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霖眼一亮,只聽得鄭雲瑤上前挽住她的胳膊,説了些什麼帶她去找妙貞姐姐,吃大理的美食,頓時有些氣餒。

這個時候的正,在家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也不用經過楊霖的同意,兩個人把臂出去,一邊聊着一邊走了。

顯然是對於楊霖給自己徒弟找台階下,還有些不開心,鄭雲瑤帶着姚夫人走了之後,楊霖苦笑道:“希宴,你去準備一下吧,你從萬歲營挑幾個親兵,一道帶着可好?”姚平仲叉手道:“如此,就謝過恩師了。”自凡是主將,都需要親兵,萬歲營的人是姚平仲生平所見,最合適的親兵。

---契丹上京城,金國使者上書,要遼主耶律延禧,冊封完顏阿骨打為徽號大聖大明皇帝。

並且耶律延禧要認完顏阿骨打為兄皇帝,賜以玉輅、袞冕、玉璽諸天子儀物等十事。

宇文虛中和蕭奉先,都看出了金人的意圖,同時進言不能如此冊封。

不然女真韃子進攻大遼,都成了合法的了,後方還在抵抗的遼人,也就是被徹底背叛遺棄,這樣一來遼人勢必軍心大喪,民心盡失。

遼遣知右夷離畢事蕭習泥烈持冊出使金都會寧城,在大殿上,楊璞當面指出其冊文唯冊立阿骨打為東懷國至聖至明皇帝,並無冊為兄之文,亦未以“大金”來稱,所持儀物亦不全用天子之制。

阿骨打大怒,斬遼使,賴諸將勸解,把契丹使團全部人,抓起來了三十鞭子。

這三十鞭子,鞭鞭到,把堂堂契丹的使者,當成奴隸鞭打。

然後讓完顏宗室的宗翰、宗雄、宗幹、希尹商定新冊文,由楊璞進行潤,再給胡十答、阿撒、高慶裔譯成契丹字、漢字兩份,派遣贊謨與習泥烈偕行出使於大遼上京城進行涉。

楊璞上書,建議阿骨打先冊立後宮,於是下詔冊立蒲察氏為皇后。

楊璞又以國家禮制未備,羣臣不能致敬盡禮,無由顯示帝王之尊,建言“定朝儀、建典章”。

阿骨打從善如,來時讓楊璞下手製訂禮儀,使女真上下尊卑略有定序。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楊璞又進言,廢除契丹苛法,減免賦税,優待降俘,爭取民心,以鞏固後方。

這一條若是真的實行了,契丹就離死不遠了,可惜女真貴族大多不同意。

他們覺得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不把當地的異族變成牛羊一樣的奴隸,就白打仗了。

女真人生殘忍,不拿別人的命當回事,戾氣之深重,如同上古兇蠻。要讓他們善待俘虜,簡直就難如登天。

除了完顏阿骨打和完顏吳乞買兄弟二人之外,其他的女真重要首領,幾乎都不同意。

完顏阿骨打雖然贊同楊璞的説法,但是這個時候女真的各部貴族,話語權還是很重,這一條暫時沒有實行。

姚平仲趕往西北的前夕,金國使團趾高氣昂地進了上京城,帶來了新的文冊。

------------第三百四十八章生死高台新舊換汴梁城東,竹林高台。

松柏環抱,景秀麗,是汴梁的文人士子登高攬勝之處。

崗上栽有萬株翠竹,端直秀,疏風醉影,風雅宜人,此時林內不時有高談闊論之聲傳出,夾雜陣陣豪邁笑聲,逸興遄飛。

“諸位仁兄,今蒙伊川先生見召,藉此竹林勝景,效法先賢,作山陽之會,實為汴京文壇幸事,也是大宋士林行盛舉。”禮部員外郎耿南仲舉起酒杯,笑道:“為伊川先生賀。”林中眾文士紛紛酬和,齊聲道:“為伊川先生賀。”

“老朽生受了。”年邁但是保養極好的程頤含笑舉盞。

老頭銀鬚皓首,神矍鑠,絲毫不見疲態。

但是悉他的人都知道,伊川先生今年的身體已經垮掉了,幾次大病都是突然襲來,如今這般更像是迴光返照。

伊川先生就是程頤,為程顥之胞弟,兄弟倆搞出一個理學,後來被朱熹發揚光大。

這哥倆認為,人應該“去人慾,存天理”,認為“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宣揚“氣稟”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