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身風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前不久翻了一下餘秋雨的《借我一生》,我發現很可愛的地方就是文章越往後面寫得越沒有人情味,好端端的一部回憶文字就在一片假大空中落幕了。

老餘可謂風雲人物,因此而越來越受到他人的“青睞”世人輕車路的出名方式就是“傍大款”文壇中的小小表現就是要麼很麻的歌頌一個人,要麼很無情的批判一個人,而不論歌頌與批判,大多隻是藉機表現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而已。

巧舌如簧,多麼生動的詞語。

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有着優秀傳統的民族,從大字報時代走過來,雖“硝煙”散盡,而餘緒尚存,我們似乎很熱衷批判,只可惜,我們把好端端的一個“批判”搞成了整人,這簡直有些侮辱這個詞語了。

我並不是很相信老餘在《借我一生》中做出的坦白,我也不知道他的為人,他與我無關。而我也想到了把回憶錄當成小説來虛構的外國作家阿蘭。羅伯。格里耶。這個老頭兒的不凡之處就在於把一切都當成了虛構,結果,他的回憶錄也成了不很實際的文字。

文字的可信很讓人懷疑,同樣,我對那些竭力批判老餘的人的表白也產生了懷疑。

於是,我只能告誡自己:“這從頭到尾就是一項浩瀚的炒作工程,我們全被忽悠了。”於是,我就對那些哭爹喊娘,罵人不嫌累,還有故作高深莫測其實不過如此的諸公到疲倦了,我對此的疲倦就如同看到網上公佈出某人被強姦了一樣,只到索然無味。

我們大概活在“地獄中”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末世狂歡的滋味了。

無論如何,無論什麼文章,我很難從字裏行間發現一絲温情,即便故作嬌態,故作悲憫,都顯得裝腔作勢,滑稽可笑。

不過話又説回來了,對於一個正處於上升起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完全沒有理由那西方發達國家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道德,有時候,道德與經濟水平相關。

話説某鄉鎮開發時必然先讓自己地區的紅燈區亮起來,這是一種很切實有效的手段,因為自古以來,女創造的經濟效益很難忽略,有時甚至能夠拉動某地區的內需,或者拉動外地的贊助,總之,“賣身”是一項很行之有效的一本萬利的買賣。

這就算是一種玩笑話吧,但是,“賣身文化”古已有之,並且還會愈演愈烈,我們對此不必大驚小怪。

“賣身文化”勢必將成為中國未來半個世紀之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許,中國的紅燈區在有一天會媲美巴黎某地帶的漫風情,那時,我們這個頻出非禮勿視的正人君子的國度不知是個什麼樣子,讓我們年輕人拭目以待吧——老年人們恐怕活不到半個世紀以後了,唉,這就顯得有些可惜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