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善行與噁心惡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善心,才能有善行。有噁心,才會有惡膽。只有善心無善行的人不存在,只有噁心,無惡膽的人也不存在。

善行難,亦不難。

難,在於善心轉化為善行需要條件,對施善者的善心提出實施的要求,只有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得到了施善者的關懷體貼,幫助解困,不只是停留在自己心中,也連通了對方的心,才可看作把善心用上了派場,成為善行。不然,善心只能算作認知自覺而不是行為主動,一種自我知而已,善行比善心難就難在這裏。

説不難,是因為既然善心都有了,每個人對準一樣值得社會幫助的大慈善事業,積水成海,小善心也成了大善行。個人自己對待個體的小善行當然不難,路遇乞丐,給他些零錢,每個人大概都有過此種經歷,這就是小善行,顯得輕鬆優雅,得體關愛。

善心博大的鉅商明星組成慈善團體救助不止一人十人而是千百萬人,稱之為大善行,鉅商明星捐款時輕手大筆一劃,凡人做不到這一點,可是凡人的大善行很多與錢無關,與愛有關。對自己卧牀數十年的親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不嫌髒臭,不懼清貧,也要為親人喂藥送飯,折騰的神疲形瘦也在所不惜,這種善行是對親人的大善行。決不無令世人深深動之處,以這種善心無私救助危急災難中的不相識的人,作出天動地,震驚世俗之舉,同樣是大善行,義舉。

小善行看似微弱的幫助,但小善心卻也令人敬佩,至少,這對他人有幫助,小善心永久的擁有,眾多小善行累加在一起,也能成為難得的大善行,小善人也能成為大善人。

有噁心的人未必有惡膽,有惡膽的人深懷噁心。噁心人人都有,噁心是人中共存的一種心,只不過,不同的人噁心輕重不同。當噁心承載不了善心的分量,反抗善心,充斥惡的慾望,才浸成惡膽,噁心只是位於自己心中,如果還未加深成惡膽,那也只是心惡,有意念,卻還不能成惡行。但是既有惡的火種,它不投向大地,便不會成燎原之勢,一旦投向大地,那必會燃起。噁心存在隱蔽的危險,由隱蔽轉為外,就由噁心轉為惡膽,惡膽被化為暴力,暴力再施展惡行。

敵視外部事物,而對內心承受力形成巨大內外反差尋求平衡滿足,觸及了規則約束底線,發憤恨,實行報復傷害,就是噁心至惡行的轉化過程。如果無噁心指向外部事物,就不會加深程度成為惡膽,惡膽就不會再被內心承受的反差化為暴力,暴力也就不會再衝破自我最後的制約展示為惡行。噁心最為重要,無噁心,就沒有什麼可以懼怕的了,從心着手,讓它成為善心,可以免去許多麻煩和矛盾。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