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3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監的外甥叫趙唯,只覺得是同名同姓罷了。
楚地是新帝尚未登基之前的藩地,他在楚地稱王十餘年,竟對這樣喪心病狂之事聞所未聞,實在是不可思議。在覺得楚地出了這樣的事,讓他臉上無光的同時,新帝也忍不住懷疑起了自己當年為何如同一個瞎子、聾子,竟然連這樣的事情都能被矇蔽至今。
姦污女子從來不是小事,在重視名節的時代更甚。女子要遭受指指點點,男人也逃不了罪責。對於新帝這樣重視禮法的人來説,更是無法坐視不理。
“這趙唯是何人?”
“為何可以如此隻手遮天?”
“不配為人!”朝堂之上,已有大臣主動開始鋪設台階,為的自然是賣給首輔王洋一個面子。
王洋不動如山,站在文臣第一列的第一個,始終沒有回頭側目去看自家大娘,生怕下一刻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壞了大娘的大事。
那可是他如珠似寶的姑娘啊。
她能堅強地從悲傷中走出,當機立斷地選擇復仇,落落大方地站在廷前奏對,這是她之幸,亦是他之過。是他們這些大人沒有保護好孩子,他絕不會讓她今重新撕開傷口也要討回一個公道的犧牲付之東
!
王詩擲地有聲,劍指人:“這趙唯,便是當今御馬監掌印太監孫二八的嫡親外甥!”***“然後呢?然後呢?”如今宮裏宮外最熱的高頻詞,便莫過於“趙唯”
“汪全”與“王家大娘”這三個了。一朝登聞鼓,驚震十四州。現在就沒有人還不知道,王家大娘敢於御前狀告太監外甥趙唯,姦污楚地一十五女的故事。
“這又與汪全之死有什麼關係呢?”少不更事的小宮女,撐着的兩腮,歪頭追問白頭的嬤嬤,“陛下之前不是還在嚴查汪全之死嗎?兩個案子聽起來完全不沾邊呀。”嬤嬤憐愛地摸了摸女孩孩子氣的面頰:“傻傢伙。”在這個宮裏,又能有什麼是完完全全的巧合呢?若今天萬安宮裏姬簪娘娘養的鸚鵡啞了嗓子,明天長陽宮中似雪娘娘就有可能沒個宮人。這些雜七雜八的事,讓任何一個外人看了,都不會覺得彼此之間應該有什麼聯繫。但實際上兩個娘娘指不定已經隔空鬥法了多少回,你栽贓我,我懷疑你的,永不會消停。
“你可長點心眼吧。”老嬤嬤手把手地開始了人生教學,只希望小宮女不要再問出這種傻氣的話來。在宮裏要一直學不會心智上的成長,那也許真就沒有機會長大了。
參與了汪全一案的人,如今都還在牢裏關着,只有王家大娘因事出有因,而早早地被放了出來。
“那汪全對她行不軌之事,她報復回去,她沒有錯!”小宮女義憤填膺,握着拳頭在空中揮舞了幾下。
這事確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可指摘。由於王家大娘參與的部分並不致死,這才免於了刑罰之苦。而趙唯呢?他也曾參與了汪全一案,卻是當晚直接從曲水山莊被放了。如今又有了他姦污楚地一十五女的案子傳出……
“你説這裏面能沒有事?”小宮女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她好像抓住了聯繫,又好像沒有,只能撒嬌:“好嬤嬤,您就憐惜憐惜我,説得再簡單些吧。”
“意思就是,因為汪家需要巴結那孫太監,所以汪全很可能是代人受過。”嬤嬤就差直接説,是趙唯對王家大娘做了醜事。
“王家大娘發現自己報復錯了人,就收集了全新的證據,來找真正的兇手報仇了,懂了嗎?”
“啊!原來如此!”小宮女終於懂了。
這便是現在的主猜想,因為王詩沒有與自己有關的證據,便只能通過其他方式來報復趙唯。
也確實很接近真相了。
聞宸就趴在硃紅的宮牆牆頭,把這段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他暗自點頭,原來時間已經到了這一段,王詩姐姐已經名震京城了。
王詩這個閨名,是王洋給起的,希望她長大後能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
她做到了,甚至做得比王洋所期待的還要出。
無懼風霜,頂天立地。
可惜,就是早些年運氣不太好,遇到了趙唯這個劫難,但禍福相依,過去了,便是一片人生坦途。
新帝對於王詩的舉報十分重視,雖然他也覺得女子這般高調有損名節,卻不得不説,王詩的到來剛剛好,達成了他想要此案天下皆知的意圖。由趙唯可以反推到汪全一案,他甚至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趙唯真就沒有參與殺死汪全嗎?
若趙唯真的什麼都沒有做,池寧為何在聽説了王詩告御狀一事後,第一時間上書請罪?
池寧在宮中的處境很是不妙,沒了師父保護,又失了聖心,不好説誰都可以來踩一腳吧,至少他是不可能只為了堅持正義,就去得罪孫二八的。新帝自認為十分了解池寧這個人,對自己的命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只有可能是因為真的涉及到了孫二八與趙唯,池寧才會如此利索的閉嘴。
若這些都是真的,那汪全的案子可就有的是地方需要重新研究了。新帝看着手上的案宗,也明白了端倪所在。到底是誰打了汪全的頭?趙唯為什麼可以從始至終沒有在案子裏被提及?有沒有可能其實是趙唯殺人滅口,而其他人只是掩護,用來讓法不責眾的霧?
一個個靈魂拷問,就這麼兜頭砸下,讓新帝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