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志銘和徐壽尊敬地朝周赫煊點頭示意,然後扶着張學良前往卧室。

等把少帥安頓好,金志銘低聲嘀咕道:“老徐,這位周先生膽子夠大啊。”徐壽説:“周先生也是為了幫六帥戒大煙。”金志銘翻白眼道:“我是説他進六帥嘴裏的那團破布。”

“那團布怎麼了?”徐壽不解道。

“那他娘是傭人拿來擦桌子的擦桌布!”金志銘説完就走,嘴角忍不住了幾下。

“啊?”徐壽目瞪口呆。

待到上午十點多,谷瑞玉才來找周赫煊:“周先生,小爺請你上去。”周赫煊拿着兩份策劃書,隨谷瑞玉來到卧房,對牀上躺着的張學良道:“六帥可還安好?”對張學良的稱呼是很講究的,張作霖叫他“小六子”,外人稱他為“少帥”,姨太太喚他“小爺”,世長輩稱字“漢卿”,關係好的尊稱“漢帥”,只有親近下屬和身邊人能喊“六帥”或“六爺”。

周赫煊如今算是自家人了,自然該喊“六帥”才顯得親近。

張學良撐着坐在牀沿上,苦笑道:“覺像是死過一回。還要多虧赫煊,換成別人都不敢對我放肆,今後戒大煙只能仰仗你了。”

“換成別人我也不敢放肆啊,”周赫煊笑着拍了句馬,遞上手裏的策劃書説,“六帥請過目,這是我昨晚連夜寫的。”張學良看着那缺斤少兩的行草簡體字一陣眼暈,但勉強還是認得出來,當下便仔細閲讀起來。

策劃書有兩份,一份是重辦《大公報》,一份是籌建“中華希望教育基金會”。

穿越到民國已經三個半月了,周赫煊總算能幹點實事。

第044章【不黨、不私、不賣、不盲】“幹什麼呀?”

“我打算告狀!”

“告狀?您告誰呀?”

“我告我自己!”

“……”相聲園子裏,兩位天津名角兒正説着《賣五器》,下邊兒不時發出起鬨和大笑聲。

胡政之和張季鸞坐在角落裏,一邊剝花生喝茶,一邊聽着相聲閒聊。

“政之,你説那位周先生,沒事約我們出來幹嘛?”張季鸞捧着茶碗道。

“誰知道?”胡政之扶了扶眼鏡,“他那篇《大國崛起》寫得是真不錯,我早就想認識認識了。”張季鸞道:“我倒是聽人説,周赫煊就是那個寫《鵰英雄傳》的金庸,如今正在褚玉璞的府上當差。”

“周赫煊就是金庸?”胡政之大為驚訝,“文風一點不像啊,該是搞錯了吧!”張季鸞搖頭笑道:“我怎麼清楚?反正都是聽人説的。”兩人都是民國的知名報人,張季鸞曾擔任孫中山秘書,負責起草《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他因為反對袁世凱被捕,出獄後便不再從政,一直在各大報紙做編輯和記者。前兩年張季鸞在隴海鐵路擔任會辦,因為戰事他又丟了飯碗,如今正閒居在天津。

胡政之同樣大名鼎鼎,少年時嫂子賣掉一副金手鐲,資助他前往本勤工儉學,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通曉四門外語。他曾主持過《大公報》,是唯一出席採訪巴黎和會的中國記者。他創辦的《國聞週報》入不敷出,已經臨近倒閉的邊緣,只能靠好友吳鼎昌每月出資補貼。

這兩位,就是周赫煊打算請來一起辦報的專業人士。

台上的相聲演員已經快把《賣五器》説完,周赫煊才終於姍姍來遲,低聲笑道:“兩位久等了。”

“你就是周赫煊?”張季鸞和胡政之大為驚訝,他們以為能寫出《大國崛起》的,就算不是個老頭子,也至少是飽經風霜的中年人。

“正是周某。”周赫煊笑着坐下。

胡政之説:“周先生大才,您的《大國崛起》如今已轟動中外了。”

“些許小文章,不值一提。”周赫煊謙虛道。

張季鸞好奇地問:“周先生,我聽説《鵰英雄傳》也是你寫的?”周赫煊笑道:“正是拙作,難入高人法眼。”張季鸞和胡政之相視苦笑,原來周赫煊和金庸真是同一人啊,這消息傳出去估計好多人都要跌破眼鏡。

三人互相客氣寒暄後,胡政之才問:“周先生今天約我們出來,不知所為何事?”周赫煊直奔主題説:“我想盤下已經停刊的《大公報》,請兩位專業人士擔任報社經理和總編輯。”氣氛猛然凝重,張季鸞沉聲問:“這報紙是給褚玉璞辦的?我可不會幫軍閥説話。”

“二位放心,我已經不給褚玉璞當秘書了,”周赫煊拿出一份策劃書,攤開道,“兩位先生請看。”胡政之和張季鸞湊到跟前,只見最前面寫着一行大字——《大公報》之辦報方針:不黨、不私、不賣、不盲。

僅僅八個字,就已然抓住胡政之和張季鸞的眼球。這辦報方針簡明扼要,卻道出了民國報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真能照章執行,《大公報》必然行銷天下,成為報界翹楚。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