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前世後續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靜空撲到孫女身上痛哭,趙仁家的也跪在地下,哭道:“少夫人!”一邊的副將對着那將領歡喜道:“今蔣千總可是立了大功,以後兄弟願跟着大人效犬馬之勞,請請大人多多提攜才是!”蔣千總卻因方才得知了一個皇家秘聞,心中正驚懼,如今命不保,哪還有升官發財的心思。?

他忙令手下人看守好此處,一個人也不許放走,又嚴令眾人管好自己的嘴巴,看一眼場中相擁着氣絕的二人,再看旁邊正低聲哄着兒子的李淑妍,不由嘆口氣,快馬回了京城。

進宮後,他忙去找了自己剛認下的乾爹—總管太監辛公公。

辛公公聽蔣千總把事情原本講出,也是驚訝,不過他早就知道聖上與那理國公夫人有一腿,前幾個月她小月子是皇莊裏做的,還是他親自安排妥當的,也因此進入聖上眼中。只可惜,雖坐實了太子的罪名,卻還沒要了他的命。

辛公公冷哼道:“這上面看着繁花錦簇,都是藏污納垢之處!”蔣千總低聲哀求道:“還請乾爹救救孩兒!”

“這無意殺死川陽侯府的少夫人倒也罷了,她既然在此中牽線搭橋,也是個罪處!”辛公公思忖道:“只是這廢后本就是個蹊蹺的,如此看來定是姦情敗,怕楊家責怪,這才先發制人,只是雖然楊家已無人,可出自他家的將領不少,必不肯善罷甘休。”蔣千總忙接話道:“孩兒也是這麼想的。這事情必不能傳出去,可是萬一聖上要殺人滅口,可如何是好?”辛公公聽了,笑道:“無妨。你既然叫了一聲乾爹,我怎麼也要保下你來。你先等着,此事萬不可出去。我去見見聖上,看聖上有些説的!”楊浩被救出去後,聖上着實擔心了很久,雖説楊家沒有了兵權,可是邊關將領還有不少是楊家的心腹,到時有了楊浩這麼一個領軍人,大齊怕又要回到幾十年前。內憂外患的時代了。

辛公公進來稟報:“陛下,楊浩已伏誅!”聖上聽了大喜,復又一陣黯然,楊浩到底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總是有些情的。可惜就這麼沒了,嘆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辛公公忙又道:“還有一事要啓奏陛下:川陽侯府的二少夫人窩藏楊浩,今捉拿楊浩時,刀劍無眼,竟是一同伏誅!”聖上明白,此事必有內情,川陽侯府一向與楊家無情,一個小媳婦哪會摻和這些事。【78小説網】(。)不過,他也懶得管了,只想快些結束這些糟心事,早點開始新的生活。

聖上説道:“朕不在此事多做糾纏,既然她已伏誅,川陽侯府又素來是個忠心的。想來不會摻和進來,你看着處理吧!”辛公公接了令,慢慢退了下去。

聖上想了想,叫來個內侍,囑咐他把這個消息悄悄遞給皇后。

因為當時一時衝動廢后,引發出現在的結局來,聖上心裏還是很愧疚的,多年恩愛夫,他也不忍心取她命,心裏倒是隱隱盼着,她沒了活頭自行了斷,倒是省了許多事。

可惜發生了那多的事,皇后依然堅持着活了下來,如今楊浩也死了,楊家是徹底斷了煙火,估計她再沒了活下的了吧。

辛公公看着眼前相擁着、被得刺蝟一般的兩個人,倒是蠻同情李淑婉的,命令道:“把劉少夫人的屍身拾綴一下,好還給侯府。”蔣千總忙令人上前,有上去分開楊浩與李淑婉的,有上前去拔箭的。

哪知二人氣絕已久,身子早就僵硬了,臨死前楊浩又是緊抱着李淑婉,自然不好分,再看拔箭的人,一拔就帶出塊來。

辛公公如今也算不得男人,當用皇子妃們用刑,也是為了報師父之仇,此時見了這般慘狀,倒是心中不忍了。

他忙捏着帕子掩了口鼻,嘆道:“罷了,也是我心軟,不忍你們死後再受皮之苦,不必分了,就這麼合葬在一處吧。後在陰曹地府也做個伴,我也算是積個陰德,你們來世再還吧。”蔣千總忙道:“還是乾爹心慈!只是沒有屍身,如何對川陽侯府代?”辛公公冷笑:“代什麼?侯府的人助着叛逆,聖上沒怪罪,已是大恩,他們敢説出個不字來看看。”

“可是劉少夫人與楊浩葬在一處,總不是個事兒吧。”辛公公大笑:“什麼劉少夫人?楊浩依法伏誅,其李淑妍以身殉夫,聖上念二人夫情深,故特准其夫葬於同。”蔣千總不也違拗辛公公,只得依言行事。

此時靜空及趙仁家的已被綁了,鑑於李淑妍母子的特殊,不敢隨意綁了,只着人在房中看着。

李淑妍聽到辛公公的話,忙請了辛公公説道:“這定不是陛下的旨意,你如此行事,置我於何地?”辛公公看着貌美如花的李淑妍,心時暗罵:賤人,還有臉來問此事,你就這樣的婦,也配與丈夫葬於一?就不怕到了陰曹地府,楊浩找你算賬?

如果不是這個賤人不守婦道,哪來後面這些事,自己的師父也不會被太子打殺了!

辛公公陰冷地看着李淑妍,李淑妍心頭不由瑟縮了一下。【78小説網】辛公公這才尖聲笑道:“我既然這樣説,自然有我的道理,貴人只管放心!”辛公公又幫着乾兒子,敲打了一眾人,這才去了川陽侯府。

聽到李淑婉竟然包庇朝廷欽犯楊浩,川陽侯府皆大驚,因為李淑婉與李淑妍是堂姐妹,此事倒也是合情合理,又知辛公公如今是聖上眼前的大紅人。忙了金銀,求他在聖上美言幾句,不要降罪於侯府!

辛公公看着從前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侯府,如今在自己面前猶如孫子一樣。心裏好不得意,忙道:“放心,只要有我在。必不會讓貴府受此牽連的。”倒是劉棟因不見子屍身,子親信趙仁家的也不見蹤影,覺得情況有異,便質問辛公公。

辛公公笑容一斂,尖聲道:“令夫人可是犯的死罪,我不過是奉陛下旨意來走這一遭,如果劉大人有些不解之處。大可面見聖上問個清楚!”劉棟看了看身邊的親人,不得不忍氣聲,心中想着如何遮掩此事。

辛公公去宮中覆命,聖上怒道:“李淑妍明明還活着,如今説她追隨亡夫而去。要她以後如何見人?”辛公公忙道:“陛下請息怒!先聽奴才把話説明!自從皇后與太子謀反,陛下心如火焚,不得開懷,後宮娘娘們也是各有心思,不能寬陛下!奴才看在眼裏,實在是痛心!這李淑妍本就與陛下有情,且又是那樣蕙質蘭心的人,有她相陪,聖上也能過得好些!”

“李淑妍只要一天是楊浩的未亡人。就必不肯與陛下親近!奴才這才想出此法來。今奴才已派人護送她去了玉真觀中,陛下見她倒也便宜。等過段時,風頭過去,聖上可以給她另安個身份接進宮,或是安排在哪裏,也都使得。”這倒是實事。如今聖上到了後宮,那些妃子不是小心地為皇后説情,就是旁敲側擊地問聖上立誰為太子,倒真是沒個安生貼心的。

聖上看着辛公公,嘆道:“也是你有心!你的忠心,朕會記得的!你會不會覺得朕與內弟媳有情,是極荒唐無恥之事?”當然是無恥至極,不過辛公公仍是恭謹道:“不,奴才不這樣看,這情之一事,最是難説!情之所至,情不自,總是緣分,沒有對錯。”聖上深鬆一口氣,笑道:“你差事辦得好,下去領賞去。”一時京城內外都知道,楊浩夫懼身亡。

一方面嘆楊家那樣富貴的人家,一夕之間敗得如此徹底,只留下一獨苗,要是再出什麼意外,楊家就斷了血脈。

另一方面,李淑妍如今儼然成了貞節烈婦的代表,若是她與楊浩夫情深,也算是殉情了,可偏偏楊浩身在福中不知福,對她一向冷淡,沒想到李淑妍仍是在楊浩故去時,慨然赴死,可見其貞烈情,一時人人稱頌。

川陽侯府的二少夫人,此時也不幸生了急病,不幾便去了,其身邊的忠僕,自悔侍奉不周,也一死殉主,眾人皆納罕,亦是稱頌不已。

但紙裏是包不住火的,在人人都稱頌李淑妍的婦德時,便有人按捺不住,説起她與聖上不得不説的那段桃故事。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過幾個月,便傳到了邊關。

於是就在聖上一邊享受着美人恩,一邊哀嘆皇后怎麼還不尋短見時,與楊家有些淵源的眾將領們,便以“去佞、清君側”為名,領兵攻向京城。

聖上忙令人駐京大軍前去阻截,不過阻截的眾將士也不是太賣力,都不是傻子,太子謀反一事,初時還能唬着人,時一長,大家再心裏一琢磨,就覺出不對了,再加上李淑妍與聖上的醜事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的,明顯是聖上失德。

武將都涼了心,楊家一家扶助先皇登上大寶,又連年在外征戰,連子嗣大事都耽擱了。如今聖上倒好,早早就偷了人家的老婆不説,還下磨卸驢,斬其全家。

楊家本有個高宗賜下的丹書鐵券,可保有一個楊家子嗣的命,哪知保下來卻是聖上自己的骨血,這事做的可真夠絕的。

而且李淑妍也不配與楊浩埋骨一處!

世間對女子的道德要求總要高些,先前讚揚李淑妍的人,轉而同情起被親姐夫戴了綠帽子的楊浩,還白給人養了年的兒子,男人做到這個份上,怎一個悲慘了得。

大家畢竟被忠君思想錮多年,所以反上京城的將領,倒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自立為王,只打着殺了佞臣錦鄉伯一家,為太子匡正名位的旗號,與駐京大軍對峙。

眾大臣們見他們無謀反之心,便開始苦諫聖上,誰也不想再歷戰亂不是。

李淑妍自然不能看着伯府遭殃,況且這事與伯府也沒有干係,於是在聖上面前哭着求情。

就在此時,東臨國趁機搶佔了兩國邊境,好一番搶掠。北蠻自然也不放過這個機會,不要指望安寧公主,楊家倒了,瑞王一家子也被聖上趁機給收拾了。

聖上見再不能僵持了,只得狠了心,令辛公公領人去綁了綿鄉伯一家,送給邊關將士處置,並答應徹查太子一案。

彼時李達盛正穿着了孝服,要去家廟裏給母親哭喪,靜空也去世多,只瞞着李達盛一家子罷了。

一個老姨罷了,自然當不起兒子戴孝哭喪的福氣來,如果鬧出去,去是老夫人面上無光,所以錦鄉伯派人綁了庶兄,正鬧哄哄時,辛公公帶着人來了。

對於這個李達盛,辛公公倒是聽説過,近四十歲的人了,才好容易考了個進士,得了個品的小官,哪知就被嫡母得成了廢物,倒是與他有些同病相憐。

再看他母親女兒都同時死了,倒也心生惻然,再想太子怕是要起來了,自己這條命也不能保,便修些陰德,保佑太子只降罪於自己,不要累能家人。

於是辛公公便命人把李達盛一家轟出伯府,只綁了錦鄉伯一家子送去。

那些邊關將士也不含糊,直接砍了錦鄉伯一家子,便分出一些人去支援邊關戰事去了。其他人則靜候太子等人的案件情況。

最終證明太子無罪,聖上不得不放了太子兄弟等人。

太子此時早就與聖上沒了父子親情,暗暗聯繫了城外的眾人,令聖上退位,以太上皇之名囚居上陽宮。

皇后也被放了出來,是為皇太后,新帝又追封原太子妃為皇后,嫡長子立為太子。

辛公公一干佞自然是殺無赦。

楊家與瑞王府的罪名也都除了,只是都只剩下些婦孺,男丁都已死盡了。

皇太后又命人將楊家死去的眾人重新收斂埋葬,這才發現與楊浩葬在一處的,並不是李淑妍,皇太后看着滿身箭矢的弟弟,眼中含淚,泣道:“我必會為你出這口氣的!”因怕強行分開二人,折壞了身體,況被人偷了子是一回事,偷了別人的子又是一回事,皇太后道:“總是個伴,就葬在一處吧。”歡來到7~8小説網閲讀七八xs網址簡單好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