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學良搖頭嘆息道:“我把他調離東北大學,就是不想他在學校裏搞這套。沒想到此人死不改,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究竟什麼情況?”周赫煊好奇問。
張學良詳細解釋一番,周赫煊終於完全搞明白。
原來臧啓芳、周守一和高惜冰等人,在東北大學成立了一個“六一學會”,表面標榜學術研究,暗地裏卻在積極搞黨化工作。
張學良對此略有耳聞,於是把奉天省長劉尚清調去接管學校。劉尚清卻被攛掇着把東北大學改為學院制,臧啓芳等人分別擔任各大學院的院長,大肆培植學生黨羽,力圖讓國黨的勢力染指東北教育界。
為了進一步控制學校,臧啓芳等人還聯名上書張學良,指控副校長劉鳳竹侵校款。甚至暗地裏慫恿學生鬧事,東北大學這兩年的某些學運活動,就是“六一學會”悄悄支持的。
張學良惱怒之下,把“六一學會”的主要負責人全部撤職。但他又是個心軟念舊情的,畢竟臧啓芳做過他的家庭教師,還給他當過機要秘書,腦子一熱便啓用臧啓芳擔任天津市長。
“臧啓芳此人,確實才華出眾,而且他也是真心為國,搞黨化教育並非為一己之私,”張學良無奈苦笑道,“我把他調來天津做市長,就是讓他改過自新,哪想到他居然執不悟。”周赫煊問道:“現在你準備怎麼處理?”
“剛剛任命的市長,總不能馬上就撤換,”張學良想了想説,“這個天津市長,就讓他再做一段時間吧,農曆新年過後我就換人。”有句話叫慈不掌兵,政治鬥爭同樣如戰場。
張學良明顯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他太仁慈了。換成老蔣的話,如果手底下出現二五仔,一擼到底都是輕的,不好還要人道毀滅。哪還會繼續委以重任,期盼着對方改過自新?
教育界雖然沒兵沒錢,似乎啥都不能幹,但在民國時期卻極有影響力,無論哪個派系都非常重視。
東北大學雖説是公立學校,但其實跟私立沒有區別。建校時張學良私人捐贈了180萬元,每年由東北地方財政撥款維持,甚至抗期間東北大學內遷,同樣是張學良在解決經費問題。
説白了,東北大學就是張學良的私有物品,容不得有人搞黨化教育。
咱們多次提到的羅家倫校長,就因為強行搞黨化教育,此時都已經離開清華了。
中原大戰期間,閻錫山、馮玉祥試圖弱化南京政府在北平的影響力,多次攛掇清華師生對羅家倫發難。
清華師生早就對羅家倫不滿,一時間紛紛響應“驅羅運動”,清華學生代表大會甚至提出“請羅家倫自動辭職”的議案。
羅家倫還想繼續玩以退為進的策略,一邊向南京發電報辭職,一邊在清華宣佈辭職。結果師生們將計就計,直接承認了羅家倫的辭職,並督促他趕快出學校政務權利。
羅家倫巧成拙,瞬間懵
,黯然離開清華。他到現在都還想不通,自己為清華做了那麼多貢獻,為什麼清華師生就不領情呢?
原因很簡單,羅家倫太自大了。
30歲的少將,30歲的大學校長,做起事來意氣風發,羅家倫得罪的人還少?他甚至把清華的教授當成自己手下,説話時每每是居高臨下的態度,清華的系主任都被他隨意呵斥。
最糟糕的是羅家倫的黨化教育和軍事化教育,把清華學生搞得幾乎要瘋掉,恨不得這傢伙趕快滾蛋。
“唉,不説這些了,”張學良笑道,“我過幾天要前往上海,明誠跟我一起去吧。”張學良這次南下,是去正式就任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的,順便還要跟蔣介石拜把子。
似乎,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沒有幾個好下場?
第391章【又一個四小姐】張學良站在輪船甲板上,望着遠處的港口碼頭,頗為懷的嘆息道:“時隔五年,終於又來上海了!”周赫煊笑問:“六帥是想到了哪位故人?”張學良面
微窘,隨即笑道:“上海的故人還真是多。”要説張學良五年前在上海最美妙的經歷,自是與宋美齡的邂逅。一個把對方形容為“萊茵河畔的騎士”,一個在晚年當着老婆的面對記者説“若不是當時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
少帥一生就是在紅粉堆裏打滾兒的,珍妃的侄女嫁給溥儀的弟弟不久,便與張學良關係曖昧。北洋前總理朱啓鈐的女兒、天津豪門梁家的兩位小姐,都跟張學良眉來眼去。
甚至後來墨索里尼的女兒艾達,都暗戀上了張學良。艾達的丈夫在中國當外公使,兩人因公事會面,張學良負責陪艾達在北平遊玩了幾天,然後又派車送她去天津坐船。
艾達在前往上海的路上大聲痛哭,原因是張學良不怎麼理她。張學良聽説以後莫名其妙,他真沒過墨索里尼的女兒啊,兩人的接觸純粹屬於外
應酬。
後來張學良前往上海戒針(用嗎啡戒鴉片,染上嗎啡癮),艾達每天早晨都要給張學良的醫生打電話,偷偷詢問張學良的病情,這單相思可是夠痴的。
拋開軍閥領袖的身份不提,張學良此人極有魅力。不僅女人容易喜歡上他,就連男人都容易對他產生好,認為這個人值得做
心朋友。
只要跟張學良做朋友,你有困難時都不用主動開口,他只要知道了肯定幫忙。搞什麼慈善活動,搞什麼教育事業,但凡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就算陌生人找到張學良,他都會非常大方的掏銀子,而且動輒就是十萬元以上。
這是個好朋友,好兄弟,好上司,唯獨不是個好領袖。
張學良這次來南方,只帶了幾個副官隨員。他的子于鳳至還在東北做慈善,要過段時間才來上海匯合,然後夫
倆一起前往南京就職。
輪船靠岸,周赫煊跟着張學良走下舷梯,便看到碼頭上山呼海嘯,接場面顯得格外隆重。
上海市長、國黨上海黨部負責人張羣,率隊走上前來接,熱情地握手道:“張司令,總算把你盼來了!”
“嶽軍兄,”張學良微笑道,“這裏不是正式場合,稱我漢卿便可。”張羣跟張學良也是老相識,中原大戰期間天天找張學良打政治麻將的就有此人在。他身後還有顧維鈞、蔣履福等人,都是張學良的老朋友。
眾人跟張學良握手問候結束,張羣又主動跟周赫煊握手:“周先生,我們又見面了。上次有些誤會,還請見諒。”張羣説的誤會,自然是上海黨部封周赫煊的作品。
周赫煊笑道:“哪裏哪裏,小事不值一提。”顧維鈞也熱情地説:“周先生,久仰大名,今天終於有幸見面。”
“彼此彼此。”周赫煊由衷地説道,對民國曆史稍微有點了解的人,豈會沒聽過顧維鈞的大名?
這位民國時代最偉大的外家,前兩年一直被南京政府通緝。就因為中原大戰,蔣介石想要籠絡張學良,才撤銷通緝令,把顧維鈞請回來做説客。
至於顧維鈞身邊的蔣履福,同樣是個外官。最重要的是,蔣履福有個女兒叫蔣士雲,人稱蔣四小姐。
周赫煊很快便看到蔣四小姐的真容,就在當晚的接待宴上。她身上既有蘇州女子的温婉,又有歐陸時尚風采,一身洋裝穿在身上別有韻味。
“張先生你好,還記得我嗎?”蔣四小姐巧笑嫣然地看着張學良,眼神中還帶着些羞意。
張學良看到蔣四小姐眼前一亮,但又實在想不起來,只能問道:“這位小姐是?”蔣履福介紹説:“這是小女士雲,三年前跟漢帥一起吃過飯。”
“哦,原來是蔣小姐,你好,你好!”張學良其實本就沒有印象。三年前蔣士雲才13歲,黃
丫頭一個,如今卻已出落得跟朵花兒一樣,完全判若兩人。
周赫煊在旁邊看得好笑,張學良跟“四”真是有緣啊,以前有趙四小姐、朱四小姐,現在又來個蔣四小姐。
蔣四小姐從13歲開始便暗戀張學良,此時再見芳心大動,注意力全在張學良身上,把周赫煊這個大學者都直接忽視了。
直到有人介紹,蔣四小姐才回過神來,動地和周赫煊握手説:“周先生你好,我非常喜歡您的作品,特別是你寫的那些詩歌和小説。”
“承蒙錯愛。”周赫煊微笑道。
今天晚宴的主角是張學良,周赫煊刻意低調,一直默默地吃菜。但他明顯是不容忽視的,顧維鈞、蔣履福等外官,以及張羣等上海地方官員輪番敬酒,不知不覺就已經喝下十多杯。
張學良面面俱到,跟誰都能聊得起勁。但他偶爾故意説些年輕人喜歡的話題,用來引蔣四小姐的注意,一頓飯還沒吃完,兩人已經眉來眼去了。
隨後的幾天,張羣每天都安排有節目,要麼設宴款待,要麼舉辦舞會,把上海的頭面人物都請了個遍。就連杜月笙這種青幫大佬,都跟張學良混得非常了。
而每當張學良出現,蔣四小姐必然在場,兩人經常用英語説悄悄話,頗有些你儂我儂的意味。
張學良和蔣四小姐的緋聞,瞬間就傳遍了上海灘,蔣四小姐也因為頻頻出席舞會,一躍成為上海炙手可熱的社名媛。
只不過嘛,蔣四小姐跟趙四小姐還是不一樣的。她明年天樂滋滋的去北平看望張學良,結果發現對方身邊還有個趙四小姐,二話不説直接走人,直到半個多世紀後才重新見面,那時兩人都已經進入暮年。
用張學良晚年的話來説:“于鳳至是最好的夫人,趙一荻是最患難的子,貝太太(蔣士雲)是最可愛的女友。”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其他的都排不上號。
周赫煊懶得跟着張學良出席社活動,他更喜歡和徐志摩這種文人一起玩,沒那麼多心機和利益糾葛。
就在張學良、蔣四小姐秀恩愛時,羅明佑帶着阮玲玉來見周赫煊,商量合作拍攝《神女》的具體事宜。
第392章【有聲電影】海格路,周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