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之後的子就過得艱辛了,苛捐雜税數也數不清,他無力獨自耕種十餘畝地,又沒錢請長短工幫忙。再加上染重病,最終只得賣掉家產四處討飯。

孔耀華當過兵,做過乞丐,打過短工,前兩年終於在重慶安定下來,被江北一户地主請去做長工。

誰料到,那位地主老爺很快病死,幾個少爺又盡是敗家子。老太太努力撐着不願分家,兒子們吃喝嫖賭可勁兒折騰,其中一個竟偷了家中地契去還賭債。

顯赫富裕的地方士紳之家,就這樣分崩離析,孔耀華也失去了他的長工活計,只能跑來重慶城裏給人打短工謀生。

去年聽説大商人張謀之老爺,在長江邊上給女婿起了一座公館,正在招募老實本分的傭人。孔耀華立即耗盡所有積蓄,送錢給媒子(中介)幫忙運作,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周府園丁。

孔耀華每天負責的工作,就是給花草樹木澆水灌溉,隔三岔五修剪打理枝丫。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幸福了,雖然也很累,但比以前做長短工要輕鬆得多,而且主人家心地善良,不但每月給三塊大洋工資,還包吃包住,偶爾能見葷腥。

最近孔耀華很自責,周公館去年新栽的樹木,在他手中居然枯死十多株。他雖然每天都從長江取水澆灌,但夏天的太陽太過毒辣,這些小樹是被活生生曬死的。

孔耀華覺得自己做了天大錯事,主人家對他那麼好,他怎麼就把小樹給侍死了呢?簡直就是忘恩負義!

清晨。

孔耀華早早起牀,準備去江邊挑水。他聞到廚房那邊傳來香味,忍不住扭頭猛嗅了幾下,心頭頓時喜滋滋:今天又在烙餅子,硬是巴適!

周公館的廚房有兩處,一處專供主人家,一處供給府上傭人。

平常時候,傭人的早餐是稀粥就鹹菜,但每個週末可以吃到油餅或者麪條。在孔耀華看來,這是極為奢侈的待遇了,周家的油餅放油很重,麪條裏邊還有些末,簡直就是人間頂級美味。

“老孔,早啊!”門房賀老頭兒打招呼道。

孔耀華連忙問候:“賀師傅早!”周公館的門房也有兩處,一處對山,一處臨江。眼前這位賀門房,是跟着主人家從天津來的,屬於傭人裏邊的“元老”,孔耀華萬萬不敢得罪。

出了大鐵門,孔耀華挑着木桶來到江邊,卻見碼頭上正停靠着幾條漁船。

由於周家主人慷慨和善,附近經常有百姓前來兜售土產,漁民們也常常跑來推銷漁獲。

那些漁獲同樣分為兩種,最鮮美的刀魚、黃顙魚等類別,專門提供給老爺太太和少爺小姐。而漁民賣剩下的一些小魚蝦,周家也樂意花錢買來,當做葷腥給傭人們加餐。

孔耀華已經跟那些漁民混得很,邊打水邊開玩笑:“梅老坎,你們不去打漁撒網,跑來周家碼頭擺什麼空龍門陣?”

“你莫管,我們在商量正事。”梅老坎沒好氣道。

“啥子正事?”孔耀華隨口問。

一個外號風車車的漁民説:“紅陽末劫就要來了,全世界的人都要死絕,只有加入‘孔孟道’才能保平安。我們哥子幾個,正在商量哪天拜入‘孔孟道’。”

“鬼扯火的孔孟道,老子就偏不信,”另一個外號假老練的漁民説,“劉神仙就是個瓜批,腦殼壞掉了才入他的教。”風車車立即反駁:“對,劉神仙是瓜批,你假老練才是聰明人。現在好多人都要入教,就你假老練不入,紅陽末劫來了不死你!”梅老坎突然問孔耀華:“老孔,周先生入沒入教呢?”

“入啥子教哦,聽都沒聽説過。”孔耀華笑道。

風車車樂道:“周先生也是神仙,聽説還是劉神仙的師伯,他老人家本就不需要入教。”孔耀華愈發好奇,詳細詢問道:“你們到底在説些啥子哦?我都聽不明白。”漁民們立即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講述,很快把情況全部説出來。

原來,自從劉從雲回到重慶,城裏很快傳開一個説法:宇宙從誕生到毀滅,共經歷青陽、紅陽和白陽三個劫期。民國亂世正處於紅陽劫之末,即“二期末劫”,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難。屆時,除了“孔孟道”的信徒之外,其餘凡人都將隨舊世界一起毀滅。四川連年的戰亂和災荒,以及今年的大旱災,都是“紅陽末劫”的體現,如果沒有高人出手,旱災至少要持續百年之久,並且受災區域會從四川波及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典型的教末世論!

這就是劉從雲玩出來的鬼把戲,自從跟劉湘鬧翻以後,他在全川的諸多分壇隨之瓦解,信徒們各奔東西很難再聚。為了東山再起,劉從雲借鑑了華北某教派的理論,大肆宣揚末世論,恐嚇誘騙四川百姓入教。

但凡想要入教的,視其自身狀況貢獻財物。實在沒有錢的,如果有個一技之長,比如會打架、會寫字、會偷盜等等,也可以量才取用。

光桿軍閥羅澤洲第一個響應,高調捐出上百萬家產,在劉從雲那裏求得“保生符”。聽説此符可保全家命,包括家中的傭人,都能安然度過紅陽末劫。

羅澤洲視財如命,自然不可能捐那麼多錢,這都是他跟劉從雲商量好的。套用《讓子彈飛》裏面的一句台詞:“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通過末世論來恐嚇誘騙,劉從雲不僅能夠聚斂錢財,還能迅速的恢復其教派實力。

越是亂世,人就越信,更經不起嚇。

當初劉湘軍中有了劉神仙,劉文輝就請來個萬神仙,兩位軍閥打得如火如荼,兩位神仙的鬥法也萬分彩。

像楊森這種不怕鬼神的軍閥,因為被迫給劉從雲磕頭,直言説自己受了平生未有之恥辱。但實際情況呢,楊森因為童子的一句戲言,就派人殺盡地盤裏的狗——楊森字子惠,也即楊子惠,他本來很喜歡養狗。

四川方言裏把羊稱作羊子,某天他聽到一個孩童指着被狗追趕的羊羣説:“羊子會(楊子惠)被狗咬死。”楊森覺得大為晦氣,又隱隱到不安,於是便開啓了屠狗大業。

軍閥們都是如此,更何況升斗小民?

此時此刻,孔耀華聽漁民們講完末世論,也嚇得惶恐不安,自言自語道:“都説周先生也是神仙,末來了他能不能保我喲?”

“肯定可以,”風車車羨慕地説,“周先生是高人,你們這些當傭人的就享福了,四川死絕了你們都不會死。”

“那就好,那就好。”孔耀華猶有餘悸。

梅老坎突然有了新想法,他説:“周先生啷個厲害,比劉神仙還更兇,乾脆我們去找他求一張保生符!”

“要得,這個辦法要得,”風車車頓時大喜,“周先生心善,他的保生符肯定不要錢。快走,快走,哥子夥一起去找周先生。”大清早,剛剛起牀的周赫煊,面對前來求符的漁民一臉懵

什麼鬼?

第782章【妖道必須死】初冬將至,天氣驟涼。

整個四川依舊沒有大範圍降雨,只零星地區撒了幾滴。乾旱情況得不到緩解,而刺骨的寒風又帶來新問題,之前災民還只是忍飢挨餓,現在不得不面對飢寒迫的現狀。

於珮琛烤着火爐,身上穿了一件呢子大衣。這在民國是極為奢侈的面料,呢子做的衣服,價錢甚至可以跟皮草比肩。

聯想到那些還在冒死工作的同志,以及外面艱難掙扎的災民,於珮琛對自己現在的舒適生活,既到滿足,又覺得惶恐,有一種深深的罪惡。她拆閲着各地發來的信函,挑揀重要的單獨放好,不重要的集中起來準備自己代筆回信。

“叮鈴鈴!”電話鈴聲響起,於珮琛抄起話筒説:“喂,這裏是周公館。”

“不好了,不好了,”電話那頭傳來梁旭贊焦急地聲音,“於秘書,我是梁旭贊,請你趕快告之周先生,劉家台的粥場出大事了!”於珮琛連忙問:“出什麼大事了?”梁旭讚語速飛快地説:“數百饑民搶了警衞的槍,把臨時糧倉洗劫一空,其他饑民要麼跟着哄搶,要麼四散逃難。賑災員和警備隊死傷慘重,好多饑民也因混亂被踩踏致死!”於珮琛驚得猛然站起,説道:“你先別掛電話,我去找周先生!”兩分鐘後,周赫煊急忙來到書房,拿起電話沉聲道:“到底怎麼回事?説清楚點!”

“事情發生得很突然,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梁旭贊也説不明白,“李司令已經帶兵去鎮壓了,那些該死的混賬為了逃命,居然四處放火製造混亂!”

“我馬上過去!”周赫煊氣得渾身發抖,摔掉電話就下樓喊人。

朱氏三兄弟和傷愈的閔舟,都隨周赫煊來了重慶,甚至還帶來了他們的家眷。

其中,朱國福沒有住在周公館,而是四處籌措經費創建重慶國術館,其中大部分資金由周赫煊提供。朱國祿和朱國楨兄弟倆,則長期留在周公館做侍衞保鏢,輪前往大哥的國術館授課。

閔舟現在已經成了周赫煊的護院保鏢,還以洪門弟子的身份去重慶哥老會拜過碼頭。周赫煊如果要跟當地的三教九道,必派閔舟前去聯絡情,這種事對閔舟來説得心應手。

今天朱國祿在國術館執教,孫永振、朱國楨和閔舟全副武裝跟在周赫煊身邊,家裏只留下孫永浩防備宵小。

江輪從碼頭出發,繞過朝天門直奔劉家台。三個保鏢手裏都端着步槍,朱國楨甚至在船頭架起一機槍,遇到浮水而來的大隊饑民,若是鳴槍警告還沒效果,保鏢們是真的要開槍殺人的。

周赫煊最近來了三機槍,還從警備隊借來幾個士兵,家裏陽台上隨時架着兩槍,叉火力之下,只有正規軍帶着炮彈才能攻破。

亂世當中可以仁慈,但絕不能因仁慈而丟掉自家小命。最近四川各地都有富户被殺全家的傳聞,周赫煊不得不防,名聲面對餓瘋了的災民本不抵用。

當週赫煊來到劉家台粥場時,此地已經滿目瘡痍。無數驚魂未定的災民,被警備隊員持槍看管,正窩在一起瑟瑟發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