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公報》的報道一出,《晶報》的競爭對手們紛紛落井下石。而上海的文化圈子也隨之發力,把《晶報》罵得狗血淋頭。
從這裏就能看出,周赫煊在民國文壇的影響力有多大。作家、詩人、批評家……認識或不認識的,無數人站出來幫忙,瞬間就把《晶報》給罵得懵,銷量至少鋭減三分之一。
千萬不要跟文人玩筆桿子。
事情以《晶報》公開道歉,並賠償1000元名譽損失費結束。阮玲玉當着記者的面,宣佈把這1000元捐給災區,獲得輿論的廣泛讚譽。
數後,《神女》電影版的籌備初步完成,阮玲玉也進劇組開始拍戲了。
而張學良的子于鳳至,也從東北趕來,夫婦倆一同前往南京開會,蔣四小姐的處境變得有些尷尬。
至於周赫煊,當然也跟着去南京。因為教育部向他發出了邀請,商討“中國語言文字學會”的創建事宜,同時還有個勞什子的“亞洲文化協會”要成立。
以周赫煊的文化影響力,這些大型協會是必須邀請他的,否則成立起來都沒有權威。
第400章【漢語和漢字】中國語言文字學會籌建討論會議,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舉行。包括趙元任、錢玄同、王國維、吳稚暉、黎洪熙、陳懋治、沈兼士、黃侃等諸多語言文字學家,都受邀來此,共同討論漢語漢字的發展問題。
會議是由教育部主導的,標準國語拼音表(羅馬字拼音)已經制定出來,馬上就要最終確定,然後向全社會公開。會議的議題主要有兩點:一是大家竭力推廣標準國語,二是商討漢字簡化問題。
推廣標準國語大家都沒有異議,畢竟方言太多不利於,但在漢字簡化問題上,大家爭論得格外
烈。大致分為三派:一派比較守舊,認為繁體字不需要改動;一派主張改革,要求推廣簡化字;最後一派則無比
進,認為應該廢除漢字,改用拉丁字書寫。
廢除漢字派由於比較扯淡,毫無作
可言,他們提出的方案很快就被排除。
剩下的便是繁體派和簡體派之爭了……
錢玄同拿出一疊稿子説:“這是我五年前制定的《第一批簡字表》,共收錄2000多個簡化字。這些簡字並非我生造的,都是取自已有古籍,在推廣上並沒有什麼難度。我認為,漢字必須簡化,這才有利於印刷、出版、學習和傳播。不但如此,我認為教育部應該出台文件,倡導使用新式標點、阿拉伯數字、公元紀年法、漢字橫行書寫。比如許多報刊,就還在採用豎行書寫方式,這是很不方便的,也給大眾做出了錯誤示範。我建議,政府應該下令,所有報刊必須橫排印刷!”蔣夢麟前段時間卸任了教育部長一職,這個職務暫時處於空缺狀態。教育部副部長段錫朋説:“關於推廣新式標點和橫排書寫這些議題,我們以後再討論。簡化字嘛,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但能不能獲得教育部通過,必須召開教育部大會才能決定。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要問題,是標準國語和漢字的推廣,以及籌建中國語言文字學會。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暢所言。”趙元任舉手道:“推廣標準國語,我認為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廣播,廣播聽眾人數眾多,但播音員的國語發音卻很有問題。就拿中央廣播電台來説,這是中央政府的直屬電台,但國語説得依舊很糟糕。”段錫朋點頭道:“我會跟中央電台溝通聯繫,趙教授請繼續。”趙元任又説道:“第二就是唱片,教育部可以錄製國語唱片,用標準國語朗誦詩歌、散文和小説。這些唱片應由教育部採購,下發到各所大學和中學。也可以提供給電台,在廣播裏播出。還可以在市面上銷售,供那些有心學習國語的人購買。”
“嗯,好主意,”段錫朋笑道,他扭頭看着周赫煊,“周先生一直不説話,你有什麼好建議嗎?”周赫煊是懶得説話,有趙元任、錢玄同這些語言文字學家在場,他本不用表達自己的觀點。
至於推廣現代漢語拼音,周赫煊連想都沒想過。錢玄同、吳稚暉那幫人忙活了十多年,南京政府又組織人力物力兩年多,終於搞出羅馬字拼音方案和字典,怎麼可能推翻棄用?
特別是《國音字典》,那可是“國黨四老”之一吳稚暉親自編寫的,全部採用羅馬字拼音。如果有誰敢提議另行使用別的拼音方案,估計吳稚暉會氣得跳起來——他的心血豈不是白費了?
見教育部副部長點名,周赫煊笑道:“那我就表達一下我的觀點吧,我支持推廣標準國語,也支持推行簡化漢字。在國語推廣上,趙教授説得很有道理,我只補充一點,除了廣播和唱片,還可以利用電影。”
“電影?”段錫朋不解道,“現在中國的電影都是默片,本不發聲的啊。”周赫煊説:“中國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已經制作完畢,可能再過半個月就能上映,今後的有聲片會越來越多。教育部可以聯合出版部門制定條例,中國有聲電影必須使用國語,方言電影一律不得上映。”
“可以,我會注意的。”段錫朋點頭説。
接下來,眾人又開始討論中國語言文字學會的章程構架,説着説着,不知怎麼又轉到簡繁體之爭上。
“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繁體漢字是正統,一旦簡化就成了殘體字,我反對簡化漢字。”黃侃態度堅決道。
錢玄同道:“簡體字古已有之,唐宋時代就有,到了民國反而倒退了?”考試院長戴季陶猛拍桌子:“誰要簡化漢字,我把他給簡化了!漢字就是繁體字,繁體字就是漢字,一筆一劃都不能少!”吳稚暉哈哈大笑:“你們就別爭了,要我看啊,還是直接廢除漢字方便。”得,一羣神仙打架。
黃侃就不説了,瘋子一個,逮誰咬誰,但他在這個會議上就是個小角。
可怕的是戴季陶和吳稚暉兩人,都是蔣介石的師爺智囊,然而他們的觀點剛好相反。
戴季陶主張保留繁體字,歷史上蔣介石在30年代推行簡化字,戴季陶反對得最兇,甚至三個月不參加任何國黨會議,硬生生得蔣介石取消簡體字推廣計劃。
吳稚暉更加進,號召廢除漢字,讓漢語拉丁字化。這傢伙也是個瘋子,外號“瘋狗師爺”,他發起火來連自己都罵。
由於不滿蔣介石排除異己的做法,吳稚暉大白天打燈籠去見蔣介石。蔣介石問他:“稚暉公,大白天開會你打個燈籠幹什麼?”吳稚暉學着寧波腔説:“娘希匹,這裏太黑暗,太黑暗了!”去年蔣介石拜託吳稚暉邀請李濟深,結果李濟深一來南京,直接被蔣介石扣押。吳稚暉氣得直跺腳,讓衞隊長轉告蔣介石:“你是婊子養的!”蔣介石專程去拜訪吳稚暉,吳稚暉推開窗户大喊:“吳稚暉不在家!”現在兩個脾氣大的人鬧起來了,戴季陶分毫不讓地説:“姓吳的,你要廢除漢字,你就是數典忘祖!”
“你還抱殘守缺呢,你家的夜壺怎麼不一直用舊的?30年老夜壺的陳釀最香!”吳稚暉嬉笑怒罵。
錢玄同頭疼道:“各退一步,各退一步。廢除漢字太麻煩了,政府公文、報刊雜誌、科學書籍全都要廢掉,得不償失。但繁體字確實又不利於傳播,咱們先一步步來,最好的方法就是推行簡化字。”説着,錢玄同對周赫煊道,“周先生,你來講兩句!”
“怎麼又扯上我了?”周赫煊狂汗。
錢玄同道:“我聽人説,周先生寫文章的手稿,在清華講課用的講義,全都是簡化字。你來講講自己使用簡化字的心得吧。”
“我啊,”周赫煊笑道,“我用簡化字也就圖個方便,目前暫時還沒誰有閲讀障礙,連蒙帶猜都能認識。”戴季陶拍桌子説:“政府公文、法律條款也要靠連蒙帶猜嗎?”周赫煊翻翻白眼,懶得再廢話。蔣介石下令推行簡化字,都要被戴季陶懟回去,更何況他一介白身。
這次關於漢字發展的討論,顯然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第401章【教科書】民國是個有趣而又無奈的年代,就拿眼前這些吵架的人來説,思想之混亂可見一斑。
吳稚暉和錢玄同兩人,其實都屬於“廢漢字派”。他們也知道廢漢字無法一蹴而就,需得慢慢來才行,比如先搞簡化字,一步步過渡到拉丁字母。
這個思路跟新中國初期完全相同,我黨也是準備先簡化漢字,最終讓漢字完全字母化。
會議結束後,錢玄同主動找上週赫煊:“周先生,有沒有興趣一起聊聊簡化字?”周赫煊笑道:“我的國學基礎很糟糕,在語言文字方面也沒有多少研究。”
“非也,非也,”錢玄同擺手説,“太炎先生看過你的小説手稿,他説裏面全是簡化字,而且有些簡化得非常過分。就此來看,你我乃是同道中人。”錢玄同也是章太炎的學生,曾和魯迅一起,跟隨章太炎研究音韻、訓詁和《説文解字》。錢玄同以前還是《新青年》的編輯,積極推進白話文運動,正是由於他向魯迅邀稿,才誕生出《狂人記》這篇小説。
周赫煊好笑道:“疑古先生,我們可非同道中人。我希望漢字能夠適度簡化,但我堅決反對廢除漢字,我們的出發點完全不一樣。”
“我也不想廢除漢字啊,”錢玄同慨地説,“但時代發展至今,漢字已經漸漸落伍了。不管是自然科學的表達運用,還是知識訊息的傳播,漢字使用起來都極不方便。漢字的字母化是歷史大勢所趨,我們這代人不過是推動者而已,希望子孫後代能夠因此受益吧。”周赫煊默然,他不想再爭論,因為不可能説服對方。
周赫煊主動轉移話題問:“聽説令公子在北大讀書?”
“你説老三啊?”錢玄同笑道,“他在讀北大預科,也兼聽本科的課程。年輕人想法不一樣,我本想把他培養成國學人才,結果他對物理更興趣。”周赫煊説:“學物理好,國家最需要理工科人才。”錢玄同道:“但願他能學出個名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