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蔣介石已經連“剿匪”都不敢剿了,急忙調回部隊應付反蔣聯軍。張學良也讓人緊盯西北和華北,不敢有分毫懈怠,哪有力去對付本人?

如果一切都是巧合,那也太巧了吧。……北平。

周赫煊怒氣衝衝地來到張學良官邸,當着于鳳至的面質問道:“六帥,為什麼還不調集鋭回防東北?”張學良愣了愣,對子揮手道:“於大姐,你先回避一下,我跟明誠談要緊事。”于鳳至朝周赫煊點頭微笑,説道:“你們兩個慢慢聊。”等於鳳至離開以後,張學良才説:“閻百川已經回山西了,馮煥章又在不斷挑事,現在華北、西北各軍皆不穩,隨時可能串聯反叛。我哪裏還敢擅動軍隊?”

“那本人就不防了?”周赫煊説,“本人在東北策劃有大陰謀,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別跟我説不知道!”

“我當然知道,但那是本軍部自作主張。”張學良一副有成竹的樣子。

局勢發展到現在的地步,蔣介石、張學良、閻錫山都知道本人會動手,甚至連中國和本的報紙都有相關消息。

早在七月份,察覺本人陰謀的賀耀祖,便密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官會議,決於南滿設置常備師團,此種於我國主權極有妨礙,即於領土之完整上可謂發生大危險……查本政府對滿政策近有改變……如宇垣總督正式言明,原來統治鮮滿為二元制,現改為一元制……”張學良拿出一份機要文件,遞給周赫煊説:“明誠且勿擔憂,你先看看這個。”周赫煊翻開文件仔細閲讀,卻是奉系間諜從本發回來的情報,情報內容明言:本關東軍準備9月底動手。但關東軍的陰謀已經本政府對此深表憤怒,外相幣原為此向陸軍大臣南次郎提出質問。

等周赫煊把情報文件看完,張學良才説:“明誠,你對東北的判斷非常準確。但我們不必擔憂,本內閣是反對軍部出兵的,他們自會約束關東軍的惡劣行為。而且,關東軍策劃多時的陰謀,已經完全暴無遺,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將計劃作廢。”周赫煊瞬間想明白,為什麼老蔣會壓制國內的排運動,為什麼會密電張學良不得挑釁方。

原來,不管是蔣介石,還是張學良,他們對本關東軍的陰謀都已知悉,也知道本內閣堅決反對軍部的計劃。因此他們把希望寄託在本內閣身上,認為內閣可以約束關東軍的自作主張,而東北軍需要做的,就是忍讓再忍讓,堅決不給關東軍出兵的藉口。

周赫煊苦笑道:“六帥,你真的認為,本內閣能夠約束關東軍?”張學良非常肯定的説:“這是自然,本跟中國不一樣,他們是政權穩固的統一政府。既然本內閣反對武力擴張,關東軍又怎麼可能成事?”

本文官是反對,但武將早就想着打仗啊,”周赫煊大聲疾呼道,“關東軍決定9月底動手的計劃雖然暴,但他們絕對不會把計劃作廢,反而可能提前行動,行動期多半就在九月中旬!”

“明誠,你想得太多了,”張學良安撫解釋道,“這一年來,我加大了對本國內的情報工作。本內閣和陸軍部是觀點對立的,陸軍部想要在東北擴張,但一直遭到內閣的否定和打壓。我們必須配合本內閣,儘量予以忍讓,不給本關東軍出兵的藉口。一旦我們反應烈,很可能本內閣就壓不住軍方。此時正值多事之秋,天災內亂頻發,就算要和本人動手,也得把眼前的難關先渡過再説。”周赫煊眼神冰冷地瞪着張學良,質問道:“也就是説,如果本關東軍攻打瀋陽,你會選擇不抵抗?”

“關東軍沒那麼大膽子,最多在南滿線一代挑釁,”張學良自信地説道,“就算關東軍真的攻打瀋陽,我們也可以聯絡本內閣和國聯,勒令其即刻退兵,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周赫煊問:“如果本關東軍攻下瀋陽後,不聽本內閣的命令,繼續進攻侵佔整個東北呢?”張學良説:“不可能的,本內閣和國聯不會容許關東軍胡來。”

“你已經決定了?”周赫煊失望地問。

張學良點頭道:“決定了,也只能這樣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那你就等着成為中國的罪人吧,告辭!”周赫煊拂袖而去,他要親自去一趟東北。

張學良的老病又犯了,那格從來就沒改過。

“中東路事件”時,張學良把希望寄託在蘇聯內亂,不敢大規模打仗上邊;而即將爆發的“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又把希望寄託於本內閣和國聯,想要等關東軍自行撤兵。

打鐵還需自身硬啊,哪有等着對方出差錯的?

本內閣確實反對關東軍出兵,但他們在滿蒙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只要關東軍制造出既成事實,那麼內閣就必須妥協——歷史上,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本內閣對此強烈反對,確實如張學良所期待的那樣,敦促關東軍趕快撤兵。

然而結果如何呢?

至10月份,本少壯派軍官發動政變,雖然這次政變以失敗告終,卻把本首相給嚇到了。為了延續內閣壽命,本首相不得不開始協調軍政關係,並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關東軍侵佔東北。

本陸軍部對此還不滿意,最終在12月份把本內閣得集體辭職,他們可以更加肆無忌憚的實施擴張計劃。

第437章【勸諫】瀋陽郊外,馮庸大學。

場上,一個班級正在上體育課,學生們手持木槍,跟着教官一起練習刺刀拼殺。

“喝!”

“殺!”

“殺!”抬槍,前突,刺殺,收槍,格擋,刺殺……一個個簡單有效的動作,重複了不知多少遍。

早已戒煙的馮庸,此刻站在校長室的窗後,着煙默默注視那些學生,突然轉身問道:“你真的肯定,關東軍近就要動手?”周赫煊説:“五哥你長期在東北,應該知道本人的動向。今年關東軍三番五次挑事,前不久甚至在瀋陽街頭搞軍事演習,他們難道是鬧着玩的?”

“小六子怎麼説?”馮庸問。

周赫煊道:“張漢卿已經接到確切情報,本人會在月底出兵。但他跟蔣介石都傾向於不抵抗,認為本內閣會勒令關東軍撤兵。”

本內閣又是什麼態度?”馮庸問。

“這一屆的本內閣,是幾個月前剛剛組閣的,”周赫煊解釋説,“由於本國內經濟危機嚴重,所以本內閣把主要力都放在內政建設上,堅決反對武力擴張。”馮庸鬆了口氣説:“那還好,只要本政府不想打仗,那就還有緩和的餘地。”周赫煊道:“五哥你看過我那本《菊與刀》,應該知道本人有下克上的傳統,本內閣怎麼可能管得住那些軍人?”馮庸喃喃説道:“不至於吧,連內閣都無法約束軍隊,那本陸軍部豈不是要造反?”周赫煊説:“自1921年華盛頓會議後,本一直在大規模裁軍。1921年本軍費為7億3千萬元,到去年截止,已經裁減到5億元以下。但本明治維新以來,一直奉行軍事優先原則,培養了大量職業軍人。這些職業軍人沒有其他特長,只會打仗,裁軍等於砸了他們的飯碗。本軍人對政府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我猜,這次只要本內閣反對擴張,本的少壯派軍官很可能發動政變。”

“那麼進?”馮庸驚訝道。

“我無法説服張漢卿,你知道他的脾氣,他打定的主意很難更改,所以我才來找你。”周赫煊説。

周赫煊對張學良的稱呼都變了,顯然對此極為生氣。馮庸嘆息道:“我能做什麼?”

“一旦本人動手,我們就以最快的速度炸掉瀋陽兵工廠,”周赫煊咬牙切齒道,“即便是全部毀掉,也不能留給本人!”馮庸遲疑道:“萬一我們把兵工廠炸掉,關東軍卻退兵了怎麼辦?”周赫煊反問:“你覺得可能嗎?”

“我再勸勸小六子,讓他把兵工廠先搬走。”馮庸不敢答應,因為這件事情太大了,他負不起那個責任。

瀋陽兵工廠的搬遷很困難,這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擁有鑄槍、鑄炮、炮彈和輕機槍四廠,機器8000餘台,還設有科學研究會,集中研發軍工科學技術。

就在兩個月前,瀋陽兵工廠甚至自行研發出10發子彈的自動步槍。歷史上,這款自動步槍的圖紙消失不見,很可能是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有人故意銷燬或帶走了。

如此規模龐大的兵工廠,本不可能悄無聲息的毀掉,更何況那裏還有軍隊駐守。

馮庸帶着周赫煊,又再次趕往北平,深更半夜的把張學良從牀上叫起來。

張學良着惺忪睡眼,苦笑道:“明誠,你還真不放過我啊。”周赫煊語氣冰冷道:“我知道你膽子小,不敢招惹本人。但瀋陽兵工廠你能做主吧,難道你想資敵,把那些東西都留給關東軍,以後用來侵略中國?”張學良安撫説:“明誠,我已經拍電報跟本外相幣原先生涉過了。他向我保證,東北絕對不可能發生大事變,他已經嚴厲斥責本陸軍部了。只要關東軍敢亂來,本陸相就會被彈劾,甚至是被撤職,關東軍也必然撤兵。還有,南京政府那邊,已經知會了英美法三國公使,他們也向本政府發出了譴責,國聯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國聯的譴責有用,還拿軍隊來幹什麼?本內閣更是不靠譜,他們自己都要完蛋了!”周赫煊氣憤道,“你要是不搬遷軍工廠,我就親自帶着炸彈,去把那裏全部炸掉!”馮庸也跟着勸説:“六子,凡事防患於未然。你採用不本關東軍的做法,可能是對的,但也需要給自己留後路啊。先把兵工廠的機器運走,等事態平息以後,再運回來也不遲。”張學良默不作聲,表情極為糾結。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