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1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們話裏話外,都是希望先住持不要讓嶽紫狩繼承家業。

至於這龐大的家產嘛,可以留給侄子嘛!

子侄都十分孝順,也自小讀經卷,是很合適的。

先住持格柔和,總不會當面説什麼使人難堪的話,只説模稜兩可的回答,比如什麼“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一切自有天定”等等。

這些話雖然打發了兄弟姊妹,但也是暫時的,並不能讓兄弟姊妹斷了念頭。相反的,因為先住持總不説個準話,大家都覺得自己有機會,便更生貪念、執念與妄念了。

侄少爺們在寺廟裏十分威風,排場也比嶽紫狩大,更覺得自己是更有希望的繼承人,而嶽紫狩不過是一個寄人籬下的棄兒罷了。

誰能想到,嶽紫狩大學畢業後,先住持冷不防地宣佈,讓嶽紫狩當了監院。要知道,這個職位僅在住持之下,負責寺院的主要職務。而侄少爺們都還沒有活兒幹呢!

這下親族們就慌了,認真考慮起嶽紫狩真的會繼承無名寺的可能來。

他們更加賣力地給嶽紫狩找不痛快,為他的監院工作添堵、添麻煩。

眾人的矛盾不斷加深,終於在先住持逝世之後達到了頂峯。

先住持一死,親戚們便大吵大鬧,讓武僧拿子將嶽紫狩趕出無名寺。嶽紫狩倒沒吵鬧,直接就走了,過不久,卻帶着先住持的遺囑和警察們將親戚們一通趕走,幫忙鬧事的武僧也都盡數驅逐。

親戚們氣不過,跟嶽紫狩對簿公堂,但因為嶽紫狩手上拿着先住持的遺囑,親戚們也無計可施。

這其中,要數岳家大侄子最憤恨,他以為自己是最可能獲得繼承權的,沒想到被一個野種搶了家產。這時候,一個被驅逐的武僧跟大侄子説道,嶽紫狩所住的紫台沒有人守衞,又是木質結構的,一點火就燒着了。

大侄子立即惡向膽邊生,打算前去放火燒紫台,將嶽紫狩燒死。

卻沒想到,大侄子和武僧準備好火種,潛入後山的時候,卻被一個人拉住了——這個人就是狂花。

狂花山人一拳把武僧打倒在地,又笑罵大侄子愚蠢,只道:“這你還看不出來?這武僧是嶽紫狩買通來騙你的!”狂花跟大侄子解釋,紫台早就準備好了監控錄像,就等着大侄子來放火呢!等大侄子放了火,那就是“放火燒山,牢底坐穿”的節奏了。

這次拆台,是狂花山人第一次惹怒嶽紫狩。

嶽紫狩冷眼看着狂花,那表情頗為陰鷙。

卻讓狂花非常有成就

嶽紫狩出手,讓岳家人無處可去。狂花山人便給岳家人提供庇護,還幫他們修了一座真名寺,就修在無名寺的隔壁山頭,專門膈應嶽紫狩。

真名寺也派武僧隔三差五去鬧事,滋擾嶽紫狩的安寧。

嶽紫狩倒是明白過來了,狂花山人是來了興致了。自己要是顯得太在意真名寺,反而會讓狂花山人越發起勁。於是,嶽紫狩便沉下心來,對真名寺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顯得不太在意的樣子。

便是如此,狂花山人才覺得無趣了,便也沒有繼續為真名寺幹什麼了。

真名寺便半死不活地支撐着。岳家人揮霍無度、不善經營,子也一天比一天糟糕了。本不需要嶽紫狩出手,他們也很快會坐吃山空。

狂花山人之後又試圖挑釁嶽紫狩,但還是失敗居多,成功很少。而且想要成功怒嶽紫狩,他需要壞嶽紫狩的大事。但越是大事,嶽紫狩就安排得越是縝密。而且,嶽紫狩對狂花早有防備,便讓狂花很難成事了。

誰承想,現在天掉下來一個伏心臣!

狂花啥都不用忙,光往伏心臣身邊一站,就能惹怒嶽紫狩!

這是什麼高階道具啊!

可不是讓狂花山人狂喜不已嗎!

狂花山人在伏心臣牀邊坐得端端正正的。

伏心臣對於狂花山人的動機到荒唐,但又不得不相信狂花山人確實是為了那麼無聊幼稚的理由而守在自己身邊。

伏心臣嘆了口氣,説:“道長,你和嶽住持有仇?”

“那倒沒有。”狂花山人回答。

“既然沒仇沒怨的,為什麼非要和嶽住持過不去呢?”伏心臣問。

狂花山人覺得有趣:“為什麼非要一個原因呢?”伏心臣愣了愣,只説:“天下的事情,多半都是有原因的。”

“是嗎?”狂花山人饒有興味地看着伏心臣,“那你跟嶽紫狩是夫,是什麼原因?”伏心臣紅了臉,半晌説:“是……是緣分。”

“哧!”狂花山人笑了出聲,又説,“那你們那麼有緣,又那麼恩愛,為什麼你都不叫他名字,卻叫他‘住持’?而且,我看着,你和他之間倒不太親密,像是有點兒生疏的樣子。”伏心臣一時竟無言以對:他以為狂花山人是個放的人,沒想到還有這樣細膩的心思,留意到這些細節。

狂花山人見伏心臣悶頭不語,便更得意了,只説:“看吧,我問的話,你也答不上來原因呢!因此可見,世界上不是什麼都有原因的。”伏心臣哪兒是説不出來原因?他是説不出口原因。

他喚嶽紫狩為“住持”而不叫名字,正正是因為他其實和嶽紫狩不太親密,有點生疏。他之前總覺得和嶽紫狩之間隔着點什麼……他原以為是二人之間隔着的是身份的差距,又或者是嶽紫狩的清冷高傲…

大家正在读