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5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丞雲的消息是從玄劍山莊出來的,寒崇文並不知情。

那麼三隊人馬便也能解釋,其中有寒崇文派的,也有那個內鬼派的,眼下卻不曉得宋怡臨跟着的是哪一方。

傅家滅門之後,寒崇文派出人手四處搜尋傅丞雲下落,魏楚越和宋怡臨卻都不信任玄劍山莊,所以任然瞞着,暗中藏起傅丞雲。

此間若動起手來,宋怡臨殺錯了,可就要連累無忘齋與玄劍山莊結仇。

魏楚越説過,玄劍山莊能不要碰就不要碰,遇上便繞道走,他們犯不上與這種大宗門扯上關係。

宋怡臨並不覺得魏楚越是怕玄劍山莊什麼,甚至看不上玄劍山莊,但對寒崇文又有一種説不清楚的態度,似乎介意又刻意避開,卻不知為甚。

就在宋怡臨胡思亂想之際,馬隊路過了隘口,卻未進去,而是沿着山道往着宜山郡去了。

宋怡臨不敢鬆懈,還是入了繡山縣的隘口,隘口山徑上有新鮮的車輪印記,比過寬度正是宋怡臨自己的馬車,而上面並沒有覆蓋其他馬跑的痕跡。

宋怡臨鬆了一口氣,幸好不是繡山縣。

確定了傅丞雲沒有危險,這個時候宋怡臨就該折返回去喬行知的茶鋪,將文然接上,回卞城去了。

可不待宋怡臨尋到那匹向喬行知借來的馬,而聽見馬蹄聲靠近,只得藏身林中。

十人馬隊順着山徑而來,宋怡臨眼尖認出了領頭那人的劍。

劍是長劍,樣式並不花俏,甚至十分普通,只是劍穗上有一獨特的花式結釦,做的不算巧,倒反而獨一無二。

這隊人是宋怡臨他們在茶鋪上看着跑過的第一隊人馬。

宋怡臨不由皺起了眉頭,方才岔路口,這第一隊人馬跑往徐州方向,第二隊往繡山,而宋怡臨追了第二隊,一路到了繡山縣隘口,這第一隊人馬居然折了回來。

為了什麼?

太奇怪了。

宋怡臨一時想不明白,猶豫片刻追了上去。

往宜山郡都是山道密林,尤其不好走,如果是從玄劍山莊往宜山郡縣城,從卞城跑馬也快不了多少,還不如走禹西山道。

馬隊越行越慢,然後馬隊停了,將馬留在了道旁林中。

宋怡臨心頭一跳,他們到地方了。

他們的目的地並不是宜山郡縣城,而是這偏山野林谷?!

十人縱身穿林,施展輕功疾行,目標非常明確,宋怡臨愣了愣,追還是不追?

既然答案近在眼前,哪裏有不追的道理。

但瞧這十人輕功身法都是不弱,宋怡臨墜在後頭,恐怕不多久就會被發現。

宋怡臨一咬牙,還是追了上去。

半柱香不到,十人就慢了下來,小心翼翼地伏在山林間,相互照應着,緩慢推進。

宋怡臨心中明瞭,他們已經很靠近之前的第二隊人了。

這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又近了兩裏地,宋怡臨聽見風中隱約帶來刀劍相的聲音。

打起來了?

可宋怡臨眼前的十人還都蟄伏着。

第二隊人是與誰動了刀兵?

他以為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原來自己不是黃雀而是老鷹。

玄劍山莊的事情,與他無關,宋怡臨心道,不若趁着還沒人發現他,趕緊回頭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都出來吧,別藏了。”宋怡臨一愣,這話不是對他説的,而是説給玄劍山莊的人聽的,但這聲音分明是魏少的。

魏少不是去了徐州?

玄劍山莊的十人沉寂了片刻,領隊的人從密林中走了出去,其餘的人紛紛跟了上去。

宋怡臨低伏在草叢,慢慢靠近。

密林深處有一座小院,似乎是獵户的落腳處,院中有許多繩網、鐵索和木軋都是常見的獵户陷阱。

小院外的空地上橫七豎八倒了一片,正是玄劍山莊的第二隊人馬。

宋怡臨掃了一眼,竟還多了兩人。

那些人都未死,只是被重傷了。

出手傷人的不是魏少。

魏楚越就站在院門口,雙手環抱在前,倚靠着院前老槐樹,一派悠閒模樣。

“我説什麼來着,不用秦少卿您費心費力去找,他們自己會送上門的。如何?願賭服輸了嗎?”院前執劍傷人的正是秦棠。

宋怡臨垂頭一嘆,原來是魏楚越布的局,果然是沒他什麼事。

宋怡臨正想退走,忽然受到什麼,抬眼一看,正對上魏楚越的目光。

魏楚越輕輕一笑,挪開眼去。只可惜,太遲了些。他的眼波轉都被秦棠時時刻刻緊緊盯着,魏楚越發覺了宋怡臨,秦棠豈會錯過。

宋怡臨心中無懼,索不躲不藏地對上秦棠。

四目相,彷彿有刀光劍影。

宋怡臨還是藏在林中,秦棠此刻也不顧上他。

又聽魏楚越説:“你們其中有誰姓馮?”玄劍山莊門下弟子眾多,寒崇文的親傳弟子卻只有五人,其中排行老四的便是馮姓。

第一隊的領頭人應了魏楚越的問話:“在下馮進。”魏楚越一歪頭,笑道:“寒莊主可代瞭如何處置叛徒?”馮進冷眼看着魏楚越,又低眼掃過地上哼哼唧唧重傷的人,道:“他們是不是玄劍山莊的叛徒,由不得外人來評斷。”魏楚越挑了挑眉,笑了笑,轉眼望向秦棠:“諾,這位,大理寺少卿大人秦棠。是否有資格評斷一二?”馮進看向秦棠,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