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歪打正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百三十九章歪打正着老十和其木格爭吵後當天就連夜賭氣離家出走,住進了前山寨,一連二十多天都沒回轉。可在老十離家出走的第二一大早,一隊親兵便從前山寨趕到香山縣,開始在老十府邸站崗放哨。

其木格也沒強勢將威廉請進府裏,只是叫小英子幫着辦了相關手續,請威廉先去廣州省會城市體驗中國文化。

嫣紅和海棠如期赴京,小英子也按協議跑去澳門驗了貨,如今這批西洋物件已經在去往京城的路上。

貨物發出後,其木格本打算安排小英子去廣州和十三行接觸,學學商業經驗,但小英子打死不從,雖然老十賭氣出走那天沒來得及代,但小英子可牢牢記得老十早前的吩咐,誓死盯着其木格,絕不能讓其木格鑽空子跑了。

小英子心裏跟明鏡似的,雖然財權很重要,但若失了老十的信任,一切都是扯淡。

其木格也沒力多勸,由着。小英子去了,只是告誡他堅決不許碰煙草和阿片,那該死的阿片就是罌粟,其木格雖然沒好好學習,但罌粟就是鴉片這點常識還是知道的,鴉片是後世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痛,因此,雖然其木格眼下沒功夫管這事,但還是沒忘提醒小英子,生怕一不留神,鴉片就從自己手裏發揚光大了。

可府裏的氣氛卻不怎麼好,下人。一個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做了替罪羔羊,連烏雅她們都分外仔細。

但其木格的心情其實大好,和。老十大吵一架,讓其木格這些子心裏壓抑的不滿全發了出來,整個人覺得分外輕鬆,雖然老十依舊沒有歸家,其木格也沒服軟,兩人依舊這麼僵持冷戰着,但其木格臉上的笑容卻多了幾分真心。即使府外多了看門神,好似其木格的行動自由受到了限制,但這也沒妨礙其木格左生左氣的哼着不成調的小曲。

如畫的事情出來後,其木格心裏一直堵得慌,對老。十是極度的失望,可為了裏子、外子等種種原因,其木格在遭受背叛後一直壓制着自己的脾氣,這年頭又沒有心理醫生,也沒閨中好友幫着開導,其木格只覺得整個人都快窒息了。還是魯迅先生説得對,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貪生怕死的其木格下意識的選擇了後者。

大吵一架後,將老十罵得落荒而逃,其木格自己也。出了一身大汗,雖然其木格依然拿不定主意,今後與老十到底何去何從,但整個人卻神清氣起來。

唯一讓其木格擔心的是,安安和斌斌被自己爹。孃的大嗓門給嚇着了,這幾天沒事總喜歡哼幾聲,讓其木格心疼不已。

至於老十,其木。格可沒功夫去給他遞橄欖枝,心裏只不停冷笑,覺得老十簡直是蠢到家了,不管他再怎麼有氣勢,只要他主動踏進這府門一步,也就宣告他在這場博弈中輸了。

後世一室友曾教導,和老公吵架堅決不能自己去睡書房,也堅決不能賭氣摔門而出,一定要記住,出了家門回來時是很難堪的。

其木格覺得這話很有道理,決定將這秘笈傳授給安安。

老十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氣鼓鼓的在前山寨大汗淋淋的率隊練,發着心中的懊惱。

在這些天中,其木格壓就沒派人來問候一聲,這讓老十更加生氣,很想衝回去將其木格好好罵一頓,但如今不僅香山,就是廣州許多人都知道老十和其木格出現了情危機,老十一怒之下搬進了前山寨兵營,若此時回去,除非當着全香山縣的人將其木格爆打一頓,否則大夥肯定七嘴八舌的認定老十率先服軟。

於是,老十也強撐了下來,只是苦了他手下的那一幫兵丁。

漸漸的,言開始在街坊四下到處亂傳,越來越不像話:有的説老十要納妾,十福晉鬧着要摸脖子,立即就有人糾正,説是十福晉將府裏掀了個底朝天,老十被打了出來;有的説十福晉一不做二不休,將老十新納的小妾打死了,馬上就有人補充説還趕走了幾個,老十為紅顏憔悴,躲到前山寨療傷去了;有的説十福晉要和老十和離,正合老十心意,立即搬出府去,而且已經上了摺子,只等聖上批准了,這當口還會有人糾錯,説是大家都搞錯了,其實是老十提的和離,又有人完善説十福晉在外面有了相好,所以老十才提的和離,還派兵將府裏圍了起來,怕十福晉攜款私逃…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反正如今老十和十福晉鬧起了分居,這是不諍的事實,香山、廣州的政府官員和家屬都一致裁定十福晉是個妒婦加悍婦,至於**則打了個問號。民間的老學究也顫顫巍巍摸着白鬍子,搖頭嘆息世風不古。

蔣先生知曉後,立即趕到較場,將老十找了出來,正告訴老十得抓緊時間闢謠,不能任由謠言發展,否則對老十和其木格都極為不利。

老十一聽,心裏也着急起來,説其木格是妒婦倒還罷了,反正有八福晉在前面撐着,其木格還不算最最打眼,可若傳其木格在外面有了相好,儘管宮裏沒人相信,可其木格肯定也免不得受一番責罰,沒準還會被召回京去管束。

於是,和蔣先生略一合計,兩人立即分頭行事,老十立即找到前山寨副將韓滔,説自己的小分隊經過這些子的閉關訓練,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應該拉出海檢驗一番。

老十賭氣住進前山寨後,他那隊的人馬確實被老十折騰的人仰馬翻,因此老十也勉強能算作是在一心撲在訓練上。

韓滔雖然心裏不信,但事實擺在那裏,老十天不亮就將人鬧起來集合,深更半夜的還在搞着大比武,除非康熙,否則沒人敢説老十是與自己福晉鬧了彆扭,拿士兵出氣。

但韓滔卻依然提出了質疑,説是出海訓練都有章程,得提前備案,如今貿然出海,若沒什麼好理由,怕是廣州將軍和兵部那不好差。

老十轉了轉眼珠子,拍着腦門道:“爺一時心急,忘了這一碴了,光顧着練兵,該早些告知韓將軍的。”然後老十就將蔣先生早先提及的前山寨去南洋討生活的漁民受到了洋人的欺凌,子過得很是不易等等告訴了韓滔,説他要帶着人馬去給他們壯壯聲勢。

韓滔一聽更是不許,去南洋?大清水師就沒去過那麼遠的地,就算要去那裏,也不敢讓老十帶隊,萬一一個頭打來,韓滔一家三代都得給老十陪葬。

韓滔拒絕道:“那些刁民不顧朝廷律令,肆意出海,如今在南洋安了家,早算不得我大清子民,我朝廷軍隊沒有理由為他們奔波。”老十頓時痛心疾首的指責韓滔完全不顧同宗之義,説是血脈相連,怎能輕易割捨,完全忘了自己當初罵人家有便是娘。

韓滔依然不同意,認為路途太遠,朝廷沒那麼多軍餉支撐,而且就算要去,更需要兵部手令。

老十象瞧白痴似的看着韓滔,説:“爺難道不知道去南洋需要朝廷批准?這只是個由頭,嚇唬洋人的。爺就在附近轉轉,虛張聲勢一番就好,洋人船隊自然會把消息帶去。”説完還拍着脯保證,在海上磨合了戰鬥力後,立即返航。

見韓滔還在猶豫,老十又扣了一頂大帽子,説當今聖上最有惻隱之心,就算這些刁民辜負了聖上的苦心,但聖上若知道他們在外受了欺凌,一定會為他們討回公道,老十悠悠的説道:“難道你以為聖上是曹孟德,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韓滔立即遙望京城,滿懷深情的磕了三個頭,説:“聖上仁德。”老十得償所願,告辭時,見韓滔言又止,老十笑道:“韓將軍,爺如今還在暈船,你覺得爺會讓指揮船離岸多遠啊?”韓滔一聽,頓時鬆了口氣,怎麼忘了這一碴,如此一來,韓滔不再擔心老十心血來將戰艦開到南洋去了,連帶給廣州將軍和兵部的摺子也寫得輕鬆不少。

老十得了首肯後,立即找到蔣先生,讓他將大清子民在南洋的情況與這次演習之間的關聯做一篇錦繡文章,發給康熙。

蔣先生詫異之下,不由大喜,看來老十兩口子吵架也不盡是壞事,至少在南洋討生活的漁民就能得了便宜。

蔣先生是正苗紅的漢人,對當初海以及漁民內遷的政策一直頗有微詞,當初朝廷一聲令下,許多沿海漁民都離失所,這些出海去了南洋的人也都是當初沒了活路才會孤注一擲,偶然聽説他們如今生活艱難,就想盡點綿薄之力,可誰知老十卻不興趣,如今峯迴路轉,自然高興得很。

不到一刻鐘,一篇妙筆生花的大作就呈現在老十面前,看得老十頻頻點頭,心澎湃。

老十也提筆給其木格修書一封,裏面大言不慚的説他宰相肚裏能撐船,不和其木格一般見識,自己出海這幾,遇事多和蔣先生商議。快結尾的時候還語氣生硬的説,只要是他保證過的,就一定會做到,如果出了差錯,那一定是其木格沒將要求提明白,反正這次的事情他是做錯了,但不能上升到他説話不算話的高度去指責他,而且自己也坦白説了實話,應該有所獎勵,就算不能功過相抵,其木格也不該那麼埋汰他。老十發完心中的委屈後,最後還嚴正警告其木格,不許請洋人當西席,否則他就將洋人扔進大海餵魚。

寫好後,老十將信給了蔣先生,叮囑他説其木格子急,事情的原委要緩着説。

蔣先生心想,兩急子遇一塊,又都是沒吃過虧的主,怪不得吵個架都能鬧成這個陣勢。

第二一早,老十整隊出發,蔣先生則跑到前山寨附近幫老十買地,花了一上午略看好了一塊地,下午就跑到香山見了其木格,轉了老十昨夜趕出來的信件,温言勸着其木格在這個非常時期,一定得配合老十,明天一定要去那裏實地考察,將地敲定下來,即使手裏沒現錢,先把架勢拉起來再説。

其木格聽了原委,也知道此時不是鬧脾氣的時候,她和老十的觀點一樣,若只是揹負個妒婦名聲倒也無所謂,可若成了yin娃**,那麻煩可就大了。因此當即就答應下來,與蔣先生合計後,又叫小英子明派人去香山縣衙,説是府裏的一部分親兵明要護送其木格去前山寨,請縣衙派人手來幫襯,負責府裏兩小主子的安全。

不久,老十帶兵為落南洋的子民助威的消息就傳了出來,一時間民意沸騰。

沿海的各個村子總有一兩户人家去了南洋,雖説已經在那邊紮幾十年,有的更長,在明末就去了那裏,但中國人重視的是落葉歸,故土難離,這些在南洋的人總會派人回來和本家聯繫,若有機會都會悄悄回來祭祖,兩邊的聯繫雖不頻繁卻依然緊密。

他們早就聽説那邊的宗親受到洋人欺負,但苦於有心無力,如今老十為此帶兵出了海,立即就成了他們心中的英雄,在有的村落裏,白髮蒼蒼的老嫗還給老十供起了長生牌位,請上蒼保佑這個前去為自己的某個兒子、孫子做主的皇子阿哥。

很快,大街小巷就傳説:老十要出海去南洋為落當地的大清子民撐,短視的其木格不許,擔心不嫺通水的老十在海上出了事故,兩人便起了爭執…

有人説,十阿哥就是寬厚,即使和福晉置氣,也不忘府裏的安全保衞,擔心自己不在家,不長眼的歹人進府偷竊,便派了親兵前來看守,這一下又引導大家討論起老十是個居家好男人,前山寨離香山那麼遠的路,居然風雨無阻的堅持一天兩趟來回,於是又紛紛指責其木格身在福中不知福…

又有人説,當今康熙爺最是仁德,聽聞了南洋漢人的處境,專門派十阿哥前來處理的,一時間,各地鄉紳紛紛組織大家寫萬民傘,説是要派人送進京城,叩謝隆恩…

消息傳得很快,幾乎是一覺醒來,整個輿論形勢就變了個樣,老十府外自發站了一羣人幫着管制通,前山寨附近的鄉紳紛紛遞來帖子,聲稱願意將自己的莊子讓給老十安家,以避免老十的奔波勞累之苦…

其木格對蔣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五已過,老十還未帶隊迴轉…

的更送上,請大家繼續支持,多多投推薦票和粉紅票,多謝多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