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8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氏發現了火的秘密,那就是通過樹枝與乾柴的摩擦可以產生火,當燧人氏把這個秘密給其他人的時候,人們都對他崇拜的五體投地,因為火無所不在,但從沒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它,燧人氏教人從木頭來把火鑽出來實在是太偉大了,人類自從有了火,不只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而且從此永遠與所有其他的動物們分道揚鑣了,其他動物始終不會用火,而人類卻因為會用火,生活方式發生了劃時代的突破!

伏羲氏是第三位出現的神人,他具有超越凡人的神力與智慧,他教人用火烹飪,從此人們享受到香噴噴的飲食,他又據天上星象的變化規律製作了八卦,起初八卦主要是用來計數和預測天氣的,因為那時候打獵的需要,比如明天出去打獵之前要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下大雨,電閃雷鳴的肯定不行,動物都躲起來不出來了,所以,伏羲據天象的運行規律發明了八卦,伏羲教會人們八卦的使用方法,同時他又發明了樂器,又教導男女不可隨便配,要有固定的配偶,而且必須經過固定的儀式才能配,同時他又製造了漁網,教導水邊的居民捕魚的方法,此外伏羲氏又教人們挖掘陷阱捉捕活得動物,訓練這些動物作為家禽,又教導人們種植桑樹養蠶,伏羲氏實在是一個全能型的偉大神人!

而接下來的這位“女媧氏”卻更加偉大,因為沒有她,我們人類將要徹底滅亡!

女媧氏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至於許多神話學者把女媧説成是人首蛇身的美人,當時有兩位英雄人物為了爭奪她的愛情而在不周山進行了暗無天的兇猛決鬥,一位叫共工氏,一位叫祝融氏,這兩個猛男在不周山大戰了三萬多個回合,戰得大地都失去了顏,結果共工氏被祝融氏打敗了,共工氏憤怒得發狂,他用頭猛地撞向了不周山,一聲巨響之後,不周山被撞斷了,而不周山是天和地之間的主要支柱,支柱折斷之後,天庭立刻裂開一條巨縫,大地失去了平衡,向東南急劇傾斜,剎那之間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月無光,人類奔走呼號,眼看着就要像石子一樣滾落到無盡的黑暗深淵裏去了,偉大的女媧氏不忍心看着人類滑進滅頂的深淵,她取山上的無石頭燒煉成五彩石,練好了之後,用它們把天上的裂縫補住,女媧氏又殺死一隻倒黴的神龜,用它的四隻腳當作四隻支柱,重新把大地支起,而那些天裂之後漏下來的大水,女媧氏用蘆草燒灰,把它乾,這些燒乾的蘆草灰就形成了中原地區的華北大平原,因為這些蘆草灰平坦而又肥沃,正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説白了無非就是因為女媧娘娘的蘆草灰,擁有了蘆草灰就相當得了天下,所以,女媧娘娘是人類的再生父母,實在是偉大啊!

女媧氏之後出現的是“神農氏”神農氏是一位喜歡採集花草果實的愛好者,每一種採集來的花草果實包括各種各樣從未見過的藥材,他都要親自放在嘴裏嘗一嘗,因為這個,他有時一天中毒的次數都會超過七十多次,神農氏把自己練成了一位百毒不侵的英雄人物,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神農本草綱目,後來人都説這本書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還要經典,被後來人列位四大中醫藥書之首,除此之外,神農氏還發現了一些可供使用的植物,比如小麥、稻米、高粱等,並且還教人怎麼種植,並且又教人把一些野獸豢養在家裏,馴化它們,這些野獸後來就是我們家裏的“狗、馬、牛、豬”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農業社會是在神農氏這位偉大人物的領導下完成的!以上就是三皇五帝的大致故事了,接下來的故事將講到黃帝老先生,我們都説自己是炎黃子孫,所以,黃帝和炎帝的故事也需要知道一些亅亅亅6.第六章:黃帝的傳説神話故事是每個民族珍貴的遺產,它是混沌初開時,原始民族生活歷程的一種朦朧的記憶和見證,就好比是一個還沒學會走路的嬰兒,在他的眼裏,世界看起來是陌生而又驚奇的,他本搞不懂眼前的這個世界,就好像我們正常人在夢境中一樣,整個都透着朦朧而又虛幻的美,不過又有誰真正能分清楚哪一個是現實,哪一個是夢境呢!

上文中,小弟我斗膽向各位親愛的朋友介紹了三皇五氏時代的一些神話故事,接下來我將帶領各位進入一個半信半疑的傳説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王朝——黃帝王朝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已經有長足的進步,已經在農耕社會下生活了一段很長時間,家裏已經馴養了不少野獸,像狗、雞、牛、羊、馬、豬這些已經普遍在人們家中飼養了,地裏的小麥和稻米、高粱已經有了穩定的產量,一些靠近山林的民族還主要以狩獵為生,但那時候狩獵的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這個時代,人類逐漸征服了周圍那些體型龐大的兇猛動物,真正屬於人類的歷史掀開了新的篇章!

中國號稱五千年文明古國,其實這五千對於人類的歷史來説實在是短的可憐,但正如我前文中所説,人類的很長一段歷史就像是一個生長緩慢的嬰兒一樣,他對於自己嬰兒期的歷史除了一些神話故事之外幾乎什麼也沒有留下,唯一知道的是早期的人類經歷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這兩個漫長的時代經歷了差不多有兩百萬年左右(據國外牛的歷史學家據人類早期的遺骨考察,人類從智人進化為人的歷史差不多在四百萬年左右)在這漫長的幾百萬年時間裏,人類的智力比較低下,僅能使用一些極其簡單的工具(比如鋒利的石塊,動物腐爛之後的骨頭,一些堅硬的樹枝等等)在那樣一個漫長的時代,人類的生活和一般的動物生活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後來隨着人類歷史的不斷向前推進,人類的智力漸漸得到了發展,開始會使用火,會建築房屋,會使用更加鋒利的工具,會馴養一些野獸,會種植一些穀物,在五位偉大的人物的教導之下,人類漸漸進入了一個初步文明的階段,不過到這個時候為止,人類還沒有文字,語言的溝通和也比較原始簡單,到了公元前二十七世紀(也就是四千七百多年前)中國的大地上撒佈着眾多的部落,那時候,黃河域是一片肥沃的地方,僅黃河中游和汾水下游一帶就有一萬多個大小部落,這些部落都有着屬於自己的領地,你要是胡亂跑到人家領地裏去打獵或者耕種,甚至去別人部落裏去勾引女人,睡人家的老婆、偷人家家裏的畜生,那一定會引起部落之間的常年戰爭,於是,在各個部落之間,為了爭奪領地和女人的戰爭就這樣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在這些部落中,有三個部落最為強大,一個是正在沒落中的神農部落,神農部落的據地在河南陳丘,酋長是神農氏的後裔,另一個是強悍善戰的九黎部落,據地在山西運城,酋長蚩尤是一位非常牛的人物,他有九個兒子,每一個都是萬夫莫敵的勇士,附近的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另一個是新興的有熊部落,這個部落的文化水準似乎更高,據地在河南新鄭,酋長姬軒轅(也就是我們所稱的黃帝)有很大的智慧和本領,他是一位集政治局、科學家、軍事家、魔法家於一身的英雄人物!

於是,這三個部落之間的爭霸就上演了,在地理位置上來説,有熊部落夾在神農部落和九黎部落之間,有腹背受敵兩面作戰的危險,所以姬軒轅決定採用先發制人的策略,他首先突襲神農部落,在河南阪泉郊野進行了一場規模比較大的阪泉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黃帝部落把神農部落擊潰,俘虜了神農部落全部人口和牛羊,接着姬軒轅乘着戰勝的餘威,揮軍渡過黃河,一直進到九黎部落的據地逐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逐鹿戰役,兩軍膠着,不分勝負,蚩尤跟姬軒轅一樣,也是一位神通廣大的人物,他張開大口,噴出來的濃霧三天三夜不散,有熊部落的士兵就失了方向,姬軒轅就發明指南車,使他的部隊在霧中也能辨識方向和道路,蚩尤又向風神雨神救援,沒一會功夫,立刻就颳起倒山拔樹的狂風和猛烈的暴雨,瞬間大地一片汪洋,姬軒轅也施展法力,他招呼他的女神旱魃助陣,旱魃的相貌整年可怕,據説是殭屍變得,眼睛生在頭頂上,秀髮全是一條一條的小蛇,身上長滿白,她所到之處,連一滴雨都不會有,往往一連大旱三年,赤地千里,所有生物都枯萎有死,她一出現,風神雨神就狼狽地逃走了,剎那間風停雨住,大水消失,於是姬軒轅乘機反攻,九黎部落大敗,蚩尤戰死,殘餘的民眾就往南逃竄,定居在現在貴州省的萬山重林之中,而這些民眾據説就是苗民族的祖先,而蚩尤就是苗民族的始祖!

這一場大戰之後,姬軒轅的名震當時的世界,許多部落的酋長戰戰兢兢地擁護他當天子,尊稱姬軒轅為“黃帝”黃帝者,黃顏的神,這正是姬軒轅所盼望的地位,他把首都設在河南新鄭,建立的黃帝王朝,而河南新鄭現在看來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卻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首都!

軒轅黃帝是中華人的祖先,甚至連匈奴人鮮啤人也都稱自己是姬軒轅的後裔,可想而知姬軒轅的威名如此之大,值得一提的是在黃帝王朝時期,有一個叫倉頡的人發明了文字,因為文字的出現把人類帶進了一個更加複雜而又難以捉摸的世界,所以當倉頡造出文字的那一天,天上就像落雨般地落下糧食,入夜之後,還聽到鬼神痛哭的聲音!

紀元前2698年,姬軒轅建立了黃帝王朝,這一年據離現在2013年是4711年(差不多是五千年)歷史學家口中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的,不過在西方人的眼裏,中國古代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因為商朝的殷墟發現了甲骨文,外國人對歷史是講求考古證據的,而我們的黃帝老先生並沒留下那個時代的物證,這多少是一種遺憾啊!

我這裏入一個軒轅黃帝向道家始祖廣成子求道的故事,這篇故事是記載在古書黃帝內經裏面的一篇——廣成子是道教的始祖,據説活了一千兩百歲,住在崆峒山的一個石裏,黃帝聽説廣成子的威名,不遠千里專程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修煉道術的要訣,廣成子對軒轅黃帝説——你治理的天下,侯鳥沒到遷徙的季節就飛走,草木沒到枯黃就凋謝,我和你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談的!

黃帝回去後,三個月不理朝政,什麼事也不幹,只是反思自己,然後又去見廣成子,很恭敬地跪在廣成子面前,再三叩拜求教修身的方法,廣成子終於回答説——修道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既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什麼,凝神靜修,你的體必然就會十分潔淨,你的心神也會非常清,不讓你的身體勞頓,不讓你的神分散,你就可以長生。注重內心的修養,排除外界的干擾,過多的俗事會敗壞你的真,因為我牢牢地專注於養,永遠心境平和清淨無為,所以我活了一千兩百歲,而形體上沒有一點衰老的痕跡。得到我道術的可以成為君王,失去我道術的只能成為凡俗之輩,我的道術講引你到無窮之門,遊於無極的原野,與月同輝,與天地共存,凡人都將死去,而得我道的人卻會長存於天地之間!

黃帝聽後,照着廣成子的修煉方法,終於得道成仙,有一句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説得就是黃帝得道成仙的故事,傳説因為黃帝得道之後,他家的阿貓阿狗阿雞啥的也一起跟着他昇天了!接下來的故事將講到夏朝的故事,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比較有據可考的時期,也就是説開始有點走上正軌了,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亅亅亅7.第七章:大同之世孔子是崇尚上古社會的,因為據説只有在上古時代,整個人類社會才是複合大道運行的規律的,所謂大道運行的規律那就是遵循天地人的和諧發展,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同之世,社會一片和諧,人們內心沒有什麼私慾,天下為公,對待周圍的人像對待自已的親人一樣,別人的孩子和自已的孩子看起來並沒有兩樣,人與人之間講求信義,和睦相處,有本事的人能被推薦出來擔當領導或者重要的職責,整個社會里,老人和小孩都能得到應有的照顧,每個男人和女人都能盡到她們自已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能充分享受他們的權利,整個社會充滿和諧的陽光,因為大家內心都像金子一般純淨,所以,即使財務遺失或者廢棄在路邊也不會有人撿去,晚上睡覺,家裏也不用關上房門,所以,本也不用擔心會有什麼盜賊,那個時代,一切事情都是那麼的光明磊落,沒有背後的竊竊私語,沒有陰謀詭計,沒有欺詐,沒有勾心鬥角,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像金子一般發着閃亮的金光,這就是孔子老先生眼中最理想的大同之世!

可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就像夏秋冬的運行一樣,天來了花就開了,到了夏天,萬物一片繁榮,到了秋天,果實成樹葉就落了,到了冬天,萬物一片蕭條,緊接着又是一個新的輪迴,人類歷史的發展也是一樣的,只是人類歷史的發展不像四季那麼有規律,儘管總體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