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只是一介書生,可沒那麼大面子。”周赫煊笑道。
蔡元培説:“教育部已經決定,任命蔣兆賢為北大校長,八月底即可到北平赴任。”周赫煊反問:“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是教育部應該做的啊。”蔡元培顯然不是個好説客,有些理屈詞窮,只能強調:“明誠,你也不想看到生靈塗炭吧,早一結束戰亂,老百姓也能早一
口氣。”周赫煊死盯着蔡元培問:“那些人真的有為老百姓考慮過?”蔡元培硬着頭皮説:“不管有沒有為百姓考慮,但早點打完仗,肯定對百姓有好處。”周赫煊笑道:“現在好像是反蔣聯軍局勢佔優,想要早
結束戰爭,那也該幫閻錫山、馮玉祥他們啊。”蔡元培急道:“若是中央軍失敗,那中國可就完了,必然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局面。到時候汪兆銘控制着政黨,閻錫山、馮玉祥控制軍隊,各地大小軍閥又要分贓。汪兆銘為了掌控政府大權,必然勾連李宗仁等軍閥向閻錫山發難。如今馮玉祥的西北軍戰力強悍,在戰場上出力最大,可反蔣聯軍的盟主卻是閻錫山。到時候
本不用汪兆銘挑撥,馮玉祥都會生出異心,西北軍和晉軍衝突那是板上釘釘的事。這仗得打到什麼年月?”
“孑民先生,這些都是你的臆想,説不定中央軍失敗,蔣總司令下野後,新政府能夠和平共處呢?”周赫煊笑道。
“就汪兆銘的治國能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只會挑亂子,本沒有手段協調各方矛盾!”蔡元培瘋狂貶低汪兆銘,接着又説,“西北軍和晉軍的矛盾難以解決,明誠你應該很清楚。馮玉祥在北伐時就出力甚多,所獲甚少,受了大委屈。以閻錫山的老摳
格,他要是做了政府主席,必然也不會給馮玉祥太多好處,馮玉祥能忍嗎?他的西北軍,可是比閻錫山的晉軍強悍得多!”周赫煊嘆氣道:“孑民先生,實話跟你説吧,我只是張漢卿的謀士,最後拿主意的仍是他自己。”蔡元培見周赫煊口風鬆動,立即喜道:“只要明誠能幫忙説服張漢卿即可。”周赫煊説:“僅憑一張嘴,是無法説服張漢卿的。你回去轉告蔣總司令,他想獲得東北軍相助,必須做到兩點:第一,鉅額軍費支持,東北如今財政困難,沒有錢是絕對無法開撥的;第二,中央軍必須在山東或者河南戰場取得一些勝利,東北才好配合,否則張漢卿不會貿然行事。”
“我一定原話轉告,告辭!”蔡元培拱手道。……南京,憩廬。
蔣介石面帶喜地問:“周明誠真這麼説?”蔡元培點頭道:“確實如此。”
“你能不能看出來,他説這話時有多少把握?”蔣介石問。
“他非常篤定,”蔡元培回憶道,“周明誠好像非常瞭解張漢卿,而且他也承認是張漢卿的謀士,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張漢卿的意見。”蔣介石點點頭,把蔡元培送走後,又讓親信帶着1000萬元前往北戴河。
中央政府的財政也捉襟見肘啊,最近用各省税收做抵押,發行了大量軍用券,全都攤派給大大小小的商人。本來國黨還想控制各地商會,現在為了獲得商會的財力支持,都已經放棄了控制商會的計劃。
“周明誠啊,周明誠,”蔣介石嘆息道,“希望真的如你所説,張漢卿能夠幫忙吧。”如果張學良入關幫助反蔣聯軍的話,蔣介石除了下野沒有其他辦法。到時候不説各地老軍閥懷有異心,中央軍各派嫡系也會成為新軍閥,中國百分之百會再度陷入軍閥混戰的亂局。
第375章【電影公司】蔣介石是個聰明人,周赫煊曾説服張學良東北易幟,這次似乎又有希望説服張學良援助中央軍,這讓他對周赫煊愈發重視起來。更何況,周赫煊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這樣的大學者同樣值得拉攏。
在蔡元培送來書法作品的第三天,廣州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下屬出版社的編輯,突然跑來上海登門造訪。對方直接説明來意,想要再版周赫煊的《大國崛起》,並且新版書籍還要附帶蔣介石的序言,説是印出來以後在各級政府內部發行。
這可就牛了,政府採購啊。相當於中央政府和國黨黨部,幫忙推廣《大國崛起》一書。
到時各級政府要員,以及國黨高級黨員,人手一本《大國崛起》,周赫煊想想都覺得有意思。
只是出版社那邊提出要求,希望能刪減《俄國篇》的部分內容,把説蘇聯好話的章節全部剔除。周赫煊對此無所謂,反正他又不是蘇聯的宣傳人員,沒必要為此跟南京政府鬧得不愉快。
蔣介石要為新版《大國崛起》作序,文章自然不可能由他親自來寫,而是找秘書陳布雷代筆。陳布雷此人乃是蔣介石的文膽,抗戰初期,蔣介石有一句著名抗戰宣言叫“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這段話就是出自陳布雷之手。
南京政府不僅要再版印刷《大國崛起》,甚至還對《神女》、《狗官》和《狗官外傳》完全放開限制。官方口徑把這三本書,定為對舊式軍閥的批判,並稱中國在蔣總司令的領導下、在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必將徹底掃除北洋弊政,《神女》中的慘事不會在國黨統治下的中國發生。
國黨的各大黨營書店,陸陸續續出現《神女》等書,國黨機關刊物也開始有《神女》、《狗官》的評論文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周赫煊已經獲得南京政府的承認和支持。
最搞笑的是,曾經怒懟周赫煊的陳德徵,居然也寫文章盛讚《大國崛起》,稱周赫煊為“國際歷史研究第一人”,甚至還邀請周赫煊去國黨上海黨部做演講。
周赫煊哭笑不得的放下上海《民國報》,這報紙上面,陳德徵已經把他捧到天上,絲毫看不出兩人曾經有矛盾。
“先生,有位羅明佑先生求見。”傭人進來稟報。
羅明佑這個名字,周赫煊連聽都沒聽説過,他想了想吩咐道:“請他進來吧。”不多時,周赫煊便看到一個戴眼鏡的青年進來,着拗口的廣東普通話説:“鄒先森,狗養,狗養!”
“我姓周,也不是狗養的,”周赫煊哭笑不得,“你還是直接説粵語吧。”羅明佑表情有些尷尬,換成粵語道:“對不起,我的口音有點問題。”周赫煊笑道:“沒事,請坐。能自我介紹一下嗎?”羅明佑道:“鄙人羅明佑,廣東番禺人,華北電影公司總經理。”
“哦,我知道,”周赫煊點頭説,“北平、天津的電影院,大部分都是你開的嘛。”羅明佑也是個厲害人物啊,18歲入讀北大,大學二年級便在北平開電影院,利用課餘時間兼任經理。如今才剛剛30歲,他的電影院已經開遍華北、西北和東北,並與上海、廣州的影院公司達成合作,成為如今中國最大的影院托拉斯。
要説羅明佑成功的秘訣,首先當然是會投胎啦,不然怎麼有錢在讀書時就開電影院,怎麼有錢在兩年內收購華北20多家影院?
投胎是個技術活。
一個曾經是北大學生,一個曾經是北大校長,兩人在聊起北大後,關係迅速拉近。
最後,羅明佑説出來意:“周先生,我的華北電影公司,準備聯合民新影片公司、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和上海影戲公司,組建華聯影業製片公司。你有沒有興趣入股?”周赫煊詫異道:“你怎麼想到請我入股電影公司?”
“開公司嘛,眾人拾柴火焰高,”羅明佑笑道,“香港首富何東先生,已經答應投資入股,擔任公司的董事長。董事會成員還包括,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女士、前國務總理顏惠慶先生、前司法部長許世英先生、前財政部長劉恩源先生,以及不便透姓名的某些南京政府高官。”周赫煊笑道:“可以啊,你這個公司又有錢,又有政治後台,前途無量。”羅明佑説:“只有錢和後台,還不能把一家電影公司辦好。我決定引入西方先進的公司管理模式和電影設備,並有黎民偉(黎姿的爺爺)先生等大導演,阮玲玉小姐等大明星加盟。我希望周先生也能加入公司,負責對電影進行藝術監督,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想請周先生親自編劇。我前兩個月剛從美國回來,您的那部小説《泰坦尼克號》非常
彩,各種改編劇正風靡美國,您是編故事的頂尖高手。”周赫煊終於明白了,羅明佑是想請他當文學總監。
拍電影並非都是由導演説了算,除了導演中心制外,還有明星中心制、攝影師中心制和編劇中心制。
電影剛剛興起那會兒,就屬於攝影師中心制,而此時的中國電影界,則還停留在編劇中心制。
如今在中國拍電影,編劇有非常大的權利,可以對導演和演員指手畫腳。因為在民國電影人心中,故事才是電影的核心,電影就是用來講故事的,導演可以換,演員可以換,編劇卻不能隨便更換。
編劇甚至還掌握着電影的最終剪輯權——這可是後世頂級大導演才能享有的權利。
周赫煊笑問:“我如果投資10萬元,可以拿到多少公司股份?”羅明佑説:“因為股東太多,我只有權利分配5%的股份給你,投資10萬元剛好差不多。”十萬元的投資還真不算多,因為即將組建的聯華電影公司,旗下擁有數十家電影院(已經壟斷中國北方院線行業),而且還合組了數家大型電影公司,擁有眾多先進電影設備和明星。
周赫煊笑道:“我同意入股,劇本故事也是現成的,改編《神女》即可。”第376章【大坑貨】南京大戲院不在南京,而在上海,也即是後世的上海音樂廳。
這座戲院今年初剛剛建成,1500多個座位,主要用於播放電影,有時候也會演出戲曲和芭蕾舞劇,戲院經理是一個叫威特姆斯基的白俄貴族。
周赫煊坐着小轎車,帶着保鏢孫永振,於傍晚時分來到南京大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