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6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想法,一旦温室搭建完畢,便要夜不停的燃燒石炭以保持室內温度。他搭建的温室看似並不大,才不到一畝地,但要供給如此多的石炭,也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

“只是物依稀為貴罷了。”郭鳳虜説完,李光便笑笑道,“現在石炭和玻璃稀少,難免價格昂貴。等後多找幾個石炭礦,這些事物多了,也就不值錢了。”郭鳳虜苦笑着搖搖頭,也就是小郎君有底氣這般説。石炭礦若是好找,他在安北這麼多年,怎麼一直沒有發現,至於玻璃,若非親眼見到,更是無法想象。

他提及正事,“不知小郎君尋某有何事?”

“對了……”李光恍然,“差點忘記了。”他招招手,吩咐人去喊徐明成過來,側頭對郭鳳虜道:“工坊燒了幾套玻璃茶具,你看看合不合心意?”還是那句話,物以稀為貴。在李光前世,茶具樣式多種多樣,除陶、瓷、金屬茶具外,竹、木、牙、角等各種材質的茶具都繽紛呈現,玻璃雖然也有,卻是其中最便宜,最不顯眼的。但在大唐,因着玻璃器皿稀少,玻璃茶具反而萬金難求,勝過頂級的瓷器、紫砂等。

隨着他吩咐下去,不過一會,徐明成便小心翼翼捧着一套茶具過來。待得將手中的茶具放於桌上,徐明成才輕輕鬆了口氣,誇張地擦了擦額頭,笑着跟李光同郭鳳虜道:“奴真怕一時失手,這套茶具放在雲中城,足可換一套靠近都護府、五進的大宅子了。”李光笑了起來。徐明成輕巧地掀開裝茶具的木盒,將其中的器皿一一擺出。陽光的照下,玻璃器皿呈現的並非透明無,而是閃現着銀的光點,澤燦爛而有變幻之美。

“這是?”郭鳳虜驚訝地問。

徐明成解釋説:“咱們工坊試驗過多次,在原料中加入不同金屬,燒製出的玻璃澤不同,帶有不同斑點,這便是其中一種。”他説着打開木盒中的茶罐,捻起茶餅掰了一小點,放入茶具中,隨後倒入熱水。

郭鳳虜只見團成一團的茶葉緩緩舒展,隨着沖泡過程上下浮動,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杯中輕霧縹緲,芽葉朵朵,旋轉柔軟。茶湯澄清碧綠,澤鮮豔,頗為賞心悦目。

“如何?合不合都護的心意?”李光含笑問。

郭鳳虜朗聲大笑,“小郎君拿出的東西,豈有不好之理。”徐明成覷着兩人的表情,説:“其實工坊還做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什麼?”郭鳳虜興致

徐明成從袖中摸出一個長條形的木盒,打開擺在了兩人的面前。內裏是一支金銀鑲嵌珠花的釵簪,不同的是其中綴着的珠子是小顆的玻璃珠。

郭鳳虜微微一怔,隨即福靈心至想到什麼。他古怪地看了李光一眼,忍不住笑起來,“倒是有趣。”上次小郎君説要造玻璃鏡,還特意問他回鶻可汗的女人多不多。如今他沒見到玻璃鏡,卻是先見到了玻璃珠子,想必也是小郎君的主意。

注意到郭鳳虜的視線,李光笑着否認,“這可不是我的主意。”他最近心思都在學院和温室上,別的本沒怎麼多管。

徐明成看李光不像是生氣,陪着小心道:“是姚濟想出的,玻璃珠子在草原少見,他想着這樣一來也能引貴人們的注意。”

“姚濟?是姚家濟郎?”李光問。

徐明成點點頭。原來姚家濟郎光救命之恩,身體略好便跟着父親回了工坊。他雖不是工坊學徒,卻跟着父親耳濡目染,見李光對玻璃器皿興趣,便天天琢磨這些,想着報答李光的恩情。便是之前的玻璃茶具,多半也是姚濟的功勞。

“這樣……”李光聽完,微一沉便道:“你去問姚濟他可願意來工坊?若是願意便錄取了,一應依着正式工匠來。還有,在工坊設立一個創新獎,獎金十貫錢。姚濟若來工坊,第一次創新獎金給他。若不肯來,你去給他送十貫錢。”徐明成雖然不太明白李光説的創新獎是什麼,但也知道姚濟撞了大運,能被小郎君認可,還獎勵十貫錢,簡直是光宗耀祖的事。他心中替姚濟高興,小心推辭道:“姚濟能進入工坊,便是祖上燒了高香,怎麼還敢要小郎君的錢。”

“你去拿給他。”李光堅持,並解釋道:“後工坊若有人能想出旁人想不出的點子,類似於姚濟想出的這種,你就挨個記下。每隔兩月比一次,贏的人獎十貫錢,算是創新獎。”他這麼一解釋,徐明成很快便明白了李光的意思,當下點頭應是。李光滿意地收起釵簪,轉頭給郭鳳虜,“都護派人將茶具同這個一起送去給安公,先把金山那批木料訂下。”

“好!”郭鳳虜伸手接過,立刻便安頓起這件事來。……送走郭鳳虜,李光吩咐人送一套茶具回他住的氈帳。他自個不稀罕玻璃,但想着沈傾墨估計喜歡,便下意識留出了一套。待意識到自個的想法,他心情複雜地嘆口氣,不知道該不該把人喊回來。然不等他糾結完,沈傾墨已尋了過來。

“七郎。”聽到沈傾墨的聲音,李光心中驀地一跳。他若無其事地轉身,沈傾墨已靠了過來,無視周圍的一眾人,眼裏只他一個。對上沈傾墨幽深的眼瞳,李光下意識移開視線。沈傾墨心情很好地翹起嘴角,拉着他問:“工坊的事忙完沒?”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