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師生倆的對話非常有意思,林國達質疑零類概念提出的正確,又用鬼來舉例子,懷疑是否存在真正的零類概念。而金嶽霖則反問:林國達同學垂直於黑板,這是什麼意思?
林國達自然不能垂直於黑板,這就類似於零類概念,但從語法和邏輯上講,這句話又是沒有錯誤的,學生垂直於黑板也是沒有辦法證偽的,就像不能證明鬼一定不存在或存在一樣。
周赫煊差點笑出聲來,他居然見證了著名的“林國達垂直於黑板”事件。
可週赫煊又笑不出來,因為林國達很快就要游泳淹死。
這個林國達同學非常喜歡提問,而且總是使用拗口的粵普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常把班上的同學逗得鬨堂大笑。
金嶽霖顯然是非常喜歡林國達的,直到某天,他上課時説:“林國達死了,很不幸。”不知不覺就下課了,周赫煊走到林國達面前,告誡道:“林同學,不要下河游泳,那種行為非常危險。”林國達一臉懵,下意識地答應道:“啊……好的。”就在此時,外邊突然傳來嘶聲力竭的豬叫。讓本來想找周赫煊
的同學們,紛紛跑出去看熱鬧,周先生可沒有大肥豬有
引力。
“啪啪啪!”周赫煊拍手笑道:“同學們,今天我買了十頭大肥豬,晚上跟老師們一起吃豬!大家敞開肚子吃,米飯也管夠!”學生們愣了愣,集體咽口水,隨即歡呼道:“周先生萬歲!大肥豬萬歲!”金嶽霖非常嚴肅地指出:“你們説這話邏輯有問題,周先生萬歲,大肥豬也萬歲,那麼周先生就有可能是大肥豬。”
“哈哈哈哈……”學生們大笑。
十頭大肥豬被孫永振買來學校,頓時引起全校轟動,至少有近百位未來的院士跑來看殺豬。
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好些教授搬着小板凳過來,聽着殺豬聲專心致志的做研究。
孫永振不僅帶回來了十頭肥豬,還買了好幾大箱的香煙回來。只看着那些香煙包裝盒,斷糧數月的煙鬼們眼睛都綠了,幻想着一邊吃豬一邊
煙的神仙
子。
“殺豬了,殺豬了!”老師家的小孩兒們滿地瘋跑,成羣結隊地歡笑打鬧,還有的孩子跑去問家長:“媽媽,今天過年嗎?”周赫煊也在笑個不停,眼前的場面讓他很高興,因為眾人的喜悦是那麼真實而純粹。
老師們指導學生把課桌椅全搬到空地上,快天黑的時候,一些男生抬着木桶出現。桶裏只有一道菜,芸豆燒豬,剩下的豬血、豬大腸、豬心肺什麼的,將會送給老師們帶回家改善伙食。
由於電費很貴,而且時常斷電,空地裏燃起了一個個火把,時隱時現的火光中盡是笑臉。
梅貽琦首先出來講話道:“老師們,同學們,今天周先生請大家吃。吃飽了
,不要忘記學習,不要忘記報效祖國。來,讓我們一起唱西南聯大的校歌,我來起頭……”師生們一邊瞅着木桶裏的燒豬
,一邊齊聲唱道:“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
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
絕徼移栽禎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
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
便一城三户,壯懷難折。
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希前哲。
待驅除倭虜復神京,還燕碣!”第889章【回憶】在抗戰前,中國的大學招生考試,都是由各校自行招生的。
從1938年開始,中華民國教育部進行統一招生。全國被劃為15個招生區,主要考區都在西部,畢竟東邊大部分國土已經淪陷。各省考試機關可保送優秀高中畢業生,這些人不用參加考試,但保送生人數不得超過錄取總人數的10%。
每年六月底發准考證,七月初開考,八月份就能拿到錄取通知書。
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最後一個京派文學家”的汪曾祺,今年為了考西南聯大,不得不從上海坐船到香港,再從香港坐船去越南,再從越南走陸路來到昆明。
為了保證準時考試,汪曾祺提前大半個月就來到昆明。他混進學生宿舍住了好幾天,每天跟着大學生們一起上課吃食堂,居然從頭到尾都沒被發現異常。
今天,汪曾祺適逢其會,遇到了周赫煊出錢請大家吃豬。四十年後,他在一篇名為《周明誠和西南聯大》的文章裏寫道:“西南聯大有文、理、法、工、師範五個學院,其中文學院、法學院和理學院在昆明的西北角,工學院和師範學院分別在借居於昆明城內和城西。我來到西南聯大的第五天,便遇到後來被校友們津津樂道的盛會——周明誠殺豬宴。”
“當時,工學院的師生接到消息,穿過大半個昆明城前來赴宴。臨近天黑的時候,人人打起火把穿街過巷,讓昆明的警察如臨大敵,以為學生們要搞運動了。師範學院離校本部要近一些,他們唱着《大刀進行曲》,但把歌詞改成了‘大刀向肥豬們的頭上砍去’,頗有些‘壯志飢餐胡虜’的慷慨熱血。”
“我不遠千里報考西南聯大的原因,主要是那裏有聞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還有沈從文先生。讓我喜出望外的是,我還沒參加入學考試,就見到了名揚四海的周赫煊先生。他這次帶來的不是小説或史學著作,而是十頭大肥豬,以及一箱又一箱的香煙。”
“香煙屬於戰時管控物資,買幾包只要有錢即可,但大量購買且是上等好煙,那就比較困難了。後來我聽人説,周先生讓保鏢拿着他的親筆信,去找了龍繩曾(龍雲的三兒子),那些肥豬和香煙都是龍三公子緊急調撥的。”
“這些香煙背後有故事。周先生剛到昆明的時候找人問路,正好遇見物理化學家黃子卿教授。黃教授自己掏錢給學生做實驗,窮得連煙都買不起,在售煙小販身邊徘徊許久,才忍痛買了兩煙當場大口大口
個痛快。”
“據説周先生當時動得掉淚了,在跑警報的時候又聽説許多教授都斷了煙,於是就讓保鏢把好煙買來。當時
煙最狠的不是黃子卿先生,而是華羅庚先生,他一邊吃
一邊
煙,
沒吃完結果
煙
醉了,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那天晚上,校舍旁的空地燃起堆堆篝火,師生們吃了豬很興奮,圍着火堆開始唱歌跳舞。由於樂器難尋,哲學系主任湯用彤先生以盆做鼓,吳大猷教授和
子阮冠世先生敲碗伴奏,周先生在師生們的慫恿下唱起了歌曲《鴻雁》。聞一多先生的詩歌具有音樂美,但他本人唱歌真的很難聽,歌聲總是不在調子上……”
“周先生舉辦的這次殺豬宴,讓全校師生情緒振奮,他要在昆明開設科學養雞場的消息也迅速傳播。師生們對此極為期待,工學院的教授帶着學生自發前往幫忙建設廠房,其他學院的師生也幫着挖掘蚯蚓。養雞場還沒建起來,蚯蚓就已經養了好幾池子,學生們個個都是養蚯蚓的能手。”
“周先生的養雞場確實為師生們帶來實惠,學生食堂每週就有兩頓可見炒雞蛋,每頓都有清澈見底的雞蛋湯,我們把這些雞蛋稱為‘明誠蛋’。雞蛋還是學校發給老師們的補貼物資,每位老師按家中人口計算,每人每週可領到五枚雞蛋改善伙食。”
“這種情況到了1943年急轉直下,由於學校經費緊張,物價高漲,老師們領到的雞蛋都拿去菜市場換錢了。”
“沒人捨得吃掉,因為生活太艱難了。有一次,胡定邦同學在早市上看到吳晗教授提着菜籃子四處轉悠,還以為他是在挑細選好菜,走近了才知道他滿市場找便宜菜。”
“由於吃不飽飯,金嶽霖、朱自清等幾位先生組成種菜小組,推舉植物學家李繼侗教授擔任種菜組組長,生物系講師沈同先生擔任種菜助理,所有教授一起澆水施肥,豐收時節一起分享。”
“朱自清教授由於飢一頓餓一頓,患上了嚴重胃病。有次他得了痢疾還堅持連夜批改作業,書桌旁邊放着馬桶,整整改了一夜作文,拉了30多次,第二天都虛了相,臉也沒洗就照常去上課。”
“相比起文科教授,理工科教授們絕招更多,他們可以利用糙的機械和原料,自制肥皂、墨水、酒
等物出售。我們常説,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個時候還真是這樣的。”
“我們學生的子也不好過,民國時候能讀大學的,基本上都出生於殷實家庭。過去許多富家子弟,女生帶老媽子上課,男生讓門房跑腿。可到了雲南,必須事事躬親,自己洗衣服,自己縫縫補補,自己動手把破襯衣改成背心。當時學生們最
行穿紅十字會等福利機構送來的舊衣服,聯大學生穿着這些衣服上街,就跟要飯的一樣,連搶劫犯都懶得看一眼。”
“不過相比起老師們,我們學生至少不用為錢發愁。學費、伙食費和宿舍費是全免的,每月還能領8元錢的貸金,可以用這些錢置辦學習和生活用品。直到某一天,我們發現八元錢不夠買一瓶墨水——從1937年到1943年物價漲了200倍,到1944年已漲到2000多倍。老師們的薪水哪裏夠養家?不得不把周先生的蛋換成錢買糧吃。”
“我記得是1943年底,周先生從重慶運來3500套棉鞋衣褲,又在昆明採購了十幾大車的物資。那年冬天,師生們人人穿上了新衣,過年也有了吃。聽説不僅是西南聯大,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內遷學校,周先生都有贈送大量物資,難以計算耗費的金錢,我們平時都戲稱周先生是‘衣食父母’。還有些愛開玩笑的同學,每次見到送物資的卡車,都大聲嚷嚷:咱爹又送吃穿的來了……”第890章【宿舍夜談】殺豬宴最後開成了聯歡晚會,宴會結束後,許多老師邀請周赫煊去他們家裏住。周赫煊都委婉拒絕了,因為老師們家裏還不如學生宿舍,往往七八口人擠在十多平米的小房子裏,住起來很不方便的。
周赫煊帶着兩個保鏢去了學生宿舍,每間宿舍可睡四十多人,輕輕鬆鬆就能找到空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