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7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3.關於拜黃甲,敍同年:“推一人年最長者,榜首拜之;又推一人年最少者,出拜榜首,謂之敍黃甲。”《送劉伯稱教授序》這儀式中,只序齒,不計較及第等甲的高下。

4.關於律義在979年,曾一度在進士科和諸科之中加考律義。

但因為985年恢復了經律科(諸科中的某一科,專考經義和律令的),又不需進士科修法書了。

因此,其實有不少進士,是法盲……

5.看到有人好奇范仲淹在歷史上的及第名次,就特意提一提,第他是九十七名進士,不過那時候他已經26歲了。

歷史上的范仲淹是29歲恢復舊姓的。《憂樂天下·范仲淹傳》6.之前在註釋中和你們有提過,就算當了官也可以繼續考貢舉。這裏再作一點補充,雖然可以考,但是不能被選做榜首(《中國科舉制度通史·宋代捲上》第八十章等陸辭好不容易熬過了於他眼中極其枯燥乏味、偏偏還很是繁瑣的謁謝、拜黃甲、敍同年,刊題名小錄、及立題名石於禮部貢院前等儀式後……

終於等到了他在所有期集活動裏,一直最為期待的一項。

——(自費籌備的)聞喜宴。

聞喜宴雖分兩,但只有頭一是宴進士科及第者的,後一,則只宴諸科。

宴進士時,參加的除了知貢舉官外,帶職人還高至丞郎、大兩省。

宴諸科時,就只是省郎和小兩省了。

極偶然的情況下,連皇帝也會御瓊林苑,垂簾觀看。

眼見着到了‘賜’宴的這天,柳七、朱説和滕宗諒照舊在辰時起身,洗漱更衣後,聚至小廳桌旁。

卻見平時總掐着點到的陸辭,破天荒地提前許久到了。

陸辭漫不經心地側着上身,一手支着頰側,好似在欣賞窗外明媚光。

他的面容仍是尋常筆墨難以描摹的緻俊美,只是不知不覺間,已悄然褪去少年郎的青澀了。

加上他身量修長提拔,氣質又頗成冷靜,乍一看去,只讓人眼前一亮,望之悠悠出神,而絕不會想到,這不過是位虛歲十七的小郎君。

就連坐在同一小廳裏的那些個新科進士,也忍不住偶爾投以目光,悄悄打量。

在聽得悉的腳步聲後,陸辭立馬回神,笑盈盈地向他們看來:“柳兄,滕兄,朱弟,你們昨夜歇得可好?”三人不一愣。

在清麗光的映襯下,越發顯得陸辭那張俊美側面的肌理雪白,加上一截修長脖頸,這麼靜靜坐着,就似一樽泛着瑩潤光暈的玉雕。

現微微揚,向他們笑着的時候,就如玉雕被人以妙筆點活了一般,徹底生動了起來。

與此時毫無遮掩的愉悦一比,前些天的陸辭簡直稱得上鬱鬱寡歡了。

柳七無疑是三人中最瞭解陸辭,此時也是最早回神的。

他不需猜也清楚,能讓小饕餮一掃這一個多月來的興趣缺缺,變得如此容光煥發的緣由,恐怕不是聞喜宴所代表的英髦榮遇,而九成九是聞喜宴上酒果品、美味佳餚……

柳七不住打心底地到哭笑不得。

“還愣着作甚?”陸辭不解地看向他們:“快坐吧。”三人這才如夢初醒,趕忙照做。

只不知為何,他們坐是坐下了,舉動間卻不自覺地帶了幾分小心翼翼的味道,好似一個不慎,就會擾壞了一副美的畫作一般。

陸辭平時都會在早膳時用一些餅食,今卻出於柳七心知肚明的目的,只隨意用了些好克化的鮮果。

而將更多的戰鬥力,留着一會兒的聞喜宴上發揮了。

柳七心念一轉,輕咳一聲,假裝不經意地問道:“攄羽可知,這聞喜宴將在何處舉行?”陸辭不假思索地回道:“不見另有通知,自是設在瓊林苑了。”瓊林苑為汴京四大御苑之一,可謂赫赫有名。且自太平興國八年起,朝廷賜及第進士宴於此處,就已成了定製。

陸辭自是早有耳聞,可謂期待久矣。

柳七悲憫地嘆了口氣,飽含同情地提醒道:“那攄羽弟可還記得,每年的三到五月,瓊林苑都朝都民開放?”那天從闕門往期集所去,要不是有那十二位身量英,辦事又很是實在的金吾衞撐着,柳七毫不懷疑,作為才貌雙全、三元及第的狀元,陸辭怕是早被有待嫁嬌嬌的權貴人家的成羣健僕,給強行擄走了。

現從期集所往瓊林苑的那段路程,已沒了金吾衞開道和保護。

就算這些人家不敢擄走前去赴宴的士人,也會摩拳擦掌,等到聞喜宴一結束,就立刻動手加入哄搶。

且在聞喜宴中,有意擇婿的人家們,定然會親自擠進對民眾開放的這一御苑,又光明正大地觀察每位綠衣郎的品貌和表現的。

就不知小饕餮的胃口,在被無數道目光包圍的情況下,還能否一如既往的好了。

陸辭的微笑一僵。

朱説也領悟到了柳七的言下之意,以那陣仗,就不難得知,這份擔憂可不是毫無道理的。

他皺緊眉頭,一邊試圖想出對策,一邊深深地替他的攄羽兄擔心了起來。

柳七一本正經地叮囑道:“不論如何,就這往返瓊林苑的途中,攄羽可千萬別落了單,切記與我等走一道才是。”末了,他又強調一句:“尤其是歸程。”想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