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費章節(16點)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太后的喪儀還是比較簡樸的,畢竟入關才二十多年,很多禮儀方面並不完善。康熙他爹順治死的時候,儀式就是臨時照着明代皇帝的喪儀扒下來的,作為順治的老婆,前身還是小老婆的佟太后,就算是現在條件好了,儀式程序化了,也不好超越順治太多。

康熙心裏憋屈,他娘死得太冤。換服的時候就堅持要割了辮子再換,按照祖制,太后、皇后大喪,皇帝是不用割辮的。就算這樣,他還是憋屈,哭靈的時候,又為不能給他娘更高級的儀式愧疚,所以哭起來格外的賣力。他賣力了,其餘一起哭靈的大小官員們,只能比他更賣力,還不能哭得太醜。別管康熙他本人是趴着哭,還是捶頓足式哭,哭靈的其他人就只有一個動作——跪着,動作幅度不能大,只能在聲音起伏上做些文章,以顯示咱們的悲痛之情。

一連哭夠二十七天,大冬天哭夠二十七天真是件非常難的事兒。今年的冬天又格外的冷,滴水成冰,哭完回家,一抹臉,都是冰渣兒,胳膊、腿兒都冰得沒了知覺。不只如此,太后去世的時候,已經臘月了,等到二十七天哭靈結束,年已經過完了,離無宵節也只有七、八天,什麼也不用想,今年元宵是不用過了。

宮中停靈二十七天之後,佟太后的梓棺要移出紫城,遷往朝陽門外的殯宮,等到三年之後,再與順治合葬。發引的時候,康熙堅持步行,一直把佟太后的梓棺送到地方,才被人扶了回來。

乾清宮的偏殿內,毓秀看着瘦得都有些形的康熙,心疼不已。

“您還説我不可過於悲痛,怎麼自己卻不知道剋制一些呢。”康熙換過衣服,在她身邊坐下,“我自小打熬的身子骨,結實着呢,別擔心。到是你,看着面格外不好。”

“我也沒事,還要幫額娘看看您呢。”

“大阿哥呢?”康熙想到兒子,關切的問道,這段時間來去匆匆,也沒仔細看看。

“也還好,只是沒有前段時間胖了。”毓秀連傷心難過,再帶隊哭靈,還要處理宮中和大喪中的雜務,水見少,糰子吃不飽飯,偏他不吃不別人的,自然胖到不那裏去。

康熙被佟太后的突然逝去得有點神經了,一聽兒子又瘦了,連忙叫人抱來看。

毓秀一按他的手,“您還是好生歇歇吧,兒子什麼時候不能看。到是您,朝中事務又堆積如山,怕是過一會兒,大學士們就該來尋你了。”

“讓我看看,也安心些。”毓秀見他執意要看,也只能讓人把兒子抱來。

康熙一見,可不是,小臉依然沒胖多少,睡着了還時不時的吧唧着小嘴,讓他爹看着,怎麼覺得好像他兒子這段時間肚子就沒添飽過?

“秀兒,我怎麼看着胤祜像是沒吃飽啊?”毓秀也為難,這個挑剔的子也不是像誰,“這段時間我水不足,看着也就能吃個七分飽,可別人的他又不吃,得我也沒了法子。”這一個月都在為佟太后守靈,也沒時間、沒心思給兒子點輔食添上。

“沒問問嬤嬤麼?”有關於水方面的問題,康熙也不懂。

嬤嬤對這種情況到是有手段,類來****水不足,無外乎多喝催湯,什麼黃豆豬蹄湯、當歸羊湯、鯽魚湯、雞湯、鴿湯,反正就是湯湯水水的可勁兒喝。但是有個問題,這些湯湯水水的都是葷腥,他們還在守孝,尤其百之內,葷腥是決不能入口的。這話該怎麼跟康熙説,毓秀也只能含糊着,“嬤嬤説了,都因心情鬱結所至,過段時間就好了。”

“宣太醫了嗎?”心情鬱結?這可不行。有了佟太后在前,康熙對家人身體健康的重視又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嗯,宣了。”這個病,太醫也沒有好法子的。

康熙一見毓秀那模樣,就知道肯定沒宣,他有些生氣,“秀兒,你怎麼對自己這般不在意”板着臉,就要叫人。

毓秀一把拉住他,低聲説了原因,“我近多喝了些牛、紅棗枸杞茶,已經好多了。”康熙聽了也有點發愣,在古人眼中,爹媽剛死沒一個月,你就大魚大的可勁兒吃,那就是大不孝。至少自幼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長大的某表哥,沒法子説出為了兒子,你喝吧,這樣的話。他憋了半天,才説:“光喝牛怕是不行,我再問問嬤嬤。”誰問答應都一樣,康熙發愁,最後只能拿他兒子訓話,“身為皇長子,怎可如此挑剔傷及身體、累你母為你憂心,實為大不孝…”糰子這時才四個月,他知道什麼呀,高興的揮舞着滿是窩窩兒的小爪子跟他爹打招呼,還很無恥的對他爹咧了個極其賣萌的笑,你天天跟我説話吧,光自己咿咿呀呀也無聊的。

任你有天大的文才,碰到一個聽不懂的也白搭,康熙敗退。回來只能變着法的讓人給他媳婦補充營養,當然都是可用的食材,又令她好好休息,堅決不允許她跟着自己去祭奠,還直説,自己會幫她的一份做好,也會跟皇額娘説明原因。

所幸毓秀身體前段時間休養的好,再加上年輕,又過了十來天就好了些,糰子勉強能吃到八分飽了。

毓秀掐指算算,她兒子已經快五個月了,可以加些輔食了,比較米糊、蛋黃、果泥之類的。她仔細回想了一下,又特意去空間裏查了書。書中待,一般給寶寶添加輔食都是從百天之後開始,要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到多量,從稀到稠,從軟到稍硬。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消化能力也逐漸提高,寶寶可以吃的食物也越來越多,差不多到5個月之後就可以吃果泥、菜泥、魚泥、稀粥、蝦泥、肝泥、泥等,但也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添加。

好吧,她兒子現在已經晚了,但還得慢慢來。特意去吩咐人煮了個全的雞蛋,再儘量確的量出八分之一個蛋黃的量,又怕糰子不吃,特意用米湯調成了糊狀,一切準備就緒,就差糰子了。

糰子這會兒才吃完一個時辰,離下次吃飯的時候還有一個時辰,正好在兩頓飯中間。他還不大餓,之前吃的也消化了一部分,又剛剛睡醒,嗯嗯啊啊完了,洗乾淨小,換了衣服,正是舒服的時候。此時他已經能很順利的翻身,在炕上到處滾了。

糰子很活潑,一被放到炕上,就翻身趴在炕上,的胳膊支起上半身,咧着沒牙的小嘴,衝着毓秀直樂。

毓秀看看小碗裏黃黃的糊糊,撇了撇,暗暗慶幸:還好她小時候,她娘沒給她吃這個。對着糰子彎出個非常慈愛的笑,“兒子,來吃蛋黃,很香的哦”糰子歪着小腦袋定定的盯着毓秀看,不知道為啥,他娘笑得好嚇人。

母在毓秀示意下,抱起糰子,讓他坐在自己懷裏,嘴裏還哄着:“大阿哥,乖,看看娘娘給你準備了什麼。”第一勺毓秀沒敢給太多,給有小半勺。糰子對這種餵食方式很好奇,配合的吃了進去。毓秀見他沒有要哭的意思,鬆了口氣,打算再喂第二勺的時候,就見糰子小嘴動了動,剛剛吃進去的蛋糊糊全給吐了出來。母一見,連忙給擦了,小心的看着毓秀,“娘娘,大阿哥好像不太喜歡。”

“再試試。”又舀了半勺,“兒子乖,吃了這個,額娘給你畫畫。”母有點黑線,不會又可畫果相吧。

糰子智商還是高的,被他娘哄着吃了三口不喜歡的東西,再喂就不張嘴了。還用兩隻還不大好用的爪子,緊緊的蓋在臉。好麼,兩隻眼睛全蒙上了,連那張胖臉都捂了一半,獨獨把最該捂住的小嘴了出來。

康熙進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他兒子坐在母懷裏,兩隻肥肥的爪子蓋着眼睛,苦着一張小臉,被他娘喂吃的。

“秀兒,這是在作什麼?”他走過來的時候,還特意往小碗裏看了一眼,隨即撇嘴,難怪他兒子不愛吃。

毓秀已經跟糰子忙活的渾身是汗,聞聲扭頭,見是康熙,打了聲招呼:“表哥。”又回過頭去跟糰子奮鬥。

“你喂得這是什麼?”當爹的還是有點良心,見兒子被欺壓的慘,連忙出聲支援一下。

“雞蛋黃。”毓秀這回頭也沒回,扔了答案之後,接着哄她兒子,“胤鈷乖,還有最後兩勺了,咱們吃完就不吃了。”母仗義直言:“娘娘,阿哥已經吃了多,今兒是頭一頓,還是少喂些好。”

“呃…好吧。”看着兒子花蝴蝶兒一樣的小嘴,毓秀終於決定放她兒子一馬,把手中的小碗給一邊的宮女,又接了擰好的帕子,給兒子擦了臉,再抱回自己的懷裏,“胤祜,下次就不能這樣了,好孩子是不能費食物的,要知道有好多小孩子別説蛋糊,連米湯都沒得吃呢…”孩子的教育麼,得從小抓起來。

“呼…呼…”我什麼都沒聽懂,我在睡覺。糰子一見他娘終於不折騰他了,覺得自己還是睡覺比較安全。閉上眼睛,在毓秀的唸叨聲中,沒一會就打起了小呼嚕。

康熙好笑的看着兒子在他媳婦的唸叨聲裏入睡,嘆了口氣,“秀兒,萬一胤祜聽習慣了你的聲音,以後睡覺你不説話他就不睡可怎麼辦?”

“可能嗎?”毓秀還真是認真思考起這個問題。

他媳婦當娘之後真是呆多了,康熙示意母把孩子抱走,自己挪到毓秀身邊坐下,手撫香肩,“胤祜是皇長子,他以後必然是咱們孩子中承受最多,你關心可以,卻不可太過。”

“嗯。”這個道理她懂,正是因為明白,身為皇長子的他所要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所以才忍不住對他好些再好些。

康熙向來不喜歡毓秀的心思放在別人身上太多,就算這個別人是他們的兒子也不行。他拉着毓秀的手,仔細看了看她的臉,聲音裏多了幾會****,“總算緩過來些了,前些天看你蒼白得嚇人。”

“哪裏就到你説的那樣。”毓秀摸摸自己的臉,再看看康熙,擔心的説:“您還是那樣,政務再忙,也該注意身體才是。您也不想皇額娘擔心是吧。”康熙在毓秀面前到是沒再硬撐着,他從身後環保着毓秀,下巴倚在她的肩上,幽幽的道:“這段時間我總在想,若是當初我沒當皇帝,額娘是不是就不會這麼早的過世。”這個…還真不好説。毓秀也不知該勸他什麼,只能乖乖的被他抱在懷裏,當人形抱枕兼情緒回收場康熙念念叨叨的,想到什麼説什麼,也沒個邏輯,反正他現在就是想説話,説什麼都可以。毓秀也不出聲,只聽他念叨。好一會兒之後,康熙有些不好意思了,“看我,都跟你説的些什麼。不過,秀兒,以後我在宮中能説話的人,只有你一個了。”

“我們是夫,您有話不跟我説,還想跟誰説。”毓秀在他懷裏轉身,顧做不悦的板起了小臉。

“是啊,我們是夫。”康熙摟緊她,除了額娘,這天下間一心為他的也只有懷裏這個人了。他一定要守好了她,千萬不能讓她也落得額娘這般的下場。

“田嬤嬤,大阿哥才洗了澡,這衣服等會再換,行嗎?”暖閣外間傳來母的聲音,帶了三分急切。小孩子不能總是呆在太熱的地方,老話説三分飢和寒,平安到百頭,一點兒都沒錯。孩子小時候傷了熱,很容易生病的。固而,胤鈷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暖閣外間的炕上玩耍、睡覺的。

康熙和毓秀一愣,同時站了起來。田嬤嬤原是佟太后宮中的人,佟太后去世後,一些近身的人,都暫時安置在了坤寧宮裏,這個田嬤嬤可是佟太后一進宮就伺候她的,這麼些年來忠心耿耿。毓秀原打算等過了週年,就把這些人入出宮去,給些安家銀子,再吩咐人照看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您來起點手機網()訂閲,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