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21年3月10故事的起源要從2002年的夏天開始。
我的家鄉是中華腹地一個人口眾多的古老省份,那是一個不身為同鄉就很難知曉的、只有省級行政區域地圖上才會顯示出來的再平凡不過的小城市。
那年夏天,我剛過15歲生,以全市第一名的身份結束了中考。
那一年省實驗中學到全省各地據中考成績招收優秀的苗子到省會城市讀書,做為本省最強的兩所高中之一,實驗中學的悠久歷史和強大的教學品質就是高考成績的保障,能到那裏去學習對每一個熱衷於讀書改變命運的孩子都是最值得驕傲和開心的禮物。
我毫無疑問的得到我們市僅有的四個名額之一。
但是,這個在所有同學和老師看來都天大的好消息卻沒有讓那時的我有絲毫的喜悦,因為就在成績出來前一週,我的父親剛剛因為一次意外離開了我。
我的父親是爺爺的獨生子,在那個年代這看起來獨生子的情況不説絕無僅有也是鳳
麟角了,但是考慮到我的爺爺是參加了抗
、解放和抗美援朝戰爭的退役老兵,考慮到
當年在顛沛
離中傷了身體,我覺得這也可以理解,或許也正是因為爺爺老年得子極為不易,他和
對父親非常嬌慣,再加上時代原因,父親小時候並沒有珍惜相對寬裕的家庭環境好好學習,反而是在跟一堆狐朋狗友的廝混中虛度了寶貴的年華,最後高中畢業不得不去參軍當兵繼續人生。
除了不錯的人緣之外可以説毫無長處,等到爺爺先後去世,失去了他們照顧的父親就只能獨自面對慘澹的人生了,從部隊退伍回來後在麪粉廠上班的父親命運坎坷,在祖國改革開放
風滿地的大環境下卻跟許多人一樣不得不獨自
舐傷口:在那一波「我不下崗誰下崗」的時代
的卷席下,父親失去了曾經引以為傲的鐵飯碗工作,本就已經不多的驕傲和自豪也在一夜之間離他遠去。
少年時的意氣風發和人到中年時的頹唐現實,讓他的心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少年時那個開朗豁達的他在生活的現實面前漸漸死去了,他慢慢的變成了一個為了自己和家人活下去而不得不勉力支撐的頹喪的中年男人。
而對於人生灰暗的父親而言,我和母親就成了他最值得自豪、也是僅有的值得自豪的部分了。
我的母親比我的父親小三歲,跟父親結婚的時候她才19歲,也是在那一年生下了我。
在她四歲時我的姥姥離婚帶着她離開了原本的家庭(不得不説我的這個姥姥也是個倔強的女人,為了那個年代少有的女人的自尊跟正在做政府幹部的姥爺離婚即便放到現在也是很艱難的選擇)到了我的家鄉工作,但是「前姥爺」的確不是什麼心寬廣的男人,離婚後還利用自己的關係對我姥姥多加刁難,以至於本來有文化有能力的姥姥在我的家鄉也只能做一個普通的工人,收入平平,或許他只是為了報復姥姥對他的絕情,或者是為了讓姥姥回心轉意回去找他,這些事我已經無從得知,我只知道因為這些刁難,姥姥反而破罐子破摔的選擇跟我後來的姥爺結婚,這個平凡又庸俗的老人只能算得上是個「無趣的好人」,除此之外一無是處。
幾年後姥姥又生下了我的舅舅和小姨徹底組建了新的家庭。
姥爺是礦上下井的工人,除了那個時代較高的工資外一無是處,重組家庭裏複雜的關係、長姐的身份、善良但木訥且疏的繼父、為了避嫌故意對舅舅和小姨更好的母親——這些因素混雜在一起,我想母親的少年時期恐怕很難稱得上愉快,這也在我長大之後從母親的口中、從舅舅和小姨跟母親貌似親密但實際隔閡的關係都得到了一一的對應。
父親跟母親算是青梅竹馬長大的鄰居,因為小姨少年時生病在家無人照顧,當時的爺爺和好心的出錢出力幫她撿回了一條命,後來又主動借錢給當時困難的姥姥姥爺幫她們度過難關,這讓兩家人的關係格外要好,此後不斷在走動中加深了
情的兩家人越來越親近,我
喜歡我媽漂亮懂事又能幹,就抱着找個
悉的姑娘做媳婦的念頭向姥姥姥爺提親,或許是出於
恩,也或許是覺得爺爺
當時的條件好,姥姥很
快的就幫我母親答應了下來,很多年之後我才覺得,這樁
本有點無厘頭的婚姻,或許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荒謬的結局。
母親是個漂亮的女人,後來在國營飯店上班時成了國家級的服務師,學了一手好廚藝,的確是個温婉可人又持家有道的好女人,父母之言可定婚姻的事情在他們那代人裏也算不上什麼過分的事,從小就習慣了逆來順受的母親很自然的接受了一切成為了一個子,又成為了一個母親。
跟我父親在一起的這麼多年裏,雖然沒什麼太多的情,但是也算得上平澹無憂,只是在他們倆所在的單位先後破產、夫
倆雙雙下崗後才不得不開始獨自面對生活的壓力,那時候我已經長大,為了我的未來他們不得不借錢開了家小飯店,從頭做起掙錢養家,好在母親心靈手巧父親朋友不少,家裏的飯店生意不錯,後來逐漸擴大,到我上初二時,已經有了還算可以的規模(那時候店裏有8個包間,三層共三十個桌子左右),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富大貴,但是總算讓我得以擁有一個無憂無慮、除了學習可以萬事不管的童年。
就在那年暑假,媽媽去遠在南方農村的老家、她的表姐家奔喪。
我與這位我應該喊「老姨」的老人家從未謀面,只是從父親和母親那知道,少年時姥姥曾經因為家裏困難讓媽媽到老姨家住過兩年多,因為老姨有孩子晚,所以一直對年齡上可以算她孩子的媽媽一直非常疼愛,可以説是媽媽人生中最的親人之一。
媽媽去了一週多才回來,並且帶回來了一個只比她小三四歲的男人讓我喊他海東表哥,並説他要跟我們一起生活段時間,我像平時一樣禮貌的跟海東表哥打招呼問好,歡他到家中做客,只是那時的我還不知道,這「一段時間」會延續至今,更不可能想到那個高高大大的表哥不只是在家中做客,還把這裏變成了他的家。
海東表哥家裏窮,老姨三十歲左右才有他一個孩子,可懶散的姨夫因為賭博把本來殷實的家底掏的光,最後乾脆為了賭債逃得不見蹤影,海東表哥因為家裏困難早早選擇了輟學打工補貼家用。
#最#新#網#址#www.xiaohuks.com一邊還債一邊獨自撫養海東表哥長大讓老姨身心疲憊,失去丈夫的痛苦和被農村人嘲笑的羞愧耗盡了她的生命裏,最終得了癌症早早去世,為了報答自己這位堪稱媽媽心中半個母親的表姐曾經的撫養之恩,母親讓獨自一人在家的海東表哥來家裏幫忙,想着給這個失去了家庭的表弟一些温暖和照顧。
那時家裏正因為飯店規模擴大缺少人手,對海東表哥的到來父親欣然同意了,因為那時我們家有間空的客房,父親甚至主動提議他住在家裏方便互相照顧。
從那時起,這個表哥就成了家裏的一份子,他幹活賣力又為人機靈,雖然沒上過什麼學卻學什麼都快,沒多久就成了家裏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海東表哥身上有一種很難描繪的特質:是一種混雜着理智、明、自私、狡黠的特質,我起了個名字叫做「不得已的生存智慧」,並
覺到如今的我也似乎具備了這一特質。
海東表哥在飯店幫忙一直到我父親去世大概有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雖然我一直在忙着學習,卻也能隱約的覺到家庭因為他的到來產生的變化:父親有更多的時間撿起曾經打牌、喝酒的愛好,母親從下崗後就逐漸消失的笑容越來越多的回覆了,因為懶得出門常常被海東表哥和媽媽帶着出去玩的我不止一次的被別人誇讚過「一家三口都好看」等等。
那時候我還只是個沉於努力學習改變人生的少年,對這些如今看來再明顯不過的徵兆卻全無
觸,只是有一種難言的煩躁不安,就像是身後始終盯着我年級第一寶座的同學那平和卻如芒在背的目光一樣,不舒服卻也什麼都無法説出口。
説道自己,我可以不自誇的説我勉強可以作為「鄰居家的孩子」的範本吧,成績好、個子高,長得也不錯,對誰都彬彬有禮,團結同學尊重老師、不鬧事不惹事、平時除了學習唯有看書一個愛好,基本上同學老師鄰居就沒有不喜歡我的,而且父母的辛勞我看在眼裏,雖然通過讀書我知道自己跟父母並不相同也對他們少年時不珍惜青、沒給我更好的起點頗有微詞,但是我還是下定了決心、也有信心要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未來,也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但是這一切都在父親意外去世後發生了變化,省實驗中學的通知書更是讓母親發愁,那時候姥姥姥爺和爺爺都已相繼去世,小舅和小姨都在大學畢業之後去了外地生活,舉目無親的她既不想耽誤我的未來,又不放心讓我獨自去外地住校生活。
海東表哥就提議説既然如此,不如大家都到省會去,我在那邊上學,他陪母親辦一所培訓學校,多年來其實一直都有個老師夢(父親至死都不知道母親的夢想,我也是後來才知道,而海東表哥那時候就知道了,如果換了現在我肯定第一時間就意識到有問題了)的母親欣然同意了。
於是她們變賣了我們在老家的一切後搬到了省會。
張海東張羅着找房子住,母親則通過父親的一個戰友找到了合適的地點開起了輔導學校。
此後的三年,我們三個人像一家人一樣在省會這個陌生的城市共同努力着。
我在新的學校更大的學習壓力面前格外努力,想起意外去世來不及孝順的父親和為了我含辛茹苦努力奮鬥的母親,我總是能有格外的動力,出乎我意料的是,母親和張海東辦的學校不但順順利利的開了起來,而且沒過多久時間就走上了正軌。
我高一結束那年,我們家就在省會買了三室一廳的房子,張海東理所應當的也住在了家裏,那時候我對這一切全無反對,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或許大家會覺得我是不是也有點過於單純對此竟毫無反應,我也知道很多人會不屑一顧的覺得你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就覺得海東對我媽動機不純,而我不但不主動反對和防禦竟然還引狼入室,簡直堪稱傻,但是請大家先聽聽我的理由。
一來,那時失去父親的我生活中最親近的成年男就是海東表哥,在這個我並不
悉的城市裏,我一個來自小地方的孩子在心靈上其實是非常孤獨的,甚至還有點恐懼,那時我唯一的支柱只有自已的學習成績,而那些曾經的朋友們都已遠離、省會城市裏出身比我富裕、才華過人的同學們也讓我一貫以來的驕傲受到了不少打擊,那時才15/16歲的我其實也是個需要人關心、説明和支援的孩子。
而海東表哥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在我最需要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做的非常非常之好:他不僅在合適的程度內時刻關心我的學習,還時常帶我出去爬山打球鍛鍊身體,他親手教會了我游泳,在母親對我嚴加管教甚至有點過分的時候也是他主動為我開,甚至在我過生
時主動掏錢找最好的地方請我的同學們一起聚餐吃飯,不僅給我面子還幫我搞好同學關係,逢年過節都是他代表不好意思出頭的母親給學校的老師們送禮拜託他們照顧我,這些事情即便放到今天我也要説十分
,更不用説在那個單純的年歲,我簡直把他當做半個父親去親近和崇拜;二來那時候才是02/03年左右,網路尚且不夠發達,更不用説網路上的
情文學、視頻等等,可以説這些東西都不過還在蠻荒階段罷了。
我一個標準的好學生如非必要甚至連網吧都不會去的,又怎麼能像現在的網友一樣對這些亂倫、綠母的東西稔於心呢?總之,那時候的海東表哥,在外幫我母親擋酒、幹活、招生等等,在內照顧母親生活保護我成長,可以説就是一個正常家庭中父親的角
。
在此基礎上,我對母親看他的眼神、漸漸漂亮的衣裝打扮、越來越多的温柔笑臉、突然養成的健身習慣都沒什麼警惕,只是埋頭與書本之間,任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
三年後,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的某所知名大學(就別提母校的名字了,怪不好意思的,總之是一所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可能上不了的學校),完成了在那個年紀、那個狀況下我能做到的最牛的事情。
母親非常開心的哭了,帶我回去老家祭拜了父親,現在想起那天母親痛哭失聲的狀態,我才約略的明白那不全然是「對你爸終於有個代」的釋然和「可惜你爸看不見這一天」的遺憾。
還有她已經徹底背叛了父親的惶恐和自責。
而彼時的我,只是帶着對父親的遺憾期待着美好的明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