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旁間繫着圍裙的婦女也是面帶微笑,挎着一個竹蔑編就的籃子,裏面裝有半籃子的土雞蛋,説道:“這是雞子,雲麾拿着燉羹吃。”另外一個荊釵布裙、水桶的中年婦人,笑道:“雲麾娶親了沒有,我有個侄女,年方二八,長得俊得很。”其他婦人笑道:“翠花她娘,你哪來的侄女?你別是想説你那閨女翠花吧,那二百多斤,能配上雲麾?”眾人都是笑了起來。

看着這一幕,參將單鳴面有動容,甕聲甕氣道:“某家從軍數十載,未見有兵卒為百姓修補房屋,解百姓之繁難,也未見百姓對軍將愛戴、親近一如鄰里。”都説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在這個時代,能做到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就已是有道王師,但現在果勇營的軍將、兵卒,豈止有道二字?

知縣鄧興,牽着一匹黑馬,聞言,同樣慨道:“單將軍,下官輾轉諸縣,宦海沉浮近十載,也從未見過有軍卒幫助百姓搭建房屋,百姓愛戴軍卒如親朋,亞聖有言,簞食壺漿,以王師,如今看去,不過如是啊。”這位崇平初年,同進士出身的華陰知縣,明顯還未徹底為陳漢官場徹底污染、同化,見得這一幕,心頭觸動極深。

曲朗清聲道:“雲麾先前所言,軍卒許多來自百姓,是謂子弟之兵,家中子弟為受災父老排憂解難,應有之義。”鄧興聞聽此言,雙眼一亮,朗聲道:“好一個子弟之兵!雲麾前有軍民魚水之情,後有子弟之兵,縱古之名將,也難見此對軍民之情有機紓之論,真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啊!”古之兵家,多在兵書上強調和論述廟算、軍需、賞罰、計謀、用間對軍爭勝負的作用,而鮮少從政治角度去思考軍隊與百姓之間的依存關係。

孫子曰:“上下同者勝。”然而這個“上下”,更多是指君與臣、將與兵,而非兵與民。

賈珩這邊兒應對完華陰百姓的熱情寒暄,拱了拱手,笑道:“諸位父老鄉親,我還需去城外大營中視察軍務,不好多做盤桓。”眾人聞言,都是笑着散開一條通路。

車錚看着這一幕,轉頭看向陸合以及原果勇營的兩位遊擊將軍,面上隱見愧,嘆道:“先前少華山賊寇逃匿深山,多賴華陰父老幫助尋找寇巢,如斯兵民一體,互幫互助,我等不及也。”

“是啊,以往想都不敢想,百姓哪一個不是避我等如蛇蠍!”一位名喚肖林的參將,點了點頭,深以為然道。

另外一位遊擊將軍,道:“賈大人治軍有方,讓我等大開眼界。”陸合聽着幾人,暗道,老車你們以為拍那位的馬,就能保住股下的位置了?

那位治軍、將兵皆能人之不能,只怕回京之後,果勇營再無我等之位!

在華陰縣駐軍久,賈珩麾下果勇營的將校,在這種軍民和諧共處的場景下,多多少少受到一些染,雖不敢説受得靈魂洗禮,洗心革面,但也是多有觸動。

而就在眾人慨萬千之間,城門處卻傳來一陣喧鬧聲。

就是將賈珩和眾將的目光引了過去。

只見一輛輛馬車,自城門而入。

卻是有一輛押送着盛滿箱子的車子,車軸斷裂,側翻看來,一個沉甸甸的木箱子“噗通”落地。

其內金銀、絹,就是灑落在一地,而正在城門守衞的果勇營兵丁,正要上前幫忙。

那騎在一匹駿馬之上,着黃稠衫的少年,一拉繮繩,面一變,喊道:“我看哪個敢亂動!這是我們薛家的財貨!福伯,快來人看着!”而在城門口的值守的是個小旗官,一聽這話,臉上一垮,就有些不樂意。

抱起了手,挑了挑眉,冷笑道:“哪個看上你這點兒破爛兒!老子前段時間破了山寨,好東西一箱一箱的,比這三瓜兩棗見得都多,老子稀得你這些雞零狗碎!”幾個頭戴范陽笠的果勇營軍卒,聞言,也是鬨笑了起來。

不管是石鼓山的四夥賊寇,還是少華山的幾夥賊寇,他們劫掠過往商賈,堪稱富庶,剿滅之後,打破山寨,自是繳獲了不少贓銀、財物。

比如石鼓山,四夥不願打碎瓶瓶罐罐的賊寇,前前後後一共繳獲了價值近四五十萬兩的金銀、絹

少華山八九夥賊寇,同樣繳獲了價值近百萬兩的金銀財貨。

但這些財貨,按着賈珩的軍令,並着錦衣府以及親兵籌建之憲衞巡視,都要統一充公、不得私匿。

為此執行軍紀,前前後後砍了幾十顆腦袋。

甚至,一名因為吃空額而急於搜尋銀子填補虧空的遊擊將軍,被糾劾風紀的憲衞逮着,送到中軍,被賈珩二罪並罰,以天子劍“先斬後奏”!

自此,果勇營為之上下警然。

之後,賈珩派人抄檢、計點財貨,先是拿出一成墊發了拖欠兩個月的餉銀,又一成用來安置新募的民之兵,再出半成用來撫卹果勇營麾下的傷亡士卒。

此外,打算拿出半成,在凱旋迴京前,於華陰城外,辦一次表彰大會,對有功將校以及士卒予以獎賞。

至於賈珩也好,還有下面的遊擊將軍以上的將領,盡職本分,反而一兩銀子都沒有分。

一來,自是不能那邊兒剛剛吃了空額還沒有秋後算賬,就給予賞銀。

二來,收買這些中高階將校,沒有三五千兩,能拿得出手?這樣一來,投入成本就大了。

説來有趣,在這種特定場景下,這些遊擊、參將,大多數沒有……統戰價值。

反之,將節省下來的銀子,七八兩、三五兩地,發給低階將校以及兵卒,盡收軍心。

自此之後,果勇營軍心所望,如臂使指。

下層兵卒的風評,大致就是,賈雲麾這人能處,軍紀嚴歸嚴,但有好處是真給你。

這才是往的京營蕩子、二子,突然變成所謂“子弟兵”的真相。

實兵實餉,不貪不佔,賞罰分明。

當然,最後剩下的近七成,近百萬兩的財貨,則是由錦衣府清點造冊,充入國庫、內帑。

而後者也是崇平帝看到奏疏(報)的快樂源泉之一。

否則,老媽子一樣絮絮叨叨寫隨筆、想,誰看多了都會膩煩。

這邊廂,端坐馬上的薛蟠,聽着城門幾個軍卒的嘲笑,一張大臉盤子一時間又青又白,心頭暗罵,他孃的,被這幾個丘八給笑話了。

他薛家,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被人笑話都是破爛!?

而薛蟠身後的一輛馬車車廂中,容豐美、肌膚瑩潤的黃裳少女,閉目假寐,少女臉頰白膩如梨蕊,妍美端麗。

這時少女聽着外間動靜,輕輕睜開一雙水潤清澈的杏眸,隔着布簾子,問着坐在車轅前首的丫鬟鶯兒,柔聲道:“鶯兒,車怎麼停了,還有哥哥在外面和誰爭吵?”鶯兒隔着簾子,語氣憂心忡忡説道:“姑娘,大爺似是和官軍吵起來了。”寶釵容微變,柳葉細眉下的水杏眸子中,浮起憂切,問道:“沒出什麼事兒吧?”她一路過來,見得不少官軍,幾乎和攔路匪盜也沒什麼兩樣,好在她家自金陵上京,得了金陵知府衙門開具的路引,這一路上倒是有驚無險。

鶯兒輕聲道:“車子壞了,箱子落在地上,一些金銀灑出來了,那些官軍倒沒哄搶,抱着手笑大爺呢。”寶釵聞言,先是鬆了一口氣,而後詫異道:“這倒是奇了。”官軍什麼德行,她這一路也算見着了,哪怕有金陵府衙開具的路引,還有兄長不時拿出舅舅的名頭,但也留了一些買路錢。

這見着銀子不哄搶,還是頭一遭兒。

香菱這時,也是眼睛,睜開眼眸,好奇地看着寶釵。

彼時,鶯兒輕聲抱怨道:“姑娘,咱們原説一路不停的,直接上京,大爺非要説在華陰歇歇腳。”寶釵聞言,卻反過來寬着鶯兒,柔聲道:“天已晚,想來一時也到不了神京,路上尋驛站住,人多口多的,不好安頓,不若明早出發,到長安縣城休整一下。”寶釵説着,就是伸出一隻肌膚勝雪的玉手,挑開馬車車窗的棉布簾子,因還有着竹簾遮擋,就從裏間見外面,外面卻見不着裏間。

寶釵凝眸,看着不遠處的一幕。

果見,如鶯兒所言,那些軍卒看着灑落在地的金銀財貨,抱着手大笑,人與馬呼出的熱哈氣,將一張張軍卒面容映得不大真切。

“這些兵,似是京營的兵?”因舅舅王子騰就是京營節度使,寶釵這一路上,不動聲中還是做了一些功課,如今見着迥異於省軍的號服、旗幟,情知是京營。

見此,心下稍定。

身後另外一輛馬車上,薛姨媽卻是嚇了個靈,對着一旁的同喜、同貴,吩咐道:“讓蟠兒別和人家吵起來,若是要過路銀子,趕緊給那軍爺就是了。”同喜聞言,挑簾從馬車上下來,小跑着近前,喚着薛蟠説道:“大爺,若是他們要過路銀子,給他們就是了。”這邊廂,從後邊兒趕來的福伯,聞聽此言,一邊吩咐僕人收拾着翻倒在地的箱子,一邊從袖籠中拿出一錠銀子,笑呵呵地上前,遞將過去説道:“軍爺,拿着和幾位兄弟喝杯茶。”那小旗官見得這狀,卻斂去了笑容,如避蛇蠍,瞪圓了眼睛,罵道:“老頭,你這是要害老子不成?”這銀子誰敢收!

那飛碟盔上着白翎的,正瞥了過來一雙銅鈴大的眼睛,盯着呢。

自是賈珩在果勇營以親兵籌建的憲衞,專司糾劾風紀,察察不法之事。

而這邊兒,薛蟠梗着脖子,嚷嚷道:“給他們銀子做什麼,我舅舅是京營節度使,我們到了京畿腳下,怕他們這些兵做什麼!”這話一説,那小旗官就是臉倏變,目光驚異不定地看向薛蟠。

見那小旗官面變幻,薛蟠心頭一喜,正自暗暗得意,揚起脖子,趾高氣揚地想要説兩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