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億萬美元保姆 第102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作者有話説:
*最近發現有不少讀者是果子ios用户,ios用户在晉江app充值會有40%手續費,建議開網頁充值,app看書。
*央視幾年前做了個缺德街頭採訪,“你幸福嗎?”。
第9章
◎林丹丹再鬥惡婆婆◎
要説哈佛最大的好處是,沒多少人在意她的男朋友是誰,甚至大部分人不知道報紙上的八卦。能進哈佛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學霸,學霸們想要應付哈佛的學業也吃力,
本顧不上其他的。
離開狗仔隊滿天飛的曼哈頓,波士頓也沒有什麼狗仔隊能敬業到跑到校園裏追着她拍照,實話説她現在沒有新聞價值,只有跟小肯尼思在一起才有新聞價值,於是她的校園生活極為平靜。
研討會氣氛熱烈,學生和教授共同討論什麼是“有效溝通”和“無效溝通”,為什麼無效溝通會導致戀愛關係崩潰,為什麼戀愛關係崩潰後還是有人不會分手或離婚。
教授問張文雅,中國普通人的戀愛關係跟美國普通人的戀愛關係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嗎。
沒有什麼不同,究極都是必須有“愛情”,但更多的人只是為了搭夥過子,因為“必須結婚”。
學生們都不懂為什麼“必須結婚”,又開始討論戀愛關係難道不需要有“愛情”嗎?約會可以只有好,不需要愛情,但進入到穩定的戀愛關係後沒有“愛情”為基礎,那是多麼奇怪呀!等於是“欺詐”。
張文雅發現自己又必須解釋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必須延續後代”的思想。
學生們認為這是人類本身“延續基因”的概念使然,所有種族都是一樣的,但為什麼中國人會有更迫切的需求呢?
張文雅承認這是她的知識盲區,也試着解釋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宗族”概念造成的,中國人對於延續“姓氏”有着病態的追求,反而不是“血脈”,毫無血緣關係的養子也能成為家族的繼承人。
這就是學生和教授都不能理解的問題了。
張文雅又説,中國年輕人的婚戀觀念仍然被傳統裹挾,並且被新時代的社網絡裹挾:如果你到了適婚年齡而不結婚,那麼在社
層面上你可能會被認為是“有病”的,身體或是
神方面的“有病”,父母會覺得你“不可理喻”,會覺得“丟面子”;迫於壓力,年輕人只能在可能沒有“愛情”的前提下戀愛、結婚。
教授聽懂了,接着便討論,作為個人需不需要服從父母的意願——這個問題在西方當然也是存在的,典型就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超過職業,職業只是維持你的生存,愛情卻能帶領你超越時間,羅密歐和朱麗葉都沒有工作,但不妨礙他們成為愛情的象徵。
學生們都笑了。
*
下了課,泰勒送張文雅回宿舍樓。
他學了一年半的中文,不過身為abc也沒有什麼優勢,一樣被四聲難倒,怎麼説都帶着一股兒外國人的腔調。
他差不多每天中午都跑來問她要不要一起吃午餐,哈佛有學生食堂,吃的相當不錯,配得上頂尖名校的身份。但他不是唯一一個想跟她在一起吃飯的男生,美麗的中國女孩身邊總是有許多男生想要跟她説話,新生會藉口做作業,邀請她參加學習小組;其他男生有的想邀請她參加週末派對,有的只敢跟她搭訕,也有自命不凡直接想約會她的。
張文雅一視同仁,全部拒絕,唯一的例外是泰勒。
她很忙,唯一能用來社的時間只有一
三餐。好吧,週末也會去參加派對放鬆一下啦,但派對也
沒意思的,基本就是酒
的狂歡,學生們都覺得大|麻不算毒品,因而派對上最受歡
的東西總是酒
和大|麻。
泰勒已經是個純美國人了,但家裏的家教還是偏中國式的,好孩子從不沾大|麻和其他小藥丸,也會小心看着不讓她碰那些她不懂的東西——有學生自己烤曲奇餅乾在派對上出售,裏面的加料就是大|麻,很受學生們歡。
第一次聽説曲奇餅乾里居然會放大|麻可把她嚇了一跳:還可以這麼幹?不過想想,大|麻也等於是香料,當然可以放。
泰勒是學神級別的,智商高達0,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哈佛、耶魯搶着要他,最後他還是選了哈佛,説是看中哈佛的通識教育課程;已經決定本科畢業後去麻省理工深造,碩博連讀,或者讀完大二轉去麻省理工也不難。
參加過兩次派對之後,張文雅便覺得這種校園派對實在沒勁,哈佛男多女少,男人多的地方危險也多,就算是哈佛這樣的名校,派對上的|騷|擾和強|
事件也從來沒有少過。
決定不參加社活動也不是什麼損失。
張文雅又參加了兩個學習小組,這樣就有了三個學習小組,囊括本學期的所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