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81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壁,而且是相公。
現在突然有一大批西夏人來投降,還要住進去,這是什麼概念?李士彬連想都沒想,就拒絕。他的辦法是來了很歡,但別想進我家。把所有投降的人都遷進內陸去,再分散安置,化整為零,這樣無論裏面夾雜着什麼人物,都會像一瓶花椒麪撒進太湖裏,連點影子都看不見。
可是有個問題他的權限解決不了,那就是來的西夏人實在太多了,這麼多的正處於戰爭狀態下的異族人一下子遷進內地,而且還由他這個項種的邊防將領簽證,這不是膽子的事,這是找死的事。
於是他按照官方程序辦事,把處理權上給了鄜延路最高軍政長官――範雍。範夫子這時的心情正好得不得了,李元昊投降了,西夏人叛逃了,局面豁然開朗,李士彬你的魄力實在是太低下,這是好事,無論來了多少,都照單全收。
就安在你的金明寨裏,金明寨不是一共有36個分寨嗎?每個寨子裏都分散一點,這樣不也和分散在內地一樣嗎?而且還省下了路費,又增強了金明寨的實力!
典型的文官豬頭症發作,外行人非得要領導內行人。但讓人驚掉下巴的是,李士彬居然同意了……實在無話可説,但應該能找到原因。不是説豬頭症會傳染,李士彬被同化了,或者被文官壓制不得不執行,而是他太自信。
鐵壁相公父子兩代積累下的自信讓他本就瞧不起李元昊,尤其是宋、夏戰爭暴發前後,
項人早就在金明寨附近出沒過,李士彬揮刀縱馬衝出去,基本上只能看見
項騎兵的背影,那些人邊跑邊叫――鐵壁相公來了,兄弟,你的膽在哪兒?
回答得整齊劃一,掉地上了!(聞鐵壁相公名,莫不膽墜於地)這樣的事發生得多了,再加李元昊近期像山賊寇一樣的戰鬥成績,讓李士彬非常的鄙視自己。還需要小心嗎?魄力低下,看來範大人説對了。
如範大人所願,更如李元昊所願,大批的西夏人被分散安置到金明寨的各處要害。時光逝,很快新年到了,正月裏的金明寨和整個大宋一起歡慶。在這樣的
子裏,李士彬並沒有放鬆,他的軍隊很嚴整,他本人更是在各個分寨裏巡行。這一天,他就帶着兒子李懷寶到了黃堆寨,平安無事,一切正常。
當天,他就住在了這裏。
事情發生在第二天的凌晨時分,李士彬被一陣警報聲驚醒,史書沒有記載他是不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來襲的人是誰,他直覺一樣的喊着備馬,馬來了,有馬他才能巡視,才能出戰。但要命的是騎出去才知道,那是一匹跑不動的劣馬!
將軍在自己的營地裏被屬下出賣,他跑不動,指揮不靈,結果被敵軍活捉。直到這時,他才應該發現對手是誰。那居然是西夏皇帝李元昊本人!實話實説,這一仗他敗得太脆、太冤,但也一點都不冤。説他冤,是説坐擁10萬兵居然沒能真正接戰就一敗塗地,而造成這樣的後果,真正的責任人並不是他。
是那位既尊且貴的範老夫子。
説他不冤,是説他身為邊將,世代征戰,範雍不懂的你也不懂?生死成敗關頭,你為什麼不反對?是過份自信,還是真的糊塗,出錯的原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固若金湯的金明寨裏遍佈細,是從內部被瓦解的。
還有從實戰的角度來説,這一次李元昊率軍突襲,是從邊境的土門進入,金明寨離土門至少有近300公里的距離,那決不是一夜之間就能趕到的。
金明寨這樣有主有次、攻防一體的連珠寨,連起碼的遠程預警都做不到嗎?
説什麼都晚了,當天李士彬父子曾經浴血奮戰過,李懷寶當場戰死。而李士彬在被捉之前,做了一件對整個戰局、對整個鄜延路安危都至關重大的事。他派一個心腹部下帶着自己的母親和子馬上逃往延州城,一來逃命,二來要向範雍報告軍情。”第三百九十九章僅僅用了三
功夫,狄青所率人馬,便抵達了距水洛城不過十里的一處山包上。
在有王韶那惹來諸多後續口舌的前車之鑑的情況下,經陸辭等人的大力推動,加上狄青的制舉出身、文官身份也予以了一些便利……
趙禎早於半年前就已下令,恩准不設內臣督軍,將全盤指揮權完完整整地到了他手裏。
況且反對他變向行軍的人終歸只在少數,倒是身為他左臂右膀的張亢與種世衡都極為贊同,很快便平息了那些個不滿牢騷。
當水洛城近在眼前時,狄青忽不急了,甚至一反之前的緊迫,下令讓各營就地紮營,暫作歇息。
跋涉數、終得
息機會的將士們紛紛坐着啃起了乾糧,而狄青則將張亢與種世衡喚到一邊,直截了當地詢問道:“我若讓你們點五千人,往周邊蕃寨一趟,試召集那數萬蕃兵的話,能有幾分把握?”張亢嘴角微
,不甚樂觀道:“至多三成。”能從容地遊走在唃廝囉治下的蕃、宋、夏三境邊緣,仗着有一股不容小覷的兵力,可謂佔盡便宜的這幾股蕃民,顯然都老
巨猾得很。
先前之所以會向招撫他們的鄭戩使者躬身,多半是瞧在兩線戰局漸明朗、遼夏難敵宋蕃二勢的份上,才假意臣服,以免叫士氣如虹的宋軍伐夏時‘殃及’。
既是這般見風使舵的存在,當他們眼睜睜地看着宋軍因一時麻痹大意、竟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