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億萬美元保姆 第484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查理費了很大力氣擺平叔叔和姑姑們,接着又逐步把他們手裏的股份回來,不讓他們繼續以股東的身份參與家庭投資決策。現在家裏所有的企業和投資股份全部掌握在兄妹倆手中。

查理還另外修訂了家族信託基金的條款,戴安娜獲得了更多的財產以及收益,但要求她婚後不得改姓。

冠姓權重要嗎?當然重要!

查理不覺得自己還會再婚,所以希望妹妹能生幾個孩子,結不結婚無所謂,對商界豪門來説,除非跟同等地位的家族聯姻,實在也不需要非得結婚。戴安娜這幾年一直在國外忙着解救外國女,一直沒有男友,查理都要覺得妹妹是個蕾絲邊了。

向無所謂,現在這個社會行“多元化”,查理也一直覺得自己思想很開放,妹妹要是能有幾個孩子,他就沒有迫切的需求一定要結婚生孩子了。

和妹妹打了幾句嘴仗後,查理暗自下定決心,明天,明天安排肯尼思去搬磚!

*

搬磚是真的“搬磚”,週三,節目組到了布朗克斯區的一處工地上。

布朗克斯區也在曼哈頓島上,不過一直是“查無此區”的小透明,紐約植物園和揚基體育場都在布朗克斯區,揚基體育場是紐約州球隊揚基隊的主場,揚基yankees在美國俚語裏指“北方佬”,但在外國,揚基是所有美國人的代稱。

除了揚基體育場之外,布朗克斯區泛善可陳,人口以非裔居多,社會治安不如曼哈頓,但也分地區,也有比較不錯的社區。

節目組挑選了一處正在建造公寓的工地,到了地方,肯尼思有點傻眼:啊?真的下工地啊?

查理在電視機前面得意的微笑:讓你好好幹幹體力活!瞧你幹了幾個小時體力活還有沒有力氣秀恩愛!

*

工地經理頗有點頭疼:節目組要拍攝,就不能、也不可能安排肯尼思議員去高空作業,地面作業倒是有不少活,但……他想不出能讓一位國會議員做什麼體力活;技術活肯尼思也幹不了,不是專業人士不懂的。

最後工地經理決定帶着肯尼思議員上上下下走一圈,介紹一下工地上的各個工種,修建一棟公寓樓需要多久、建築程是什麼、如何保證工程質量,建成後還要有專門的機構來驗收,驗收合格後付給使用單位,等等等等。

建築工地上的工種有幾十種之多,這也是肯尼思第一次知道,最底層的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小工,又叫普工,做的就是搬搬運運的打雜的工作,什麼都要幹,又髒又累,薪水還最低;水電工屬於技術工種,要考執照才能上崗,技術成本高,所以薪水也高;電焊、機修也都要求技術證書或執照,薪水也高;中間層次的工種有油漆工、泥水工、鋼筋工等等。

每一個工種都需要若干人,每個工種也都有個工頭或者叫組長,各組組長向工地經理彙報工作進度等等,工地經理除了要監督進度,還要統籌所有工地上的事務,原材料的運輸、工人飲食和休息,最怕工傷,所以法律規定進入工地所有的人必須戴安全頭盔,高空作業人員要佩戴安全帶,工地上還會有安全網。

乘電梯上去轉了一圈,下來之後,工地經理説要不議員先生你就做點文件工作?結果觀眾不滿意,紛紛打電話到電視台,説我們想看肯尼思議員搬磚!

搬磚是真的“搬磚”,要從磚塊的堆放處將磚裝到手推車上,再從平板運貨電梯送上樓,普工乾的就是這種簡單重複的勞動。他們有一種手持工具,一個u形的手柄,一次鉗住幾塊磚,堆放到手推車上。

這個工作沒有什麼難度,看一次就能學會,也不用上樓,絲毫沒有危險。

於是工作人員現去一旁超市買了一件普通的格子襯衫給肯尼思換上,幾百美元一件的上好襯衫可不能穿來幹體力活。

肯尼思同志覺得小菜一碟!這算什麼呢?平時在健身房擼鐵也比這個運動量大好嗎。

數千萬觀眾於是樂滋滋的看着他們的王子幹起了體力活。

別説,英俊的人做什麼都都好,哪怕只是簡單重複勞動的搬磚也好看得不行!

那姿勢是多麼的暢!那表情是多麼的輕鬆!

一邊搬磚還一邊問旁邊的工人,是什麼地方的人、一天上幾小時班、時薪多少,能每天都有工作嗎,能養家餬口嗎。美國規定有最低時薪,就是為了保障普通打工族的生活,但各州有各自的標準,紐約州比較富裕,時薪較高,也因此會引附近幾個州的居民來工作,紐約州是表示歡的。人口等於税收等於選票等於gdp等等,人口等於影響力,比如加利福尼亞州,就是全美人口最多的州、全美經濟最強的州,有人口才有未來。

工人們全都對王子非常興趣:他不是來走個過場,居然真的換了衣服動手幹活,這不比那些整天喊喊口號西裝革履一塵不染的政客們強多了!

他們都想跟王子説話,説他們的實際困難:外國移民希望紐約州的移民政策更寬鬆一點,本國國民希望提高時薪,提高工傷保險賠付金。法律是強制建築公司必須為工人買保險,但建築公司總是會想辦法“合法”少買保險,很多普工是沒有人身意外保險的,如果不幸受傷了,建築公司往往只賠付很少一筆錢,而他們請不起律師打官司,也沒有用工合同,所以他們希望法律在這方面能更有效的保護普通工人的利益。

物價真高呀,工人們普遍覺得薪水太低,工地經理便説這不是薪水低的問題,而是他們乾的就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普工,有執照的技術工種的收入絕對能養活得起一家三四口人。所以重點不是時薪,而是技術含量。

簡單的説,知識就是金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