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7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諸王,也包括了事後對司禮監諸宦。
念平帝自認為登基這三年多以來,和司禮監的配合一直很不錯,能收服的人心都收服了,不能收服的,那就要捨棄了。和對自己兄弟姐妹以拉攏為主的態度不同,念平帝對待身邊內侍宦官的態度要更為冷酷一點,他看他們就像是工具,要麼為他所用,要麼死。
他對錢小玉等人的試探,也就更加直白,近乎於赤。
就在某,輪到錢小玉當值,參京中三大營機務的尚爾也在的時候,念平帝突然召集了司禮監大半有頭有臉的太監齊聚御書房,聲稱要和他們商量一下秋闈之事。
斗香大賽之後,就是又一年的科舉了,舉子們都在頭懸梁錐刺股地奮戰,為改變自己的人生階級而努力。
念平帝提起的正是在科舉殿試之後,最為重要的瓊林宴。
瓊林宴顧名思義,就是由皇帝在瓊林苑設宴,諸大臣宗親作陪,恭喜新及第的進士們的一場社活動。這個活動十分重要,是愣頭青的進士們進入官場的起點,也是他們之中大多數人宦海一生僅有的高光時刻。
理論上來説,在這瓊林宴上,最受矚目的自然就是狀元郎啦,榜眼、探花緊跟其後。
但實際上,最受矚目的只可能是宴會的主人。大啓一直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瓊林宴要麼是皇帝親臨主持,要麼就是由太子代勞。或者可以這麼理解,皇帝讓哪個皇子去了,那就代表了皇帝對哪個皇子的看好。有點類似於皇帝讓皇子代自己去祭天、或者監國的含義。
瓊林宴的儀式和象徵意義早已經大於了它誕生之初的職能。
也有皇帝會為了讓太子在士林之中增加威望,挑選一二合心意的得用之人,派太子代替自己前往。
好比當年天和帝是別無爭議的中宮嫡子時,肅帝曾先派年幼的他出席了一回瓊林宴,第二年就正式冊封了他為太子。
如今到了念平帝時期,念平帝自然是不會允許太子聞宸有這種機會的。過去的三年,王洋不是沒有暗地上奏過,明示念平帝應該給太子殿下在士林面前一個
臉的機會,但都被念平帝以“太子年幼,尚未開蒙”為藉口給糊
過去了。
如今又是一年秋闈在即,王洋這鬼鬼
的老頭,見之前求太子主持瓊林宴不成,今年就退而求其次,改為了請念平帝把太子帶上。內閣和司禮監早有耳聞,甚至不少人都已經看過王洋的奏摺原本了,很明白這是怎麼樣一個燙手山芋,
本沒有人敢發表意見,只等着念平帝表態。
錢小玉被念平帝提問時,還以為念平帝這是自覺鬥不過王洋,要暗示他們,給他出個主意,今年如何才能繼續避免讓太子出現在瓊林宴上。
但……
錢小玉還是低估了念平帝的噁心程度。
念平帝直接對下面跪了一圈的司禮監的宦官們,拿出了王洋請求他出席瓊林宴時帶上太子的奏摺,道:“太子年方四歲,可能久坐?”所有宦官都把頭低的更深了,眼裏一片震驚,不敢説話。
因為眾所周知,東宮的太子聞宸已經虛歲十歲了,貴妃宮中的四皇子倒是今年才虛歲四歲。念平帝這樣故意張冠李戴,到底意何為,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念平帝今年瓊林宴不僅不打算帶上太子,還想要帶上他的四皇子出席!
平地一聲驚雷,頃刻間,整個御書房寂靜得猶如墳地,掉針都能聽到的那種。有些資歷淺的宦官,更是嚇得連大氣都不敢
了,生怕自己在這個時候有什麼存在
。
這事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答應,那就是得罪太子與太后,乃至於滿朝維護正統的文武百官,被指着脊樑骨罵一輩子的宦都不為過。
可是不答應,那就是直接開罪念平帝,不要説一輩子了,他們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都在兩説之間。
這真真的是一道送命題。
其實所有人的沉默,就已經是一種態度了。偏偏念平帝不死心,甚至頗為惱怒,覺得這些司禮監的宦官膽子太小不識趣,他給了他們這麼一個討好自己的機會,他們竟然都不抓住。念平帝用帶着一些惱羞成怒的語氣,直接點了錢小玉的名:“錢愛卿,你覺得呢?”錢愛卿不想説話,錢愛卿只想罵娘。
“恕你無罪,放心大膽的説。”念平帝步步緊,不願放過錢小玉,“你對王洋的這個奏摺,怎麼看啊?”念平帝這是不準備做個人,明着要
錢小玉站隊,且要讓他來背鍋了。
池寧聽到這裏的時候,不得不對原君喊了一聲暫停,想要休息一下大腦。因為即使是他,面對這種情況也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完美過關。池寧覺自己就像是被分裂成了兩個人,一正一反、自問自答地在腦海裏討論着這個問題。
答應念平帝,就是功名利祿集於一身的光明未來。
但,被念平帝這麼着答應,真的很不痛快啊。
錢小玉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善於忍耐絕對功不可沒,小孩子才會忍不下去,就像自己當年一樣。
但狗念平帝真的讓人不
啊啊啊,想打他!
最終,池寧也不得不説,他本拋棄不掉站太子聞宸的立場,雖然這孩子蠢了點,傻了點,甚至帶着一股子明明重生了卻不知道打哪裏來的天真,但是,這樣的他都比念平帝好了一千倍一萬倍啊!!!
池寧覺得如果是他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