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紅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1月29,錫蘭島遠在天邊看不見了,諾第留斯號的速度是每小時二十海里,駛人把馬爾代夫羣島和拉克代夫羣島分開的彎彎曲曲的水道中。它又沿吉檀島行駛,這島原是珊瑚島,1499年被法斯科·德·嘉馬發現,為拉克代夫羣島的十九座主要島嶼之一,位於北緯10度和14度30分之間,東經69度和50度72分之間。

我們從本海出發以來,到現在,我們已經走了一萬六千二百二十海里,即七千五百里了。

第二天,1月30,當諾第留斯號浮出洋麪來的時候,看不見陸地了。船對着西北偏北方向,向阿曼海駛去,這海位於阿拉伯和印度島之間,是波斯灣的出口。

很明白,波斯灣是不可能有出路的,是不能通行的海灣。那麼尼摩船長帶我們到哪裏去呢?我説不上。這點)加拿大人很不滿意,因為他那一天問我,我們要到哪裏去。

"尼德·蘭師傅,隨船長的意思,他願意帶我們到哪裏,我們就到哪裏。"

"隨船長的意思,"加拿大人回答,"那他可不能帶我們走得很遠哩。波斯灣是沒有出路的,我們進去,我們不久就要從原路回來。"

"好吧!蘭師傅,我們回來就是了,走過波斯灣,諾第留斯號要走紅海,巴布厄爾曼特海峽總在那裏,可以給它一條通路駛過去。"

"先生,"尼德·蘭回答,"我用不着告訴您,紅海跟波斯灣一樣是沒有通路的,因為蘇伊土地峽還沒有鑿通,即使鑿通,我們這隻怪船,恐怕也不方便在這些有堤堰和閘口的水道間冒險吧。所以,紅海並不是帶我們回到歐洲的路。"

"所以,我只是説,我們可能要回歐洲去。"

"那您是怎麼設想的呢?"

"我設想,走過阿拉伯和埃及一帶的新奇海水後,諾第留斯號重回到印度洋:或者經莫三鼻給海峽,或者走馬斯加林羣島海面,駛到好望角。"

"到了好望角怎樣呢?"加拿大人特別堅持地問。

"那麼我們就要走入我們還不認得的大西洋了。朋友!

您對這種海底旅行到疲倦了嗎?您看見海底新奇的、時常變換的景象,難道無動於衷嗎?對我來説,這種旅行將來差不多是沒有人能做的了,要是這這樣完結了,我真覺得十分遺憾。"

"不過,"加拿大人回答,"阿龍納斯先生,您知道我們被在這隻諾第留斯號船上快要到三個月了嗎?"

"不,尼德,我不知道,我不想知道,我不計,我也不計"結論呢?"

"結論將有一夭到來。並且我們一點不能作主,我們現在討論,完全無用。老實的尼德,如果您來跟我説:"逃走的機會有了。"那我就來和您討論。可是情形並不是這樣,並且但白地對您説,我想尼摩船長可能永遠不會冒險到歐洲海中去。"在四天內,直至2月3,諾第留斯號在不同速度和不同深度下走過了阿曼海。船好像是隨意地行駛,因為它沿着走的航線很不一定,不過它從不越過北迴歸線。

離開阿曼海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短時間去認識馬斯喀特城,它是阿曼地方最重要的城市。我很讚美它的奇異外表。但這僅僅是一瞬間的覺,諾第留斯號不久就潛人這海面的深水中。

隨後,它在距岸六海里的海面,沿馬拉和哈達拉一帶的阿拉伯海岸行駛,這一帶海岸線上有起伏不平的山嶺,間有一些古代遺蹟。2月5月,我們進人亞丁灣,這灣是巴布厄爾曼特長頸形海峽的真正漏斗,把印度洋的水倒入紅海中。

2月6,諾第留斯號浮出水面,遠遠看見亞丁港,港築在海呷上,一條很窄的地峽把它跟大陸連接起來。

我認為尼摩船長到了這個地方,一定要退回來,可是我錯了,我很驚異,他並不這樣做。

第二天,2月7,我們走進巴布厄爾曼特海峽,這個名字照阿拉伯語是"淚門"的意思。海峽二十海里寬,只有五十二公里長,對諾底留斯號來説。開足馬力走過去,不過是1小時的事,但是我看不見什麼,就是丕林島也沒有看到這島是英國政府拿來使亞丁港的防衞更加鞏固的。過多的英國船和法國船,從蘇伊士到孟買、到加爾各答、到墨爾本到波旁、到利斯,都經過這狹窄的海峽,使諾第留斯號不慈浮出來。所以它很小心地只在水底下行駛。

到了中午,我們就走在紅海里面了。

紅海是《聖經》傳説中的名湖,下雨也不涼,又沒有一條大河入,過度的蒸發使水量不斷消失,平均每年有一米半厚的水面損失呢!真是奇怪的海灣,四面封閉,要是照一般湖沼的情況來説,應當早就完全乾涸了。

我甚至於不想了解尼摩船長的意思,他為什麼決定把我們帶到這海灣中來。我完全贊同諾第留斯號進入紅海。

它以中常速度行駛,有時浮出水面,有時潛入水底,躲避往來的船隻,這樣,我可以從水裏面和水面上來觀察這新奇的海。

2月8,這一天的早晨,摩卡港出現在我們面前。

隨後,諾第留斯號走近非洲海岸,這一帶的海就深得多了。這裏,在水晶一般清澈的海水中間,從打開的嵌板,我可以細細看那彩鮮明的珊瑚的奇妙叢林,那披上海帶和黑角萊的華美青綠皮的一片片寬大岩石。與利比亞海岸相接的這些火山的暗礁和小島,鋪排成地毯一般,景變化無窮,真是無法形容,無法描寫!但是,海底這些叢生的枝狀動物表現得最美麗的地方;還是在諾第留斯號就要駛到的東部的海岸附近。那是在鐵哈馬海岸一帶,因為在這一帶海岸,不單海面下有一層一層的花一般的植蟲動物,而且這些植蟲動物在二十米水深左右滿是組成五斑爛的圖象花紋,但水底下的比接近水面的一層變化更多,顏較為黯淡,因為近水面的一層受海水的濕潤,保持着鮮豔的顏

我這樣在客廳的玻璃窗户邊,不知道度過了多少愜意進人的時間!我在我們的電光探照燈下,不知道欣賞了多少海底下的新品種動植物!有傘形菌;有石板的多須峭;特別是晶形峭;有管珊瑚,像笛子一般,等着潘神來吹,有這一帶海中特產的貝殼,附生在造礁珊瑚的空中,下部有,很短的螺絲紋環繞,最後有成千成萬的那種水媳類,那些就是我還沒有看到過的普通海綿。

海綿綱是水熄類的第一綱,這一綱就是由這種非常有用處的新奇產物組成的。海綿並不是植物,像現在還有些…生物學家承認的那樣。它是動物,不過是最低一目的動物,是比珊瑚更低的水熄叢。它的動物是無可懷疑的,我們不能接受古代人的意見,認為它是動植物間的中介物。不過我要説,關於海綿的機體組織,生物學家還沒有共同一致的意見。有些生物學家説海綿是水熄叢:另外一些,像愛德華先生,卻認為它是獨立的、單一的個體。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