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2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忍,“啪”地一下攏了摺扇,就要往陸辭腦袋上敲:“單憑禍害遺千年這點,你的確就不會死在去往嶺南的路上!”朱説安安靜靜地聽着。

起初他是信了柳兄的話,認為陸兄極有可能是為叫友人們莫為他擔心傷,才裝出樂觀從容,對外派為官充滿期待的模樣來。

如今……

朱説看看柳七,又看看陸辭,不笑了。

素來最為喜愛美食的陸兄,恐怕是真的對能讓他親歷各地品嚐佳餚的貶謫之難,充滿了期待吧。

陸辭與友人們具未想到的是,因趙恆忽然衝劉娥大犯的疑心病,以及太子前所未有的烈反擊,朝中所爆發的這場拉鋸戰,居然比所有人想象的都來得漫長。

直到天禧五年五月,才以劉娥被收去皇后印鑑、遭幽閉宮中、李婉儀被冊封宸妃、趙允初被送歸八大王府、太子去除監國職權、寇準被貶至樞密副使、丁謂被貶至末輔、次輔空置為結果,徹底落下帷幕。

乍一看是兩敗俱傷的結局,但不論是官家、趙禎一派、還是王欽若和丁謂一黨,心裏都到如釋重負,甚至稱得上是滿意了。

官家固然厭恨劉娥將他耍,也因此不再顧念多年來的夫之情,但廢后到底是件驚天動地、動搖福祉的大事,在尊神拜佛、國家氣運方面,從來是慎之又慎的趙恆,自然不願冒這風險。

橫豎已將人幽閉於宮中,主持中饋的印鑑也被收回,她今後既不能在自己前頭礙眼,也不能再興風作了。

那留她個空頭銜和一條命,亦是無妨。

趙恆的顧慮還在於,儘管劉娥的真實罪名一抖落,廢后的阻礙將大為減少,但他被婦人愚多載的醜事也將為世人皆知,於他顏面聲譽豈不有大損?

如此得不償失,還不如嚥下這口惡氣,將她打回原形便罷。

而對趙禎而言,能為生母恢復名譽,今後能光明正大地前去宮中為她請安,喚聲姐姐,而非疏遠的‘李婉儀’,就已是被迫生隔多年的母子的最大藉了。

本以為此生都註定無法與郎君相認的李宸妃,對自己位分的晉升毫不在意,僅對能見到親生骨到欣喜若狂。

當她忘情地緊抱住第一次來向她請安的趙禎時,已是淚滿面,又因過於歡喜而語無倫次,始終説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被收回監國職事,趙禎雖難免到惋惜,卻也能坦然接受。

且在李迪和寇準判斷下,自從察覺出劉娥‘愛’的背叛後、就有一蹶不振之事的趙恆,怕是不久後就要故態重萌,再回三天兩頭抱病不朝的架勢了。

若是那樣,太子頭上不過少了個正經被委任的監國職事,但所履行的職責,仍是代父監國,與之前並無二樣。

被貶作樞密副使的寇準,反應可謂出乎所有人的平淡冷靜。

在得知這一‘報復’的時候,他面上竟連絲毫不羈不馴都無,僅是心平氣和地俯身下拜,就堪稱欣然地接受了這一新任命。

他甚至還有心情衝為敵已久的丁謂揶揄一句:“可惜公身形矮瘦了些,不然這換下來的官袍還算新,轉至公手,或可省下一筆置裝的花費。”丁謂狐疑地睨他一眼,並未搭腔。

丁謂對官家近來的頻頻針對心知肚明,自然猜出,劉娥的突然遭難,恐怕與他身上的變故事出同因。

於是愈發謹小慎微,儘可能地減少自身的存在,以免撞刀鋒上。

而他的罪責,也的的確確被與趙恆關係更為親密的劉娥給分去了大半,加上寇準的上躥下跳、趙禎的忽然硬氣,皆打了趙恆一個措手不及,以至於這場風波過後,他幸運地只從次輔降至末輔,就未再受牽扯了。

到遺憾的,顯然是王欽若一派——他因始終看不透局勢,不敢下重子,連不知是否清醒的陛下也不敢似以前那樣一昧緊跟了,就怕好處撈不着,到頭來落得陸辭那下場。

等他看透後,要想下手,卻已晚了。

王欽若雖對失之臂的次輔之位心痛萬分,卻也有可聊以藉的地方:他雖沒撈着額外的好處,卻也沒遭受任何損失,反倒是他的老對手們都倒黴降級,叫完好無損的他看了出好戲。

作為始作俑者的陸辭,則被這場轟轟烈烈、將朝中大員悉數捲入的大風波搶去了大半風頭,唯有官家和太子一派還清楚地記得他。

而在趙禎主動退了一步,自請辭去監國職事時,所求的頭一件事,就是懇請讓陸辭早些迴歸知制誥的職務。

如此冒犯自己的陸辭,竟要被太子護着毫髮無損地全身而退,如何可能叫趙恆甘心?

不過趙禎提出這點時,也已在寇準李迪等人的規勸下,清楚不可能達成,僅是方便做討價還價罷了。

在趙禎的執意堅持下,陸辭秘書省監的從三品官本位到底是被保留了,但職事卻從知制誥變成了秦州知州,且當月就得出發。

得知這個新任命後,眾人都忍不住挑了挑眉。

對陸辭懷抱的情,就從嫉妒和羨慕,瞬間變成充斥着微妙的同情和憐憫了。

秦州那是什麼地方?

位於大宋西北,正拒西夏,民風彪悍、戰事頻繁,荒涼貧瘠的軍事邊陲!

儘管西夏自李繼遷死後,表現還算老實,但也絕對稱不上是好去處。

與它相比,連陸辭之前所知的、那因貧瘠而不起眼的小小汾州,都能被勉強稱作一片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