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肯定VS猜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説黛文婷不會留下來的消息只是讓幾個人有些生氣的話,秦朗可能很快也要走的消息,則讓人本無所適從。

“是因為…你已經瘦了嗎?”蘇麗上下打量着秦朗的⾝材,難以接受地喊“本沒有減肥成功嘛!你還是和來的時候一樣胖啊!”原本還有幾分傷、憤怒、驚訝的情緒,頓時就被蘇麗這麼一嗓子給吼沒了。

“我來是為減肥的,但也不僅僅是這個,怎麼説呢…”秦朗撓了撓頭“我其實是接受了一項委託,來這裏調查一些東西,所以才來支教半年的。我並沒有和支教基金會籤合同,也沒接受他們的補貼。”換言之,他也隨時可以走。

“所以之前張校長才説,明明支教點告訴他們會來四個老師,結果卻來了五個。”杜若若有所思地説“因為來了五個老師,原本可以支持三個月的口糧急劇消耗,張校長的庒力也大了,你才主動擔負起做飯和買菜的事情。”

“別説的好像我吃光了學校的樣子好不好,我已經盡力吃的少點了!”秦朗有點羞惱地説“我比你們就多吃了半碗飯的樣子!”

“現在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嗎?你準備什麼時候走?你來調查什麼的?是不是沒調查出來你就不用走?”杜若眼神一利,連珠炮一樣問出好幾個問題。

就連黛文婷都緊張地等着秦朗的回答。

“我調查的事情已經有了結果,所以按理,教完這學期我就該離開了。至於調查的事情嘛…”秦朗撓了撓頭“因為涉及到一些有關名聲的事情,我不能告訴你們。”

“那你們的意思是下學期很可能這個學校就剩我和蘇麗兩個人?讓我們兩個女老師在這裏自生自滅,給你們一時興起或者目的達成的‘慈善活動’擦庇股是嗎?”這樣明顯是推的回答自然無法讓杜若満意,明明之前黛文婷提出要先離開她都沒開口的,現在卻變得似乎有些咄咄人。

“留我們在這個偏遠的西北農村,帶着六個年級這麼多班?”也不怪杜若這麼生氣。

她不是個腦子一熱就會辦事的人,會選擇紅星小學,除了因為這裏剛剛接受捐贈校舍條件良好以外,支教老師人數眾多也是加分項,畢竟人多力量大,在這麼個偏遠的地方,多一個城裏來的同伴就多一份‮全安‬。

現在可好,計劃趕不上變化,曾經的優勢全要變成劣勢,其他人還可以丟了違約金拍拍庇股走人,她是奔着下學期“支教保研”的名額去的,要也走了,留下這個污點,以後還怎麼考研,怎麼當老師?

可要是其他人都走了,就留她和蘇麗兩個人,她怎麼敢留?

別的不説,就蘇麗這個子,不給她彌補紕漏就不錯了,她能依靠她什麼?

“你先別生氣,這些事情都不是不能商量的,包括黛文婷的綜藝,也不是不能十全十美的解決…”秦朗一見杜若臉拉老長,連忙安撫“其實我覺得,把紅星小學作為綜藝節目第一期的拍攝地並不是不行,既然是二月份拍攝,那就是下學期的開始,只要拍攝地還是這裏,黛文婷就不需要離開,至少在拍攝期間,還是能上課的。”據他的推測,黛文婷留下了,江昭輝也就留下了。

“至於我,下學期大概率會走,但我並不像黛文婷,是為了什麼目的走的,所以我自己可以再考慮考慮。如果這裏有拍攝節目,那些明星和工作人員都可以做孩子們的老師,我的離開就不會對這裏造成什麼困擾,我就可以按照約定回返;如果這裏當不成拍攝地,要少兩個老師,無論是不是出於道義,我都會想辦法留下來,把一年教期工作完。”秦朗知道這時候提離開會刺到幾個老師的神經,並沒有一口咬定會走。

“可是怎麼保證這裏能當上‘超級教師’的拍攝地呢?這裏通不好,風景也不行…”説着説着,蘇麗的眼淚都要下來了。

“還有孩子們,我們要怎麼跟孩子們説,要走好幾位老師啊?!”蘇麗聲音一哽咽,氣氛就沉重了起來,原本因為“秦閣”髮菜養殖考察組到來而振奮的喜悦也一掃而空。

比起走紅的黛文婷,連秦朗都要走,才更加難以讓人接受。

“我會努力讓節目組選擇紅星小學作為拍攝地的,我一定會努力的!”黛文婷咬着牙,捏緊了雙拳説“之前李薇薇記者也為孩子們拍了節目,我會把節目素材發給他們,也會拍一些這裏的風景和境況給他們,還有那些會唱‘花兒’的當地青年,這些都是很好的節目話題…”但悲觀又沮喪的情緒已經影響到了他們,即使黛文婷如何保證,也沒有人回覆她一句。

這一場談話,原本是為了黛文婷的“更上一層樓”而集聚,最後卻不歡而散,每個人都魂不守舍的,本提起不勁兒來。

相比較這一頭的‮意失‬“秦閣”的髮菜考察組那邊卻頻頻傳來好消息。

之前在秦朗的指導下,張校長準備的比較充分,不但寄去了土壤和河水的樣本,也做通了各方的工作,取得了村長和鄉里、縣裏的重視。

考察組來的時,縣裏得到了消息,專門派了年輕的‮部幹‬組下來,幫助考察組解決一些政策法規上的困難,畢竟“髮菜”是國家保護植物,即使做研究,也需要得到當地部門的同意。

紅星村雖然是自然村,但是村裏沒有招待所,住縣裏也不方便考察工作,村長就把村裏幾個富户的房子臨時“徵用”了,打掃出乾淨的房間給科研組居住,還安排了居住的人家照顧他們的三餐,由村裏補貼。

鄉里人熱情,讓考察組的人受到了他們的誠意,考察組也能安心的繼續考察工作,不被瑣事所羈絆。

再加上有張校長這個悉周圍環境的當地人做嚮導,很快又陸陸續續發現了好幾片野生髮菜的生長地,現在連nx南邊的髮菜都快被摟空了,這裏還有,説明這裏是具備戈壁髮菜生長和保護的條件的,至少當地‮民人‬沒有把這個當做生財工具的習慣,植被沒有被完全破壞。

有了良好的生長條件,接下來就是考察這裏具不具備成為基地的人文和環境基礎,結果一家家村落跑下來,考察組越發覺得他們來對了地方。

説起來,這還要謝張校長這麼多年來一直咬牙堅持着把紅星小學辦下去,以至於附近幾個村裏的主要青壯年勞動力,最低程度都是識字的。

一個產業鏈的誕生,全靠外部人員是不切實際的,但髮菜生長的地方大多在偏遠貧困的西北地區,不但通不便,教育程度也低下,明明有九年義務制教育,失學率卻很⾼,很多地方年輕人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有些初中不到就出去打工了,村子裏留下來的大多是老弱病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