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意思的。
真的,他説這話的時候特別發自肺腑,一點也不勉強,不心疼。
錢小玉的壽宴上,請了京中最著名的崑腔班子全福班,這名兒一聽就很喜慶。據説是要連唱十天,今天才是第一天。崑曲起源於南方,但全福班是純北方的班子,唱腔以京白為主,華麗細膩,飄逸儒雅。
池寧進去的時候,戲已經開始了。戲台上站着的是如今最紅的戲子,低淺唱的是最出名的曲目,花旦扮相豔麗,戲文唱腔婉轉,一顰一笑間皆是風情。
【竟然是《牡丹亭》。】池寧不愛聽戲,但他師父喜歡,池寧因此而被迫悉了大多數的曲目。
【《牡丹亭》?】原君對過去的記憶其實是斷斷續續的,好比這個池寧很悉的曲目,在他看來卻是全然陌生的,【講什麼的?】他看起來對這種老年人的愛好還
興趣的。
錢小玉前呼後擁地坐在戲台下的最中間,明明大家應該看的是台子上引人注目的戲班美人,但你就是能覺到,錢小玉才是今天的主角。那份眾星捧月,已不需要錢小玉再做什麼才能得到,他哪怕只是尋常地跟着戲腔哼兩句,都耀眼得不可思議。
這就是權勢的魅力。
是千百年來被芸芸眾生、普羅大眾所趨之若鶩的東西。
也是池寧如今最想要得到的。他回首,在馬文眼裏,看到了同樣的野心,同樣的渴望,不同的是,馬文的嫉妒裏多了一份不平與怨恨。同為暮陳一派,馬文自認為不比錢小玉差什麼,憑什麼在蘭階庭下去之後,暮陳資源傾斜的方向會是錢小玉這個死娘娘腔,而不是他馬文呢?就因為錢小玉比他歲數大?
偏生就在這個時候,錢小玉看向了門邊,一下子便站了起來,伸手打起了招呼。
馬文在所有人的注目中,又莫名地高傲了起來,覺得他享受到了別人所沒有享受到的特權待遇,他,能被錢小玉高看一眼。
結果,不等馬文開口,錢小玉已經熱情叫了出來:“臨臨呀,快過來,坐我邊上。”池寧內心對馬文的幸災樂禍已經溢於言表,前倨後恭在宦官羣體裏是常有現象,但能像馬文做的這般沒有腦子的,還是實屬罕見。如果池寧想,他可以把這種嫌棄對方蠢的情緒隱藏得很好,保證最厲害的老手也看不出他有一處不妥帖。但重點是他不想啊,他為什麼要為了一個馬太監,而勉強自己?
池寧的有恃無恐,讓馬文更是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而此時的池寧,已經幾步繞過了馬文,走到了錢小玉的身邊,大大方方地坐到了那個讓所有人眼熱的位置上,對錢太監恭賀了起來:“祝錢爺年年有今,歲歲有今朝。”
“哎喲,哎喲,哎喲,”錢小玉今兒看起來格外高興,臉和他身上的紅袍一樣喜慶,眼神中的……母愛也更濃了,他側身和旁邊的王洋王首輔遞話,“要不説這麼多後輩裏呀,我就喜歡臨臨呢。這嘴巴甜的喲,比其他只會祝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傻東西不知道好了多少。”馬文送的壽禮禮單上就寫了這麼一句,本意是為了嘲笑錢小玉年紀大,偏偏被錢小玉陰陽怪氣地這麼一解讀,成了他馬文沒文化才會這麼寫。
“年年有今”又有文化到了哪裏去嗎?
馬太監眼瞅就要被擠對得氣死了,但他還不能翻臉,只能笑着忍下去,假裝並不知道錢小玉在影他。
這是池寧第一次如此之近地見到王洋。過往王洋主要的合作對象是蘭階庭,和張太監的集都少,就更不用説池寧了。唯一的一次本應該有直接
集的,就是池寧在無為殿上為了聞宸舌戰羣儒,但那一回王洋告病躲了去。
王洋是個不錯的好官,但與以往忠於皇帝的官不同,他忠的是這天下的百姓,是自己心中造福於民的信念。
所以,明知道從正統上來講,該坐上皇位的是天和帝之子聞宸,但王洋還是選擇了年輕力壯的新帝。
當然,現如今在朝堂上最為反對新帝扶植母族的,也是王洋。後宮外戚,永遠是朝臣心中最應該被重點打擊的對象之一。而王洋做事的出發點,從來都不是讓上位者高興,是讓百姓高興。
對於這位大佬,池寧的情緒複雜的。他知道他們應該算得上利益的對立面,但……
思及自己食不果腹、只能淨身入宮的幼年,他總忍不住想,若那個時候遇到的是王洋這樣的首輔,自己大概就不用進宮了吧。
王洋在池寧看他的時候,也在打量着這位傳説中的臨公公。他沒在無為殿上一睹池寧少年意氣的現場,但只憑想象就覺得張太監是個會教徒弟的。他的想法和池寧差不多,立場不同,可欣賞還是有的。
也因此,哪怕知道錢小玉只是拿池寧作伐在擠對馬文,王洋還是願意順着錢小玉的話,誇上池寧一句:“臨公公確實年少有為,未來可期。”得王洋的讚歎,可不只是被誇了這麼簡單,是有很實際意義的好處的。
也就是説,池寧的名聲要大漲了。
不出明天,滿雍畿城的人都會知道,首輔王洋很看好東廠的臨公公。別人這麼説一個年紀輕輕就手握大權的太監,那是諂媚;可王洋開了口,那就只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期許了。
錢小玉這個壽宴,對於池寧來説,來得可太值了!
原君也覺得來得很值,戲台上的《牡丹亭》給了他不小的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