒先生?”李旭煞有介事的説道。
“是的,先生,我主要用了多香果和檸檬草進行調料,加上特有的烹飪手法,讓酸甜的味道並不影響到鱈魚本身的甘美。”胖胖的大廚笑得很開心。對他們來説,大概沒有比客人吃出特點更值得歡喜的事情了,真是容易滿足…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不是每個人都能想李旭這樣將13裝得像模像樣。
多香果什麼的都是蒙的,西餐的主調味料就那麼幾種,而同時能有丁香、
桂、
豆蔻、胡椒味道的,也只有多香果了。
“謝謝你,大衞。”爺爺這時發話了,廚師隨即很有眼的告退離開。然後,爺爺杵着枴杖,在李旭的扶持下站了起來:“陪我走走,皮龐。”説是走走,也沒走太遠,進入葡萄園後,爺爺望着月
不錯的天空又開始發呆。
李旭也沒多話,就這麼在旁邊等候着,半晌後爺爺才開口道:“易絲以前最喜歡在這裏看落
,她總是説,加州沒有比這裏更美的景
。
我從來都不以為然,後來才想起,我當初買下莊園時,曾在這裏和她親手栽下一株葡萄…”眼見他這麼一副懷念的模樣,李旭自然不會多話,易絲自然就是他今生
的名字了,一個很傳統的女人。
嗯,意思就是,在家帶孩子,一切唯丈夫馬首是瞻,時不時辦些下午茶會,邀請別的太太小姐參加,為丈夫提供社舞台等等。
總的來説,東西方的傳統女沒什麼太大的區別,這畢竟是個男權社會,而且也不能要求一個1905年出生的女
有多麼前衞的意識。
“好了,我們走吧,去書房吧。”嘮叨了一會兒,又沉默了片刻,爺爺最後這麼説道。李旭略微鬆了口氣,終於要談正事了,可真不容易。本來他還想上前攙扶,誰知道爺爺收起枴杖後大步往莊園方向走去,一點不像80歲的老人家了。在心裏輕呵,他趕緊跟了上去,不過數分鐘的時間,就回到了莊園的別墅之中。
終究還是80歲的老人,進了屋在客廳休息了一會兒,爺爺才又起身慢慢進了書房,然後坐到書桌後面的高背椅上閉着眼睛一言不發。
李旭依然沒有開口,都裝模作樣到現在了,也不差着點時間。還好,幾分鐘後閉着眼睛的爺爺開了口:“我見過那個猶太佬了。”喲?李旭有些驚訝,不是因為那句“猶太佬”而是沒料到他會説這個,難道不應該繼續誇獎幾句他做空白銀這件事,然後再敲打幾句,讓他不要自滿嗎?
怎麼一上來就説那個猶太佬的事情了?
“的確是個人才,也是個喜歡無視規則的賭徒,能從垃圾中發現價值的人,的確非常有眼光。不是不能替代,可換成別人就沒法像他這麼有效率,還得面對嗅到血腥味蜂擁而來的鯊魚們。”爺爺繼續説道。
“那麼是要選擇合作了?”李旭當即問道。
“…太貪婪。”半晌後爺爺這麼説了句。李旭瞭然,他們現在説的那個猶太佬,就是大名鼎鼎的垃圾債券大王邁克爾·米爾肯。垃圾債券也叫高風險債券,一般被評級機構評為bbb級以下的債券,都屬於這個範疇,違約率很高,貿貿然買進的話很容易造成損失。
但46年出生的邁克爾·米爾肯卻從中發現了商機,一些大公司因為要保護小投資者而不能破產,信用雖低,價值卻很高,在提供了高於a級債券的利息收益後,包裝一下完全可以推銷出去。
於是他一邊收集這些有價值的垃圾債券,一邊將其推銷給各個基金、投資人,從中賺取利潤,並用這個推動“槓桿收購”模型,促使企業併購。
從74年開始摸索,到76年成功獲取利潤,再從77年開始全力出擊,短短几年他就賺了大錢,成為華爾街首屈一指的債券承銷商。
米爾肯在這方面有着極其強烈的直覺,總能輕易的從一堆垃圾債券中找出最有價值的東西,於是到了80年代初,他基本壟斷了美國垃圾債券。
到87年入獄之前,米爾肯至少從垃圾債券中賺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被無數華爾街的同行膜拜,還有人將他和摩相提並論。當然,天才人物總有怪癖,而米爾肯的怪癖就是,對賺錢這件事痴
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換句話説,他並不在乎賺了多少錢,他只在乎這些錢是不是自己的。有兩個例子李旭記得最清楚,在1986年的時候,米爾肯的德崇證券賺了大錢,米爾肯給一個手下的易員1000萬美元的年終獎。
很多是不是?可你知道他給了自己多少年終獎嗎?5。5億美元!沒錯,80年代中期的5。5億美元。
然後,有一次他和一個同事爭論一筆市場費用,爭論了想當長的時間,那個客户是同事開發的,但是客户是米爾肯的關係才有這個業務的,於是他堅持這筆費用屬於自己。
最終公司把這筆錢給了他的同事,而之後的好幾個月,米爾肯還在唸唸叨叨,説同事不該得到這筆錢,那麼這筆有多少呢?12500美元而已。所以,想要和這麼一個愛錢如命,卻又暫時沒發替代的角打
道,是件麻煩的事情。
“總要做出決定,爺爺。”李旭這麼説了句。如果你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句話被他回了肚子,這種情況下有那麼一句話已經足夠,爺爺又不是傻瓜,自然會有自己的考量,有時候多一句不如少一句。
“羅伯特·鮑德温的確不適合再執掌士丹利了,”爺爺終於睜開了眼睛“你是對的,皮龐,士丹利需要一個充滿進取的負責人,士丹利需要擴展國際業務,合併失敗了,但我們可以作的空間更大,那羣蠢貨做不到…”他忽然站了起來,走到牆壁,呼的一下拉開了簾布,上面掛着一幅巨型的畫布,那是標註着家族樹的畫布。
“不代表我們做不到!”面對着家族樹,爺爺擲地有聲的説道。
同樣看着那畫布,李旭無聲的嘆了口氣,家族樹最下面自然是他今生的名字了,愛德華·皮爾龐特·李二世,以及他那位堂姐的名字,埃莉諾·易絲·李。
上面則是他今生父親的名字,愛德華·皮爾龐特·李,以及他那位英年早逝的伯父,富蘭克林·斯賓·李。再上面就是他爺爺了,安德魯·查爾斯·李,至於爺爺的上面…你以為會看到喬治·華盛頓·李?
又或者羅伯特·愛德華·李?甚至亨利·李?哈哈,怎麼可能嘛!那個李家可是弗吉尼亞的豪族,出過《獨立宣言》簽署人,獨立戰爭騎兵師師長,司法部部長等一系列大人物。
人家的基在東海岸,怎麼可能有直系族人來西海岸嘛,再説了,李這個姓也是爺爺來了西海岸後改的。
所以呢,再上面寫的是…特麼的約翰·傑克·皮爾龐特·摩!這個的上面自然是約翰·皮爾龐特·摩
了。我了個大草!這是李旭在
清楚那兩個名字的意思後的第一反應。***“要讓鮑德温下台可不是見容易的事情,爺爺,”李旭這時開口説道“而且士丹利那些老人,也不一定會看得起垃圾債券的利潤,他們總是將企業文化掛在嘴邊,對任何改革首先想到的是會不會破壞這文化。他們不像您,知道取捨和與時俱進,他們已經落伍了。”如果不是您的偉大理想,也不一定會接受,他同時腹誹了一句。
“再説了,現在父親才是士丹利的合夥人,”李旭隨即又道“當初‘無禮六人幫’奪權的時候,父親是支持他們的。”
“那就找他們那一夥的人接班,反正我要求的是,一個眼光開闊,願意進取的領導者。”爺爺當即轉過來説道。
任何地方都少不了權力鬥爭,摩士丹利也是如此,讓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開始老去變得保守,年輕人就該登上舞台了。
“無禮六人幫”就是這樣一個羣體,以羅伯特·鮑德温為首的六個,相對那些老人來説比較的年輕的合夥人,在70年代初攫取了摩士丹利的權力,對臃腫遲緩的企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