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還是得搞套路!

“你怎麼解決務實和漫的衝突?”

“我覺得不衝突。”張一明搖搖頭,非常理想化的闡述道:“大家往往會把做容易的事當做務實,其實不是,做正確的事才是務實,短期投機不是務實。

有同理心是務實,有想象力是漫。

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間是邏輯和工具。

有了這樣的一套指導思想,我們就可以把想象變成現實,facerealityandchangeit。”講完,他便期待的看着韓烈。

現在的老張,在面對韓烈時,並沒有太強烈的底氣。

他是天才,韓烈又何嘗不是?

如果考慮到年齡因素,20歲不到的韓烈,比30歲時的他更成功。

兩支基金一個半月浮盈30億,單單是管理費和盈利分紅就已經超過了他的身家,更不要提其它方面的影響力。

作為一個孤傲的天才,他希望能夠得到另一個天才的認可,這是人之常情。

韓烈努力描繪着張一明的格,分析着他的敍述,心裏很快有了定計。

“很好,你替我總結出了理科生的漫。”影帝烈燦爛的笑着,略帶動的加快了語速。

“那些緻而又文藝的歌頌不是我們的漫,糙而又宏大的新事物才是。

那些充滿生命力的、面向未來的、充滿可能的新生事物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糙的,我們將它催生出來,向世界發出吶喊,宣告一個時代的到來……再沒有比這更漫的事了!

你知道麼?

我喜歡金融的本原因,正是因為這個市場裏充滿了不確定

只有最聰明、最堅定、最勇敢的人才能懷着欣喜去擁抱這種不確定,直到征服它,把它變成確定,那種成就,簡直無與倫比!

而要做到這一切,就必須摒棄短期投機行為,做到極度務實!

是不是和你的想象正相反?

你可能會以為我是一個金融投機者,但其實並不是,純粹的投機思維是做不好金融的,抓住本質、穿越喧囂、尊重市場、認識人,才能長期穩定盈利。

一明,我們很像!

我比你更理、更務實,而你則有着我不具備的漫,所以你更適合互聯網,而我更適合搞金融。

但本質上我們是一類人!

喜歡挑戰,嚮往偉大,想要在這個時代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張一明緊緊攥住了拳頭。

心裏想着:這忽如其來的中二是怎麼回事?!

但他並不討厭。

甚至被煽動得有些心澎湃。

“我很喜歡你的總結,抓住本質、穿越喧囂、尊重市場、認識人,放在金融市場裏是標準,對於我們做產品的人亦然。

只有在這種程度的務實基礎上,再向天空釋放我們的想象力,才有可能創造出奇蹟!”那肯定的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