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追上來的村民還不解氣,對那些土匪拳打腳踢,甚至有個村民直接一鋤頭挖掉土匪的半個腦袋。
周赫煊怕出意外,連忙説:“別打了,先用繩子綁起來!”紅槍會頭領黃子明立即喊道:“對,聽恩公的,都綁起來。”就在村民捆綁土匪之時,黃子明走到周赫煊跟前,單膝跪地道:“多謝恩公救命之恩。”周赫煊笑道:“我只是自救而已,沒出啥力。”黃子明抬頭問道:“恩公,你不記得我了?”
“你是?”周赫煊覺是有些面
。
“天津城外的粥棚,我喝過你的善粥啊!”黃子明動地説。
周赫煊一拍腦袋:“哦,是你啊。當時你蓬頭垢面的,現在洗乾淨了臉,我都認不出來了。”黃子明轉身對村民們説:“大家夥兒,這就是我説的大善人周先生!他在天津放粥,救了俺們好多山東人,俺弟弟還在他的希望小學讀書呢。”村寨裏有個老者,拄着枴杖顫顫巍巍走過來,作揖道:“恩人啊,請受老朽一拜!”周赫煊連忙扶住:“使不得,使不得!”第214章【押解】足足170多個土匪,被捆綁在村外空地上。另有包括土匪頭子張鳴九在內的十多具屍體,被拖來一字擺開,周赫煊殺人時還不覺得什麼,現在看到屍體卻有些不忍。
都是中國人,何必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的村民們,也沒有太多喜悦,抱着死去或受傷的親人哭天搶地。
周赫煊走過去問:“傷亡如何?”黃子明嘆息道:“我們死了21個,還有6個重傷,輕傷接近100人。”村民們雖然據牆而守,並且數量是土匪的三倍有餘,但死亡人數卻比土匪更多。不管是紅纓槍,還是鋤頭、扁擔,打到人往往傷而不死,土匪的步槍卻能一擊斃命。
“以後有什麼打算?”周赫煊問。
“紅槍會成立之初,本來是想對抗官府的,”黃子明説道,“現在官府沒了,土匪卻越來越多。東北邊兒還有一夥土匪,人數2000以上,雖然他們沒有火槍,但還是得防着點。至於這些被抓的土匪,只能扭送去泰安道,國民政府的省府設在那邊。”
“我前幾天也瞭解過,”周赫煊蹲下畫着簡易地圖,指指點點説,“這是濟南,周邊槐蔭、長清、齊河、歷城、濟陽、鄒平、章丘等縣,現在都沒有兵力把手。這些地方名義上屬於南京政府管轄,但其縣長卻是北洋任命的。如今正逢饑荒,民數量極多,稍不注意又冒出張鳴九這樣的野心之人,極易造成連綿匪災。”黃子明説:“我也沒有辦法啊,我跟馬大哥開壇組建的紅槍會,人數不足千人。只顧得了章丘附近的村鎮,再遠就管不過來了。”周赫煊説道:“我剛才問了下被俘的土匪,他們前兩天剛把齊東縣攻佔。不過由於人手不足,他們不敢守縣城,老窩設在縣郊的一個村寨裏。那邊還有很多
票,都是綁架的齊東縣富商子弟,只留了二十多人負責看守。你趕快帶人去把村寨攻下,把那些
票解救出來,正好能跟齊東縣的富紳結個善緣。”
“好,我馬上就帶人去。”黃子明立即説。
周赫煊突然笑道:“黃兄,你想不想做一方大帥?”黃子明聞言一怔,隨即搖頭道:“我哪有那本事,還是別痴心妄想了。”
“聽你説話,也是讀過書的明白人,至少比混世魔王張宗昌更強,”周赫煊分析説,“在南京政府和本人談妥濟南事件的解決方案之前,北伐軍是不敢派兵進駐周邊縣城的。起碼有半年以上的時間,這些地方都會陷入無政府狀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勢力來維持秩序。我覺得你就是個不錯的人選。”黃子明有些心動,但還沒被野心矇蔽失去理智,他説:“我人手不夠,想要擴充部隊,就得有錢有糧。可我又不想去搶,不管是搶大户,還是搶百姓,這種事我做不出來。”歷史上,張鳴九就是趁此亂局,從十多個潰兵發展到200土匪。連續攻佔數個縣城後名聲大振,附近的土匪團伙競相來投,半年不到就發展到2000人。他為了養兵,各種搶劫綁架,甚至直接抄富紳的家,最後
到幾百條槍,成為濟南周邊一霸,被孫殿英收編做了旅長。
“你能説出這種話,我就更放心了,”周赫煊笑道,“所以我讓你去救出票,跟富紳們結善緣呢。這些有錢的商人和地主老爺們,他們也希望有個靠得住的兵頭子,免得再遭受匪災。你去好生聯絡
情,我幫你到省主席孫良誠那裏
個組建保安團的證明,再由各縣富紳出錢養兵。”保安團是民國初年的合法地方武裝,相當於保甲制度的衍生品,也有些類似晚清的團練部隊。
黃子明喜道:“如果這事真能成,那自然是好的。我若有了保安團,就把這周邊各縣的土匪都殺絕!”周赫煊笑道:“等北伐軍空回來佔領濟南城,差不多是半年或一年以後的事了。到時你的保安團應該有些規模,是解甲歸田解散部隊,還是接受正規軍的收編,你自己選擇。”
“能做正規軍當然更好。”黃子明樂道。他家以前算富農小地主,讀過私塾和小學堂,也是有眼界、有追求的。
周赫煊道:“那就這麼説定了。等吃過午飯,你帶人去齊東縣郊救票,再分些人手給我,押解這些土匪前往省府。”曹莊的村民已經在埋鍋造飯,犧牲者被親人認領回家,傷員則被送往縣城找郎中救治。
至於受傷的土匪,那就只能説抱歉了。如今物資奇缺,可顧不得人道主義,撐得過算命大,撐不過死了也活該。
午餐過後,立即動身啓程。
黃子明帶着200多紅槍會成員,前去齊東縣郊救人殺土匪。周赫煊則帶着50人,押解着100多土匪前往泰安,剛剛那一仗繳獲的步槍,他們各分了一半。
等到達泰安時,已是第二天早晨,這還是連夜趕路的結果。途中有兩個土匪傷重不治,周赫煊讓人挖坑埋掉,沒讓他們暴屍荒野,已經算仁至義盡了。
泰安城有一個團的北伐軍把守,看到周赫煊帶着200多人(包括紅槍會員)過來,頓時警惕起來,甚至把機槍都架起了。
“什麼人?”城防士兵大喊。
周赫煊讓眾人停止前進,自己走向城門口説:“我是天津濟民會周赫煊,是來山東賑災的。半路遇到土匪,幸好有當地的紅槍會幫忙,我身後有100多土匪俘虜,還請泰安的長官來接收!”很快便有個年輕軍官出來,模樣英姿颯,他向周赫煊敬軍禮道:“周先生你好,我是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1方面軍特務團團長趙雲祥,負責駐守泰安!”
“趙團長你好,”周赫煊笑道,“我想見孫主席,他有空嗎?”
“我可以幫你通報一聲。”趙雲祥明顯聽説過周赫煊,知道這是一位名人大學者。
趙雲祥很年輕,才剛滿23歲,出生在貧農家庭,祖父在光緒年間做過武舉人。像他這樣的出身,年紀輕輕就做了上校團長,也只有在戰爭年月才有可能,從小兵一步步殺出來的。
此時的山東省主席孫良誠,以及眼前這個特務團團長趙雲祥,都是馮玉祥的老部下。他們現在屬於比較進步的軍人,可惜抗期間成了偽軍,不過解放戰爭時期,他們又起義歸附了我黨。
第215章【周先生,咱拜把子吧】周赫煊把土匪給趙雲祥處理,又送走紅槍會的人,自己帶着孟小冬等人去投旅店。
下午時分,趙雲祥才派人過來,説孫主席要接見周赫煊。
周赫煊坐車來到山東省政府臨時官邸前,孫良誠親自下樓接,老遠就笑道:“哎呀呀,周先生可是稀客,快請,快請!”
“孫主席,冒昧打擾了。”周赫煊抱拳道。
孫良誠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熱情地拉着周赫煊的手説:“我現在主政山東,被賑災的事愁得焦頭爛額,所有來山東賑災的義士,都幫了我大忙。”周赫煊忍不住多看了孫良誠兩眼,發現這位不似在作假,瞬間對他的印象好了許多。
孫良誠也算民國一號人物,是西北軍的“十三太保”、“五虎將”,由於投降當過幾年偽軍,因此歷史評價很低。
這個人的格,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有勇無謀,謀而無決。
他打仗是很猛的,衝鋒陷陣從不含糊,就是不知道用腦子。遇到大事,即便找人商量出對策,他也往往猶豫不決,最後別人出的好主意他不用,盡意氣用事玩昏招。
除了勇猛,孫良誠唯一的優點就是耿直,不會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如果他看你不順眼,即便有好處也不會跟你合作,這種人只適合打仗,不適合做政客,甚至不適合做地方主政官。
孫良誠作為抗時期華北有名的大漢
,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估計就是主政山東時的賑災和剿匪了,確實給山東人民帶來許多好處。
此時雖然做了山東省主席,但孫良誠還是穿着一身軍裝。他把周赫煊請進自己的辦公室,摸着軍人寸頭笑道:“咱們馮司令,可是對周先生你讚譽有加。經常拿着那本《大國崛起》,讓我們這些帶兵的有空多讀讀。周先生,你説我一個大老,讀書幹嘛啊?我是看到書就犯困,那本《大國崛起》讀了一年都沒讀完。”周赫煊笑着説:“上馬打仗,下馬治民。孫主席以後可要多讀書嘍。”
“哈哈哈哈,説得也是,”孫良誠大笑,隨即叫苦道,“其實我不想當啥省主席,就想帶兵打仗,可馮司令和蔣司令非要讓我來管山東這爛攤子。”孫良誠説的是實話,山東確實是爛攤子,軍、土匪、災荒,這三個方面的問題都很棘手。
可山東的位置又十分重要,孫良誠是馮玉祥老部下,前年又加入了南方部隊,他在兩邊都有關係。由他主政山東,馮玉祥和蔣介石都能接受,屬於雙方妥協的產物。
聊了些不着邊際的話題,周赫煊終於説到重點:“孫主席,山東最大的問題,除了本人以外,無非是饑荒和匪患。這兩個方面,我或許可以幫忙出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