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時此刻,男主角的演員趴在道具木板邊緣,抓着費雯麗的手説着遺言。舞台側面的音樂指揮閉眼輕輕抖動指揮,小提琴手演奏着悲傷而舒緩的樂曲,時而有鋼琴聲點綴,代表那冰冷的海水和波濤。

這種表演方式很有意思,在周赫煊看來,就是把電視劇搬到了舞台上。

劇情、對白、表演、背景、道具、音樂、燈光……要什麼有什麼,跟坐在影院裏看電影沒有太大區別。

猛地,指揮家弓着的身體突然繃直,隨着指揮抬起,管絃樂隊的大小號開始演奏,鋼琴依舊低沉,但小提琴聲卻昂起來。

“要活下去……不……不能絕望,無論發生什麼,無論多麼艱難,快答應我……蘿絲,答應我……一定做到!”男主角的聲音顫抖而喑啞,卻在音樂的襯托下,迸發出刺穿人心的力量。

“我答應……”費雯麗絕望的痛哭起來。

“一定做到!”男主角的聲音漸漸虛弱不見。

費雯麗低聲痛哭:“我一定做到,傑克……我一定做到!”指揮家再次彎俯身,他右手示意小提琴和大小號停止演奏,鋼琴聲還在繼續,接着沉鬱的大提琴聲開始響起。

在悲哀的大提琴聲烘托下,整個劇場的氣氛陷入極度悲傷之中,舞台燈光也暗淡下來,有些的現場觀眾已經在抹眼淚了。

遲來的救生艇把費雯麗接走,一個倫敦頂級的女歌手站在側舞台,在管絃樂隊的伴奏下開始歌唱:“Everynightinmydreams,Iseeyou,Ifeelyou,ThatishowIknowyougoon……

We'llstayforeverthisway,Youaresafeinmyheart,Andmyheartwillgoonandon.”後世動了無數人的《我心永恆》,放在30年代的英國宛若大殺器。因為此時的行歌曲尚未發展成,當那優美動人的旋律和刻骨銘心的歌詞,響徹在觀眾的耳邊時,帶來的震撼簡直無以復加。

“嗚嗚嗚……”許多女觀眾小聲泣着,不停地使用手帕擦淚。

艾伯特王子自言自語道:“這……這首歌,這個故事,太……太令人難忘了。”伊麗莎白王妃則痴痴地念叨着歌詞,彷彿是想起某個讓她難以忘懷的人:“Youaresafeinmyheart,andmyheartwillgoonandon(你活在我心中,而我心永恆)……Youaresafeinmyheart,andmyheartwillgoonandon……”台上的費雯麗已經消失,只有那位女歌手仍在歌唱,當最後一個音節落下,舞台的幕布緩緩降落。

劇場裏只剩下零星傳來的泣聲,而當幕布再次打開,全體演員站在舞台上謝幕時,無數觀眾轟然起立,報以雷鳴般的熱烈掌聲。

“薇薇安!”

“薇薇安!”

“弗雷!”

“弗雷!”

“傑克!”

“蘿絲!”

“……”人們瘋狂呼喊着男女主角演員的名字,更有些直接喊着戲劇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費雯麗和那個叫弗雷的男演員,已經靠演出征服了現場觀眾,只要再演出幾場,他們的大名必然響徹倫敦。

周赫煊特地給費雯麗起了個藝名叫“薇薇安·利”,翻譯成中文就是“費雯麗”。

艾伯特王子本身就是個狂熱的戲劇愛好者,他看完演出極為動,帶着王妃親自上台與演員們握手,還特地問唱歌的女歌手:“那首歌叫……叫什麼?”女歌手微笑着回答:“《我心永恆》。”

“好……好名字,是誰寫的?”艾伯特追問道。

女歌手指着台下觀眾席:“周赫煊先生。”艾伯特動得都忘記了口吃,連連誇獎道:“寫得好,唱得也好!”這場演出顯然是極為成功的,周赫煊租用倫敦大劇院的時間是三天,接下來兩天的表演座無虛席,可以説是場場爆滿。原本打算坑周赫煊錢的劇院老闆,高興得天天拜訪周赫煊,最終獲得了本劇的演出許可,代價是每場演出的收入分半成給周赫煊和蕭伯納(編劇)。

費雯麗和那個叫弗雷的男演員,也成為倫敦炙手可熱的新星,並且兩人還莫名其妙的曝出緋聞。

《我心永恆》這首歌也迅速行起來,某些觀眾為了學會歌曲,特地天天買票觀看演出。倫敦的一些唱片公司也找上門來,希望把這首歌灌成唱片,出價最高者希望用1000英鎊買斷版權。周赫煊當然不願意,只賣了五年的英國唱片版權,版税300英鎊——可以買兩輛低端轎車了。

隨着戲劇演出在英國走紅,《泰坦尼克號》小説原著很快賣斷貨,這在低的英國圖書市場顯得極為搶眼。

英國的其他城市還好,倫敦已經到了“逢人便説泰坦尼克”的地步。周赫煊作為原著作者,以前只在英國學界有影響力,這次卻是在民間走紅了,火得一塌糊塗!

第496章【實驗成果】倫敦港。

一艘遠洋客輪緩緩停靠,片刻之後,數位中國人出現在碼頭上。

新任的中國駐英公使郭泰祺,伸手接着天空中飄下的細雨,望着煙雨朦朧的倫敦城,慨道:“倫敦不愧是霧都,今一見,名不虛傳。”負責接船的使館工作人員,上前問候道:“這位可是郭泰祺郭先生?”

“我就是郭泰祺。”郭泰祺答道。

工作人員説:“郭先生,我叫陳殿生,是駐英使館秘書處幹事。”

“鄙人初來乍到,還請陳秘書帶路。”郭泰祺抱拳説。

為什麼周赫煊在倫敦停留兩個月之久,一直沒有和中國駐英使館聯繫?很簡單,中國駐英公使一職空缺無人。

上一任中國駐國聯全權代表兼駐英公使是施肇基,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施肇基積極向國聯申訴。國聯的決議很可笑,本不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採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立場,同時警告中國和本政府,要求雙方避免事態擴大,自己尋求撤軍的辦法。

施肇基只能繼續申訴,國聯再次做出“停止衝突,雙方撤兵”的決議,不但要求本撤兵,還要求中國停止攻擊關東軍。

國聯的態度讓施肇基頭疼,南京政府的做法更是讓施肇基憤怒。

11月底,南京政府命令施肇基採取行動,請求國聯把錦州劃為中立區。緊接着在12月初,南京政府又發來指示,説“錦州中立區”案不能接受,軍如果繼續進攻錦州,我國將採取自衞的辦法。

偌大一箇中國,東北土地都要被寇完全佔領了,南京政府的外政策居然前後矛盾,這讓負責此事的外官如何處理?

施肇基被搞得焦頭爛額,在積極尋求國際幫助的同時,他還得應付愛國者的抗議。結果他等來的是蔣介石宣佈下野,中央官員們忙着權利鬥爭,施肇基本人還在巴黎被愛國留學生打傷。

心灰意冷之下,施肇基選擇辭去國聯代表職務(由顏惠慶接替),隨後又辭去了中國駐英公使職務(改任駐美公使)。

中國駐英公使一職因此空缺數月之久,直至中國和本就淞滬之戰達成停戰協議,郭泰祺才被任命為新的中國駐英公使。

使館派來的汽車穿行在細雨當中,準備在英國大展拳腳的郭泰祺,迫不及待地説:“陳秘書,英國現在的情況如何,你大致給我講一下。”陳殿生道:“英國的政治局勢現在很亂,自從去年工黨內閣下台以後,一直由聯合內閣執政。聯合內閣屬於多黨政府,各派系之間爭權奪利,可以用羣龍無首來形容。”

“難怪植之先生(施肇基)要主動辭職,世事艱難啊!”郭泰祺苦笑着慨。

中國政府的外政策前後矛盾不説,英國政府又是個令出多頭的聯合內閣,外官就怕遇到這種情況。如此形勢,郭泰祺本別想獲得英國的支持,他必須跟英國內閣各派系都搞好關係,才能一點點的慢慢打開局面。

陳殿生突然説:“郭先生,我建議你履任後,先去拜訪周先生。”

“哪個周先生?”郭泰祺愣道。

“周赫煊先生。”陳殿生解釋説。

“是他啊。”郭泰祺笑起來。

郭泰祺是見過周赫煊的,就在幾個月前的國難會議上。他不僅參加了國難會議,還以中國外部次長的身份,擔任中停戰談判的南京政府首席代表。

郭泰祺問:“周先生在英國很有影響力嗎?”陳殿生笑道:“周先生已經名滿英國,整個倫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聽説他還跟英國的艾伯特王子是至好友,與蕭伯納大師結成忘年知己。郭先生若想在英國快速打開局面,不如請周先生代為引薦,多多結識一些英國的名政要。”

“名滿英國?”郭泰祺唏噓道,“周先生不愧是國際名士,如果有他相助,我這一趟應該可以輕鬆許多。”郭泰祺屬於汪兆銘一系,去年還參加了廣州的反蔣政府。他雖然也屬於妥協派外官,但基本底線還是有的,九一八事變前沒有暗中勾結本人,這次出任駐英公使確確實實想做事。

在抵達駐英使館後,郭泰祺都沒來得及休息,就迅速投入工作當中,把使館的基本情況瞭解一番。結果發現,他接手的就是個爛攤子,前任公使由於收回領事裁判權等問題,已經大大的得罪了英國保守黨,而好的工黨又四分五裂處於在野狀態。

整個英國,本沒人把中國使館當回事兒。郭泰祺這個外公使,想要會見英國的外大臣,對方都拖拖拉拉總説沒空。

兩天後,郭泰祺拋開各種瑣碎事務不管,跑去旅館拜訪周赫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