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4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十六章2020年6月8冬天都來了,天還會遠嗎?天真的不遠,但我的媽媽卻遠了。

雪水融化的時候,天的花開了,夏天的蟬叫了,秋天的月亮圓了,冬天的大雪它又來了……四季變換,我在媽媽離開後的陰影中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媽媽不在的子裏,連時間過的都似乎非常快,不覺已經來到了一九四五年。

隨着世界範圍內的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先是四三年夏季意大利投降,後是今年早些時候德國投降,三個軸心國裏就剩本還在垂死掙扎,不過隨着前線和本土接連遭受盟軍打擊,本的失敗已成定局。

實際上在去年的時候,國內的抗戰形式就已經在向好轉了,各條戰線上都有好消息傳來,基本上除了國府在豫湘桂遭遇了些挫折,其實後方一直在收復失地……於是乎就在大家期盼業已曠持久的抗戰爭快點結束的時候,勝利就真的到了。

誰也沒有想到的,公曆八月十四那天,本天皇通過廣播,宣佈了無條件向盟軍投降的詔書,翌盟國各首腦相繼宣佈了本投降的告書。

勝利雖然來的有點遲,但它總算還是來了,國民的巨大犧牲挽救了國家和民族,縱使這個國家已千瘡百孔,但好在我們還沒有亡國滅種。

不止是整個山城重慶,本投降的消息一經傳開,全中國都沸騰了。

大家紛紛走上街頭敲鑼打鼓,集聚在國民身上的陰霾一掃而空,一時間各大團體無不彈冠相慶,各大報紙傳來的信息無不令人歡聲鼓舞。

也就是在各方相慶的同時,國內對立的兩大政黨之間也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就在八月十五的前一天,蔣委員長向中共方面發去了電報,接着在十天內一共發了三個電報邀請中共的領導赴渝談判共商國是。

國家是該休養生息,亟需建設的時候了,縱使國內外的政治家們並不看好兩黨能夠和解,事實上在圍繞國家制度、政府席位、軍隊安排等問題也的確不是一帆風順,但好歹經過各方努力下,兩黨最終達成了協議,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並且在懲治漢問題上雙方出奇的一致。

成果來之不易,對於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多年的勞苦大眾來説,他們總算看到了和平的希望,因此大眾人民和各黨派團體都很擁護談判協議,紛紛讚賞歡慶。

在大家慶祝抗勝利、和平談判取得結果的時候,我也懷有一絲期待,抗戰結束了,和平有望了,媽媽是不是可以不必留在延安了,我和媽媽或許就有了見面的可能。

但事實是,一直到談判結束的十月份,作為共產黨人的母親也沒有出現。

當然,他們和國民黨達成的一紙協議也沒能阻止戰爭的爆發。

是我太天真了,我記得我以前就問過她,戰爭結束了要怎麼生活,記得她當時的回答很謹慎,和國民黨打了多年的道,看來也只有她們那邊的人最懂蔣家。

唉,作為廣大的老百姓來説,生活真的很艱難。

其實也很顯然了,就在雙方和談期間,對本戰敗後退出地區的爭奪已經很烈了。

在廣大的東北和華北地區,雙方展開了賽跑爭先分別佔領了城市和農村,在西北地區,閻錫山軍隊與共產黨部隊則在上黨地區發生了正面衝突,由此及外,雙方的零星戰鬥和摩擦其實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外面不平靜,家裏也是一片不安然。

至從我的親生母親走後,那個房間也就被我退了,至於處裏,種種原因下我也辭了,當然憑着關係,在電報局謀了份差事,做起了技術工程師。

要説最讓人意外的,就是立秋阿姨了。

抗戰剛一結束,秋秋阿姨,居然為了追尋她的理想聖地去了延安,只留下一紙信箋給家裏就走了,直讓梅姨姥以淚洗面,家裏的外甥終歸沒有親生的孩子貼切踏實,他年之後姥爺如果走了,梅姨姥的後半生可能會很難過,她的心情我自然很理解。

裏我和立華媽媽勸説之餘,其實我想到的更多是為立秋阿姨的勇敢稱讚,我何嘗不想和她一樣,能去一趟延安,能去找一找我的媽媽。

可面對兩位母親,我還沒法做到坦然,立秋阿姨走了,梅姨姥還可以依靠立華媽媽,如果我走了,她將依靠誰。

現實讓我無法像立秋阿姨那樣做到孑然一身,尤其是一想起媽媽離開時的信中留言,我就退縮了,是的,我的媽媽是那樣的傲然與羣,我不能給她丟臉做白眼狼。

立秋阿姨走後不久,隨着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國府遷回了南京,我們一家也終於跟着回到了南京,只是可能是不太喜歡立仁舅舅和他們那幫人的一些做派,最終立華媽媽帶着姥爺和梅姨姥回到了上海的老家。

雖然立仁舅舅在南京不常回來,但因為姥爺在這邊,他物質上的照顧倒沒少花,就連這棟戰前的老房子還特地重新找人裝修了一遍。

早就聽人説只要是政府裏有點身份的,在接受淪陷區的過程中都賺了盆滿缽滿,看來是真的,就連一向減持的立華媽媽,好像也存了不少細軟。

作為遠東地區的大城市,上海要比山城重慶繁華許多,安頓了下來之後,母親立華依然會外出上班辦事,家裏則是梅姨姥照看漸漸年邁的姥爺,當然我時不時的也會給姥爺説説每天的新鮮事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