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螳螂捕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至此,他終於實現他當躲在櫥櫃後同秦冉所言守護一方百姓。……

秦冉與宋天應分開後,她去了哈斯塔娜公主府。

哈斯塔娜去塔塔山的真實目的是為忽必汗豢養的漢族女子,而非獵場裏的漢人,所以她的士兵只是遵命將山野一郎等人帶回公主府關押起來。

可山野一郎等人沒踏進公主府的門,另一支隊伍把他們帶走了。

哈斯塔娜得知後,沒説什麼,就跟這事從未發生一般。

把山野一郎帶走的士兵屬於岱欽,岱欽此人狡猾多疑,即使是臨時合作的哈斯塔娜,也存了一份懷疑之心,扳倒忽必汗的每一個機會,他都不容放棄,所以他要親自審問那些漢人。

因此,山野一郎無端受了些皮之苦。

再看忽必汗,秦冉對於他來説就像是草原上捕捉到的野馬。

她若老實聽話,將他想要的東西給他,她對他而言就是一匹戰馬,有了她如虎添翼,而她若是倔強不服,忽必汗定然不會用她,馴服不了,他必殺之。

依哈倫所説,按照他的方法,利用秦冉能夠提升忽必汗的陽剛之力,他知道秦冉難訓,就等着用了她然後殺掉。

但有人偏偏要跳出來在他地盤上撒野,讓人逃跑,忽必汗必然得毫不留情反擊回去。

得知哈斯塔娜將獵場漢人帶走後,他去找她要山野一郎,只要山野一郎在秦冉就跑不了,哈斯塔娜見着忽必汗,出女兒嬌態,撅嘴説岱欽騙了她利用她去獵場抓人,卻半道上把人劫走了。

忽必汗帶兵找上門去,岱欽卻堅決不承認有此事。

獵場的人可都看着是哈斯塔娜的士兵把人帶走,憑什麼要他把人出來?

其實,見忽必汗如此在意那些漢人,岱欽心中篤定那些漢人大有問題。

忽必汗當晚是走了,接下來幾,三人明裏暗裏鬥得厲害,反而便宜了秦冉,秦冉於第二就救出了山野一郎,兩人躲在城內一家蒙人家裏。

山野一郎救了這一家之主一命,他們便將兩人藏到地窖裏,每送些吃食。

稍稍風平靜,秦冉決定讓山野一郎跟着宋天應一路出城。

“為何?為何要我離開,你卻留在這裏。”頭一次,山野一郎如此同她説話,情緒十分動。

“山野君。”

“小冉,我是不會離開的。”為了她,他冒着生命危險穿越硝煙戰場來到蒙國,如今僅留下她一人,山野一郎絕不會答應。

山野一郎從未問過秦冉,她為何不着急離開不着急逃跑,對於忽必汗的態度一直是忍讓,山野一郎同樣不去問秦冉為何要他打聽蒙國王子公主的事,儘管他知道這肯定同當在皇宮內發生的事有關。

那一,他和宮內宮女、太監及其他署的侍者困在偏殿,事後,他曉得李晟派了無數人去追殺她,而通過那些士兵、金羽衞侍衞、黑衣人的屍體,他可以想象她經歷了什麼。

他能為她做的事實在有限,不管她想做什麼事,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完成,而他只想陪在她的身邊,他不願她一個人。

最後,秦冉重重嘆了口氣。

既然山野一郎不願離開,秦冉與宋天應約好,三後混在岱欽出城的隊伍裏送他離開烏蘭西里。

烏蘭西里出城往南,步行一,可見名拖卡麗的城鎮,拖卡麗依河而建,拖卡麗地形較為特別,它的東面是平坦的大草原,西面、西北面則是崎嶇的山路,山路延綿,久而久之成一道天然屏障。

出發時是昨午後,兩人跟着岱欽的隊伍,翌一早,行至一處山坳,士兵得了令原地休息。

兩人等了半天不見再有動靜,借説去小解,離了隊伍。

“走吧。”秦冉拿了個小袋子遞給他,裏面是蒙國通用銅幣。

宋天應不知秦冉留在烏蘭西里做什麼,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就像宋天應自己他要回到趙州去。

他接過袋子也沒看,僅深深看了眼秦冉,道。

“多加小心,後會有期。”宋天應漸行漸遠,他毅然的背影彷彿能支撐起一方天地。

他消失在路的盡頭,秦冉轉身往回走。

秦冉出城的主要目的倒不是送宋天應一程,而是同另一人有關。

回到岱欽隊伍歇息的地方,見士兵靠在石頭後打瞌睡,昨夜裏行了一路,確實有些疲倦,秦冉快速掃一眼隊伍,忽見一名斥候得了將領的命往西邊去了,秦冉遠遠跟在那人身後。

山坳西方一側,一支押送糧食的隊伍正穩健前行。

秦冉見斥候確認前方來人後飛速跑回,她選了個易於觀戲的位置蹲下,不大會兒,西方的人馬終於來了。

烏蘭西里今年的冬季較去年長,糧食收成亦不如往年,所以當哈倫從西域帶回種植技術和換的糧食後,國王高興得賞賜哈倫不少財寶,去西邊邊境運回糧食的任務極其重要卻沒什麼油水,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當然落在了不受寵的格勒丹身上。

格勒丹帶了五百人,運送糧食回烏蘭西里。

此時此刻,山坳南側的道上也行來一支隊伍,那是忽必汗從大唐北方多座城池裏得到的金銀珠寶,這種事情按理説肯定是忽必汗自己護送回去,他提前回了都城,護送的隊伍及將領都是他的心腹。

可昨岱欽説他趁機中飽私囊,未把寶物全國庫,最終,國王應了岱欽的提議,由他去城外接。忽必汗也不擔心岱欽反咬一口,因東西早已造冊,到時候一一核對即可,他的人又不是廢材。

這邊,格勒丹一行人正要到山坳中心處,岱欽隊伍裏的士兵偶遇格勒丹,當即請求支援。

一問,得知一羣潛入蒙國的安北軍士兵偷襲忽必汗護送金銀珠寶的隊伍,死傷慘重,山坳附近的拖卡麗百姓隨之遭受不幸。

格勒丹當即留下一百人照看糧食,其餘人同他一路前去支援。

格勒丹一離開,秦冉就知她的機會到了。……

秦冉身處南面高位,對面一切動靜她皆收眼底。

果不出所料,格勒丹一走,東西兩路小道上速來大量蒙面人,形成左右圍剿之勢,東邊的蒙面人先上,衝出去對着格勒丹的人瘋狂砍殺,格勒丹留下隊伍裏一名瘦高男子雖不知哪裏來的埋伏,他迅速作出反應,一面帶人反擊,一面嚴守糧食。

那高瘦男子顯然不是普通士兵,他雙眼如鷹、動作捷,蒙面人大多死在他的刀下,而他指揮有效,不大會兒,東道上出來的蒙面人給解決完一半。

然而,他們不知西邊截殺的蒙面人正虎視眈眈,西邊人數更多,有人持了火把打算燒燬糧食。

格勒丹的任務就是運送邊境過來的糧食,若沒了糧食,蒙國百姓怎樣度過餘冬,他該擔怎樣的責任?

格勒丹隊伍大多數人給東邊蒙面人引去,留守的十幾名士兵能夠抵擋另一夥蒙面人,能夠保護得了糧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