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先生,沒想到在這裏也能遇到你,”馬珏驚喜地説,又介紹身邊的夥伴道,“這是我在學校詩社的同學,柳麗穎、趙芳、姚薇薇、陳棟、陳子亞。”馬珏經常給周赫煊寫信,都是討論些文學方面的問題,就像她經常跟魯迅通信一樣。周赫煊勸馬珏暫時別寫小説,改為創作詩歌,馬珏還真就加入了北大一個叫星星詩社的社團。
“天啦,周先生!”
“我眼睛沒有出病吧?”
“林徽因小姐也在,你們也是去香山採風的嗎?”
“……”馬珏的小夥伴已經瘋狂了,團團將周赫煊和林徽因圍住。他們兩個的照片經常出現在雜誌報刊上,所以很容易被認出,而梁思成、巴金和李壽民則沒人認識。
好嘛,香山旅遊團一下子增加到12人。
第368章【寫詩】據傳,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地附近有座香山,是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得道之所。由此佛教傳入中土後,以觀音為主祀的寺廟,大部分都叫做香山寺。
似乎北平的香山就是這麼得名的,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香山碧雲寺都要舉行香會,方圓數百里的香客慕名而來,場面顯得極為熱鬧。
六月初,並不是遊香山的好時候,因為紅葉未紅,滿山鬱鬱葱葱。
特別是臨近中午時,頭曬得人腦袋發暈,一躲進樹蔭就不想再出來。
周赫煊和李壽民體力最好,走起山路來輕輕鬆鬆。巴金就要弱得多,沒爬多久的山便氣吁吁,還在路邊撿了
樹枝做枴杖。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則非常專業,他們自制了登山靴和登山杖,還戴了兩頂草帽遮蔽太陽。兩人爬山時速度平穩,不快也不慢,儘量減少體力消耗。
那幾個北大星星詩社的學生就糟糕得多,剛開始頗為興奮,説説笑笑還小跑前進。結果沒走多遠,一個個便體力耗費大半,叫苦連天的艱難挪動腳步。
“我就説早點出發嘛,這都快中午了,太陽曬死人!”那個叫姚薇薇的女生抱怨道。
柳麗穎擦着額頭細汗説:“都怪陳子亞,説好的七點鐘出發,結果到了八點半還在睡懶覺。”陳子亞尷尬地笑道:“是我不好,昨晚看書看得太晚了,半夜才睡。”馬珏説:“好啦,好啦,趕快追上週先生他們。”
“早知道今天太陽這麼大,我就不來爬山了,”姚芳拿本書當扇子,指着前方説,“就快到碧雲寺了,那裏能討些水喝。”民國時候爬香山、遊碧雲寺,還真是累人的。因為基礎設施建設太差,山路極為難走,不像後世把路面修得整整齊齊。
上午十一點左右,眾人終於抵達碧雲寺。
周赫煊只隨便看了幾眼,就頓生物是人非之。他上輩子和女朋友一起遊過碧雲寺,那時的許多景點都修復過,而今卻是破敗不堪。
香山碧雲寺始建於元朝,到清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相傳有二十八處盛景。
八國聯軍侵華時,碧雲寺遭到搶劫和焚燬,二十八景所剩無幾,只餘下一些殘骸供遊客憑弔。
孫中山在北方病逝後,靈柩在碧雲寺安置了整整四年。蔣介石几次到北平,也居住在碧雲寺行館內,連北伐勝利後的軍閥分贓大會,都是在碧雲寺裏召開的。
周赫煊心想:老蔣來碧雲寺,肯定不會自己爬山,多半是坐滑竿吧。
碧雲寺內有和尚居住,眾人先去給菩薩上了炷香,接着便坐在樹蔭下喝水納涼。
等緩過勁來,巴金開始四處觀賞美景。不知何時,他站在一棟大殿的殘骸前默然不語,也不曉得他心裏正在想些什麼。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隨身帶着許多物件,他們要在此逗留許多子,所以先去找住的地方,安置好行李回來再喊大家去吃飯。
可能是酷暑的原因,眾人的胃口都不太好,草草吃完午飯繼續乘涼。
李壽民牽着新婚子的手,成雙成對地轉悠去了。北大的幾個學生則開起了詩會,玩着些詩詞接龍的遊戲,連帶着把周赫煊和巴金都拉去一起玩。
馬珏喊道:“周先生先出題!”周赫煊望着還沒有修復的景點殘骸,觸景生情道:“去年今此門中。”巴金就坐在周赫煊旁邊,依次該他接龍:“中巴之東巴東山。”這年頭的大學生古詩詞水平極高,陳子亞立即説:“山花紅紫樹高低。”
“這個簡單,哈哈,”陳棟笑道,“低頭思故鄉。”
“鄉音無改鬢衰(讀催cui)!”馬珏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