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播種希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寒芳穿着破破爛爛的衣服,走在充滿希望的路上。
河水已經解凍,淌出歡快的音符,敲打着她的每一
心絃。寒芳不知道方向,不知道前方會到哪裏,可是她心情格外愉快。她覺得每走一步,就離希望進一步。
沿路,寒芳到村子裏又找了一些合適的衣物換上。她把髮髻高高挽起扮成男人,但是她沒有捨得戴那隻玉簪,那隻玉簪她只會為浩然而戴。
路上偶爾能看到累累白骨,不時聽見烏鴉嘎嘎的叫聲。寒芳現在已經相信,死人並不可怕,至少他不會傷害你。而真正可怕的是活人。
寒芳坦然地對自己笑了笑:經歷了生死考驗,我會更加珍惜生活。以後,無論發生什麼,我都要勇敢的堅強的去面對。我相信如果和浩然有緣,一定會再見面!假如真的今生無緣再見,我也會把這份美好珍藏在心底。
想到這裏她又握了握手裏的那片竹簡,然後把這片竹簡小心翼翼收好。
終於走出了死亡之地,寒芳遠遠地看到了前面有炊煙。嫋嫋的炊煙在一個小村子上空繚繞,空氣中瀰漫着久違的人間煙火的味道,淡淡的、香香的。寒芳開心地快步向前跑去。
走到村外,寒芳看見孩童在村邊嬉戲,大人在整修犁耙,準備耕。這是她幾個月以來第一次看見人類,她覺得好親切好
動。
村裏看來了陌生人,都把好奇的目光集中在她身上。
她微笑着禮貌地對大家點頭。
質樸的村民也給她微笑回禮,臉上洋溢着熱情的微笑。
寒芳大方的走到村民面前,愉快地問:“你好!我想問一下,我們現在是在哪裏呀?”村民咧着嘴笑望着她。
寒芳想了想,雙手抱拳深深一揖,問道:“請問,我們現在身處何地?”一個質樸的村民答道:“在河東,屬秦地。”寒芳想了想又道:“咸陽在什麼方向?”她想如果去找浩然,還得回咸陽,從那裏出發她才認得路。又想到函谷關也可以,接着又問:“函谷關在我們哪邊?”村民笑着搖搖頭:“這些地方我們都沒有去過,不知道在哪裏。”寒芳失望地笑笑。
一陣急促的敲鑼聲響起。
村民都往一個方向集中,但並不慌張。寒芳跟過去一看,原來是村長召集大家開會。
秦王頒佈詔令:百姓獻粟千斤者,拜爵一級。
按秦制,非戰功不能得爵,戰時殺敵,以首級論功,斬敵一首,賜爵一級,為官者加俸五十石。但因饑荒,秦國首開以爵買糧之先例。
百姓頭接耳,開始紛紛議論。
寒芳一聽對於自己也沒有什麼信息價值,準備轉身離去。
村長在後面叫住了她:“這位小哥,看你像外鄉人。”村長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看起來獷豪放。
“啊!是呀!”寒芳刻意整了整衣服掩飾女人的特徵,笑着答道:“是啊,我路過這裏了路。”村長很熱情地問:“你準備到哪裏去?”
“咸陽或者函谷關都可以。”寒芳回答。
村長不解地問:“咸陽在西邊偏南一點,函谷關在南邊,你到底要去哪裏?”寒芳不好意思地笑笑,答道:“函谷關吧。”她打算還是沿着函谷關一路去找浩然。
村長訝道:“函谷關離這裏可不近呀,而且不知道恢復了渡船沒有。”寒芳又笑笑道:“沒有關係,遠近我都要去!”寒芳在村內短暫停留了兩天,重新踏上征程。
善良質樸的村民力所能及地給寒芳準備了些乾糧送她到村外。
寒芳望着眼前的這些善良的陌生人,動得直想落淚,只有極力剋制住。她知道這些滴水恩情今生無法回報,而且她知道自己手裏的這些食物不僅僅是食物,而是一顆顆善良的心。
官府已經派人清理瘟疫過後留下的狼藉,所以一路上寒芳經常能看到一些人有組織地在焚燒、掩埋屍骸。她還不時能看到遷移過來的新移民。
寒芳不得不佩服秦國的辦事效率,很快就能看到因為瘟疫而無人耕種的土地有了新的移民在耕播種。這些人撒下的不僅僅是種子,更是來年的希望。
這天,寒芳走到了一個小河邊,剛在河邊坐下,身後聽到一聲叫嚷:“大家都在勞作,你為何在這裏偷懶?”寒芳回頭看看,又左右看看,正惑間,一人已走到她近前喝問:“你為何不去勞動?大家都在搶
耕。”寒芳
惑地説:“我是路過的,不是這裏的人。”
“路過的?”來人打量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