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57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太守府的管家討來的,若欽差大人不嫌棄,還望笑納。

齊顏不動聲地謝過,抬手接過了秋梨,心中卻對韓允做了一個評價,此人倒是一個心細如髮的玲瓏之輩,自己雖然無官無品到底是女帝安排進來的人,秋梨並不貴重,傳出去也不會構成行賄之罪,但到底是投其所需了。

韓允見齊顏笑納,心中更喜,雙手壓着膝蓋向前傾了傾身體:“大人,下官適才看了地圖,有些心得想和大人説説,不知可否?”齊顏:“韓大人請講。”韓允:“慚愧,下官雖也算得上是戎馬半生,但多洛北卻知之甚少,好在臨行前做了些功課。”説着又從袖口中掏出了一份羊皮卷遞給了齊顏。

齊顏展開一看,這是一幅洛川圖,上面記錄了所有洛川經的州府,郡縣。

韓允直了直身,繼續説道:“洛川一共經九個州,三十餘個郡縣,共計二十八座城池,據臨行前的奏報,洛水縣和膠郡兩座城池已經相繼淪陷,大人請看圖……這兩座城池可以算的上是臨江城的大後方,所以眼下的臨江城就成了一座孤島,與外界的聯繫基本被切斷了。”齊顏點了點頭,韓允繼續説道:“大軍若想支援臨江城,勢必要衝破這兩座城池的封鎖,或者繞道而行從其他郡縣抵達洛川,再在洛川之上行軍,繞後抵達臨江城,大人覺得哪一路可行?”齊顏並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韓大人的意思是?”韓允:“下官以為,這支部隊既為援軍,就務必要平安抵達臨江城,不得有失,所以不論勝算如何都不宜與敵人發生正面衝突,應繞到後方直接支援臨江城。”對此,齊顏表示認同,但心中的憂慮卻更深了。

韓允嘆了一聲,突然説道:“可惜立了軍令狀。”齊顏追問道:“為何可惜?”韓允:“不瞞大人,下官心生一條妙計,或可輕鬆破敵。”齊顏:“還請韓大人説説看。”韓允起身來到齊顏身邊,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圈,説道:“大人,這一片是下官適才説的那二十八座城池,其中有一些城牆堅固,糧多民廣。剩下的就只是些邊陲小鎮,城牆大多是土坯,又矮又不結實,百姓也少。”説到這兒,齊顏大致已經明白了韓允想表述什麼,她的擔憂更深了一層,這韓允已經超過了當年卷宗上的描述,如此將才……絕非巴音可以抵擋。

韓允:“下官覺得,趁着戰火沒有燒過來,不如下令讓這些城池內的百姓全部南遷,城中所有的糧食能帶走的盡數帶走,帶不走的或深埋或乾脆焚燬,還有守城器械要全部毀掉。這些城池易攻難守,不如全都讓出來,這樣即便城池淪陷敵人拿到的也不過是一座空城,而臨江城也不用疲於奔命的去援救。”齊顏:“你是想令草原分兵?”韓允目讚歎,高興地説道:“沒錯!大人請看,據下官所知,異族人大多聚集在這一帶,此去洛川足有三百里。所以下官料定我們雖然損失了兩座城池,但異族人這次出動的人不見得有多少,沒準兒只有幾萬,甚至更少。朝廷這邊加上這十萬兵馬,臨江城就有大軍二十萬,我們再把守不住的空城讓出來,他們勢必會去攻取,守城是需要兵力的,這樣異族人單個城池的作戰能力會大大降低,我們只需通知毗鄰洛水的其他重鎮提防草原援軍,全力狙擊他們渡過洛川就可斷敵糧道,用不了多久他們的糧草就都耗光了。只等來年開,最遲五月洛川必會解凍,屆時這些異族人就成了甕中之鱉。到時候我軍鐵騎傾巢出動,定能勢如破竹,一舉收回失地,剿滅所有反賊!”齊顏突然攥緊了身上的錦被,又很快鬆開,沉半晌回道:“可是……韓大人不是立了軍令狀麼?一連丟掉這麼多城池,陛下怕是要怪罪的。”韓允嘆了一聲:“話雖如此,下官屬實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不知欽差大人……可否向陛下言明?”齊顏:“這恐怕不行,韓將軍在羣臣的見證下立了軍令狀,即便陛下願意相信,朝臣們怕是也要追究的。此計雖妙,韓大人還是莫要另闢蹊徑了吧。”韓允重重地嘆了一聲:“如此,下官就不為難欽差大人了,不早了,下官告退。”齊顏:“不送。”韓允走後,齊顏坐直了身體,後背雪白的中衣幾乎被汗水侵透,此刻齊顏無比慶幸自己堅持上了戰場,適才韓允口口聲聲皆是“剿滅”

…憑他的才幹,再加上朝廷的兵力,或許真能辦到。

齊顏猛地捶了下身上的錦被:巴音啊巴音……你為什麼就是不聽我當初的勸告呢?

哪怕自己與南宮靜女並無情,平心而論:自己也並不贊同草原再興戰事。這些年,草原人經歷了幾次肅清,部族人口去九存一,如何與朝廷鬥啊。

巴音啊巴音,我知你心中的仇恨和傷痛,可是……明知會輸的仗,為何非打不可?

…一轉眼,齊顏離開京城已有大半個月了。

從前南宮靜女下了朝就會到半邊宮去,如今突然沒了去處,竟有些無所適從。

不過在齊顏離開的第三,南宮靜女就找到了新的去處代替,那就是良太妃曾經的宮殿。

如今這座宮殿已經空了,但南宮靜女記得良太妃從前篤信佛學,所以她的宮殿內有一座小佛堂,供奉了幾尊佛像。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