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
第六百九十章★甄晴:妹妹,還要多虧了子鈺……(咸寧加料)翌,宮苑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因為今天是馮太后的生,長樂宮張燈結綵,門庭若市,已有不少武勳、文官的誥命夫人覲見馮太后,至於宗室王妃、命婦更是列隊在丹陛之下,在女官以及嬤嬤的導引之下進入殿中。
此刻,馮太后坐在一方鋪就軟墊的雲牀上,下首的兩座繡墩上,左邊兒坐着宋皇后以及端容貴妃,右邊兒是韓國太夫人以及兒媳婦兒,而晉陽長公主、咸寧公主、南陽公主以及清河郡主等宗室貴女紛紛列坐一旁,一眾誥命夫人以及其他女眷,紛紛落座。
就在這時,女官輕聲道:“皇后娘娘,楚王妃還有齊郡王妃、北靜郡王過來與太后慶生。”不多時,楚王妃甄晴、齊郡王妃向氏、北靜郡王甄雪,各着盛裝華裙,在女官以及嬤嬤的相陪下,進入殿中。
“孫媳見過太后,恭祝太后千秋聖誕。”楚王妃甄晴盈盈福了一禮,那件藕荷長裙幾是要兜不住渾圓、翹
的磨盤,而身旁嬤嬤挽着楚王的兒子,也糯聲喚着祖母。
北靜王妃甄雪一襲淡紅衣裙,葱鬱如雲的秀髮以碧玉簪綰起桃心髻,玉容修麗,柳眉細長,同樣領着女兒水歆,甄雪今天稍稍化了妝,那張白璧無瑕的臉蛋兒,原就是温婉柔美的氣質,此刻桃李生暈,靜態極妍,多了幾分嬌媚,恰恰與今
喜慶氛圍相得益彰,
相輝映。
甄氏兩位王妃,進入殿中,幾是將不少誥命夫人的目光引過去,
蘭秋菊,美不勝收。
隨着甄雪向着馮太后行禮,一小蘿莉水歆,也向着馮太后糯糯説着,躬身行了一禮。看着粉雕玉琢,宛如瓷娃娃的小丫頭,將馮太后生出幾分憐意,説道:“歆歆過來。”宋皇后喚着咸寧公主,讓三位王妃向屏風後落座,輕笑道:“以柳和齊郡王妃也在,你們妯裏之間,在一塊兒好好説説話。”甄晴笑了笑,説道:“兒媳多謝母后。”説着,拉着甄雪進入誥命夫人之列。
另外一邊兒,馮太后拉着小蘿莉水歆敍話,轉眸看向宋皇后,問道:“皇后,剛剛怎麼不見皇帝?”晉陽長公主在下首坐着,原本與小郡主李嬋月正在敍話,聞言,抬眸看向宋皇后。宋皇后笑了笑,柔聲説道:“太后,陛下這會兒還在接受羣臣和宗室的千秋賀表呢。”因為秉承馮太后從簡而辦的懿旨,崇平帝本意也不想大肆辦,於外廷而言,就是着百官敬獻賀表,然後設宴款待,於內廷也就是讓幾位宗室、武勳的誥命進宮為馮太后慶賀一番。
馮太后點了點頭,面上現出慈祥笑意,輕聲説道:“皇帝要忙一些,永寧伯等會兒要一起過來了吧?”
“這會兒人都還在含元殿呢。”宋皇后眉眼輕笑波,作為兒媳婦兒,在婆婆面前,自是隻有伏低做小的份兒。
馮太后看了一眼在端容貴妃身旁坐着的咸寧公主,然後對宋皇后説道:“説來,還沒有好好見過這位永寧伯。”聽宮裏一些傳聞,咸寧還有荔兒的女兒嬋月,都要賜婚給這麼一位少年武勳,心頭難免有些好奇,究竟什麼樣的人能夠讓皇帝這般看重?
雲髻華麗,螓首玉顏,一身硃紅鳳紋,素低
衣裙的晉陽長公主,輕笑説道:“母后忘了,那回過年時候,還有上次在太上皇那邊兒尋皇兄來奏事,母后就已見過永寧伯?”馮太后笑道:“哦哦,是了,我想起來了。”高仲平的夫人周氏,看向在馮太后身旁侍奉的咸寧公主,目光閃了閃,心頭湧起憤憤難平。
先前,皇后出言婉拒求婚,她還以為是對咸寧另有安排,不想前鏞兒説,竟是給永寧伯賈珩湊在了一起。
可那永寧伯已為有婦之夫,這不是荒唐嗎?
念及此處,不由瞥了一眼正坐在榮國太夫人身旁,着滴翠玉冠,着一品誥命服的秦可卿。
此刻,在一眾誥命夫人中,南安太妃以及南安郡王妃與魏王妃嚴以柳,來到賈母以及王夫人跟前兒,笑了笑,寒暄説道:“老姐姐,有段時沒見了,老姐姐近來可好?”賈母心頭雖漸漸不喜南安太妃,但畢竟是人老成
,笑了笑道:“好着呢,現在好的很。”南安太妃寒暄幾句,轉眸看向一旁的王夫人,輕笑道:“怎麼沒見着你們家的大姑娘?沒有和晉陽長公主一同過來?”王夫人臉
微變,心頭閃過憤恨,這個老虔婆,又想哪壺不開提哪壺。
賈母臉笑意淡了幾分,接了話道:“大丫頭今天有事兒。”南安太妃輕笑道:“如是來了就好了,她不是與甄家兩個王妃從小時候玩得不錯?”王夫人:“……”
“陛下駕到。”就在殿中誥命議論紛紛之時,殿外的嬤嬤高聲喚道。
不多時,崇平帝與賈珩一同進入宮中,身後不遠還有齊楚魏三王按着長幼年齒在崇平身旁徐徐而來。
崇平帝向着馮太后行着禮,而賈珩與齊楚魏三王向着太后行禮,“孫兒見過太后,祝太后聖壽無疆。”
“都平身吧。”馮太后看向下方三王,目光慈和幾分,旋即,看向崇平帝身側的賈珩,打量起蟒服少年。
蟒服少年身形頎立,丰神俊朗,此刻拱手而拜,面容沉靜,很容易讓人忽略年齡。馮太后打量片刻,滿意的點了點頭,如論這永寧伯的相貌,也是儀表堂堂,怪不得咸寧瞧中了他。
只是唯一不好在於有了家室,皇帝的想法,有時候她也不大清楚。
崇平帝敍道:“母后,百官敬獻了賀表給母后,兒臣挑了幾本帶給母后呈閲。”馮太后揮手讓幾個嬤嬤拿過賀表,閲覽而下,點了點頭,道:“我説這樣就好,如今國家多事,這樣就好,否則一年過一次生,反折騰的上下不安,那宮裏宮外,反而不知有多少咒我這個老婆子了。”宋皇后連忙笑道:“母后慈德,天下共知,哪有那等人敢胡亂詛咒,只怕是老天都看不過眼去。”其他幾個陪在身側的妃嬪,也都紛紛附和説道。
而今之景,顯然會為史官記述而下,以為馮太后來
賢名的例證。
馮太后只是稍稍慨了下,也不再提着此事,蒼老面容上掛着慈祥,看向賈珩,問道:“永寧伯,你領兵前往河南時候,可去了洛陽,洛陽那邊兒情況如何?”賈珩看向頭髮灰白的馮太后,從五官容貌而看,依稀有些晉陽的輪廓,説道:“洛陽為我大漢東都之地,人煙阜盛,繁華喧鬧,微臣聽説太后是洛陽人?”
“是洛陽人,一晃也有許多年沒有回去了。”馮太后説着,嘆了一口氣,道:“也不知這輩子還能不能回去一趟不能。”崇平帝沉片刻,説道:“母后如是想回去,倒也不遠,乘舟就能前往洛陽。”
“唉,再看看,河南那邊兒不是剛亂過?”馮太后慨説着,然後看向賈珩,問道:“永寧伯,河南那邊兒局勢可還好?”賈珩道:“現在已經徹底安定下來。”馮太后點了點頭,道:“那就好。”眾人見賈珩與馮太后敍話,知道內情的比如宋皇后、端容貴妃,當是一位外祖母考察着孫女婿。
晉陽長公主端起一旁小几上茶盅,抬起明亮湛然的鳳眸,清影現出少年的身影,心底有些説不出的異樣。
如是回到十幾年前,她帶着他過來見着母后該有多好?
只是十五年前,這人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總不能説,母后,這就是您未來的女婿?在這時候,晉陽心頭反而生出一股難以言説的古怪。
清河郡主李嬋月看向自家孃親,湊到晉陽長公主耳畔,問道:“孃親,太后等會兒不會説表姐的事兒吧?”晉陽長公主沒好氣地白了一眼自家女兒,道:“你以為都和你一樣傻乎乎的?”如果不是嬋月,哪裏有現在這麼多幺蛾子?
李嬋月藏星藴月的眸子垂下,撇了撇嘴,垂下螓首,手中絞着手帕,心底有些不服氣,她那裏傻乎乎了?
楚王妃甄晴柳眉之下,目光凌厲地看向那氣度凝然的少年,攥緊了手帕,心底滿是羞憤以及仇恨。
這人一副人模狗樣的樣子,誰想過這人就是徹頭徹尾的混蛋?
甄雪也輕輕抬眸,偷瞧了一眼那氣定神閒的少年,卻見少年一身蟒服,頭戴山字無翼冠,那張清雋面容,眉鋒如劍,面如冠玉,相比王爺的氣質文秀,的確頗有幾分英氣。
嗯,怎麼又將賈子鈺與王爺相比?
事實上,對於花信少婦而言,賈珩才算是其真正意義上的男人,纏綿入骨,如何不印象深刻?
馮太后點了點頭,目光慈祥,説道:“聽我那侄子從開封寄送來的書信上説,你在河南抗洪,一直住在河堤上。”賈珩輕聲道:“彼時局勢緊急,為國家公事所計,微臣赴湯蹈火,義不容辭。”馮太后目光温和地看向那少年,温聲道:“不愧是國之干城,皇帝沒有看錯你,以後還要為國家效力,如寧榮兩公一樣,建立讓後世景仰和傳頌的功績來。”皇帝也沒有看錯招其為婿,除卻已有家室這一條外,的確為神京年輕一輩的佼佼者。賈珩連忙謙虛説道:“太后過譽了。”太后召他對話,其實並非僅僅是為了咸寧,還有一部分籠絡示恩之意,因為如今的陳漢,邊事傾頹,兵權尤重,他為掌國軍機,太后在誕辰上接見,勉勵幾句,以示親厚。
當然主要還是他年歲尚淺,隔着三代如同看小輩一般,愈發顯得親密、慈祥。
隔着斜角屏風的秦可卿,聽着自家丈夫與馮太后對話的清朗聲音,秀眉之下的目光閃了閃,忍不住看向正坐在宋皇后身旁的高挑少女。
那位公主這會兒玉面含喜,清眸湛然,目光幾是一瞬不移地看向………自家夫君,那是她的夫君。
這位咸寧公主跟着夫君去了一趟河南,回來之後,突然就成了現在的樣子。南安太妃對着一旁的賈母笑道:“老姐姐珩哥兒現在是愈發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