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也是這個意思。”陳瀟點了點頭,贊同説道。

不亂起來,將來也不好火中取栗。

賈珩問道:“楚王呢?”他為錦衣都督,對諸藩的動向留意本來也是職責的一部分,但也不能太過密切,因此説破天,他的對外角定位更突出一些。

天子手下還有另外一撥人監視着齊楚魏諸藩,甚至是他。

陳瀟道:“楚王最近在兵部理事,與兵部的同僚頗為融洽,而且户部的官員對其也多讚譽。”賈珩道:“楚王為人禮賢下士,在士林之中頗有賢名,名聲比齊王事好許多了。”他控制不了楚黨的一些官員與楚王來往甚密,而且楚王早早開府,一開始就在兵部的武庫司做事,原本就有一批仰慕追隨的兵部吏員。

相比之下,魏王畢竟成年的有些晚,如今才開始發力。

當然,魏王頭上的皇后長子的確,光環更強。

陳瀟起得身來,問道:“接下來去哪兒?”

“咱們先去京營。”賈珩説道。

京營才是他的基,接下來的時間全力備戰,只要再取得一場大勝,剩下的就是坐看京城風雲了。

京營,中軍營房賈珩在錦衣府衞的扈從下大步進入營房,落座在帥案之後,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簿冊翻閲着。

都是最近京營十二團營的作訓時間安排表。

“末將見過節帥。”這時,一個身穿六品武官袍服的武官,進入中軍營房,朝着帥案之後的蟒服少年抱拳行禮。

賈珩抬眸看向董遷,笑了笑,點了點頭道:“坐。”

“多謝節帥。”董遷拱手道。

賈珩道:“表兄在中護軍這邊兒可還適應?”軍帳之中除了瀟瀟,再無旁人,這般稱呼也有以示親厚之意,先前一年都沒有怎麼帶着這個表兄立功。

而將來真到非常之時,真正能靠得上的還是這些親戚。

董遷道:“一切都好,最近隨着龐將軍習練武藝,請教兵法,獲益良多。”賈珩聞言,點了點頭道:“先在護軍幹着,等以後有了戰事,還當用表兄之勇武,建功立業。”不説謝再義、蔡權這些當年認識的弟兄,一個已經官居二品武將,一個官居三品武將,就説賈族年輕一代的子弟都已是六品武官。

這就是在五城兵馬司,安逸雖然安逸,但沒有升官機會。

董遷重重點了點頭,道:“節帥但有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賈珩道:“我打算取一批燧發火銃,組建一支燧發槍隊,定兵額八百人,此事我打算給表兄。”燧發槍十分不好打造,而且哪怕是濠鏡的紅夷,手中的燧發槍也不過六七十支,還是從遙遠的歐洲大陸帶來。

而賈珩已經讓軍器監分為兩撥,一撥從葡萄牙人的匠師那裏學習製造紅夷大炮,另外一撥就是專門研製燧發槍。

在此平行時空的明末,有一個畢懋康的人已經研製出了燧發槍。

董遷疑惑道:“燧發槍?”神機營的火繩槍,凡大漢將士沒有不知曉的。

賈珩道:“是一種以燧石發的火銃,比鳥銃的裝填要更為方便,程更遠,我打算先組建一支八百人的馬隊,明年用以與敵決戰,而除表兄外,無人能擔此重任。”董遷是他的表兄,由其掌握這支戰力要高上大漢軍卒的火銃部隊最好不過,等成效可以,再行擴編。

董遷聞言,連忙起身道:“節帥重託,末將不敢推辭。”賈珩近得前來,拍了拍董遷的肩頭,説道:“自家兄弟不必客氣。”封官許願的話不用説,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而不遠處按刀而立的陳瀟,見着這一幕,清眸閃了閃,攥了攥手中的刀柄。

賈珩又叮囑了董遷幾句關要,説道:“表兄,去將範參軍喚來,我有話和他説。”董遷抱了抱拳,然後告辭離去。

賈珩轉眸看向陳瀟,輕聲道:“以後兩軍對壘,還是在於火器爭鋒,明年能否以弱勝強,就全靠這些奇兵了。”陳瀟點了點頭,關切問道:“那紅夷大炮,軍器監現在造了多少門了。”

“回京以來,才造了三門,希望年前年後儘量多造一些吧。”賈珩説道。

而兩人正在敍話之時,外間軍卒來報,記室參軍範儀來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